周明府國鎮寄詩有招隱之意次韻以報之
絕壑平生深遯逃
相期推轂敵英豪
綠葵白薤堪扶老
黃帽青鞋非養高
薰浴懸知慚管葛
經綸何敢望崔毛
新詩如對故人面
清夜不眠雞屢號
絕壑平生深遯逃
相期推轂敵英豪
綠葵白薤堪扶老
黃帽青鞋非養高
薰浴懸知慚管葛
經綸何敢望崔毛
新詩如對故人面
清夜不眠雞屢號
我平生隱居在深谷之中,躲避塵世;期望您能舉薦我,與英豪相匹敵。綠葵和白薤這樣的蔬菜足以養老,戴黃帽穿青鞋并非為了顯示高潔。我深知即便熏香沐浴,也自愧不如管仲、諸葛亮;治理國家的才能,更不敢奢望比得上崔琰、毛玠。收到您的新詩如同見到故人面容,深夜難眠,聽著雄雞多次啼叫。
遯逃:同“遁逃”,指隱居避世。
推轂(gǔ):推車前進,比喻推薦、舉薦人才。
扶老:指養老,此處指維持晚年生活。
養高:培養高潔的名聲,故作清高。
管葛:管仲(春秋名相)、諸葛亮(三國名相),代指有大才的政治家。
崔毛:崔琰、毛玠(均為三國時期曹操麾下能臣),代指有治世之才的人。
號(háo):鳴叫。
此詩為作者回應周明府國鎮寄詩招隱的次韻之作。周明府以詩邀請作者出仕,作者通過和詩表明隱居之志,同時自謙才能不足,暗含對友人關懷的感激。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為二人交游期間所作。
全詩圍繞“招隱”主題,先述隱居之志,再自謙才疏不敢應召,末以見詩如見人作結,情感層層遞進。語言平實而意蘊深厚,既體現作者淡泊的生活態度,又展現了與友人的真摯情誼。
桃枝遜滑,藤根讓潔、八尺風漪鋪水。象床誰與問遺簪,有幾點、瑤池清淚。
冰絲細裊,花紋巧織。還似鮫宮新制。任人舒卷總無心,不化作、凄涼云氣。
右掖趨朝瑞靄濃,千門望蹕立從容。
煙光次第籠臺柳,漏點依稀帶曉鐘。
曝背豈知丹陛峻,溫綸不待紫泥封。
大官送飯初承詔,銀燭還聞下九重。
城橢如腰鼓,江彎似折之。
人家抱山住,小雨濕樓遲。
峰斷市橋合,竹開津步欹。
不論紅在樹,綠暗也相宜。
未老當為多病人,
南園十畝寄閒身。
藥苗乞得殷勤種,
莫遣愁催白發新。
苧麻刪補后,法律漸凌遲。一字誰褒貶,三宗絕見知。奔馳事名相,逸蕩傲行持。獨有芝園老,提綱繼祖師。
兵火焚諸剎,樓臺化碧煙。松龕橫野岸,塑像枕流泉。志述都煨燼,功名獨不遷。高蹤杳然夢,不覺涕潸然。
渺渺東風拂畫船。不堪臨雨落花前。
清歌只擬留春住,好語頻聞有詔傳。
秦望月,鏡湖天。養成英氣自當年。
兩山總是經行處,獻納雍容定幾篇。
河橋雨過柳條新,野岸冰消草色勻。幾處秦樓春自好,一瓢顏巷客長貧。流年不用悲明鏡,高誼惟應愧故人。翹首石潭潭上路,東風那得有車塵。
竹屋無人靜掩扉,病身坐愛暖風微。悠揚甕底醯雞舞,撩亂窗間野馬飛。家在江南田地少,年來海內友朋稀。登山臨水情何極,惆悵高懷與愿違。
寒煙開別墅,落日坐疏楹。
飲少客亦醉,樹多秋有聲。
琴尊王冕宅,畫史子云觥。
笑語見滋味,歸途踏月行。
樂府慣聞流怨。幾時宮體,不擬齊紈。小摺泥金,懷袖又總凄然。試臨風、艷歌抒感,如攬結、群幅留仙。宛相憐。疊紋綾被,收淚銀箋。
尊前。為他重省,江南舊事,葉格流連。半額蜂黃,惹香誰見靠腮邊。記卻立、斷腸闌曲,嗟面隔、不當屏山。卷舒便。無憑涼熱,直恁情牽。
弄水亭無恙,青溪古畫圖。
民風最淳樸,郡計足枝梧。
漢璽行褒召,潘輿且燕娛。
平生故人意,未改歲寒無。
玉樓清曉整嚴妝,坐到花陰轉曲廊。
乍聽舄聲先認跡,才窺釵影巳聞香。
偏逢外院開金鑰,未許中門度石梁。
嬌鳥漫歌泥滑滑,從來辛苦做蕭郎。
九六相交道氣和,河車晝夜迸金波。
呼時一一關頭轉,吸處重重脈上摩。
電激離門光海岳,雷轟震戶動婆娑。
思量此道真長遠,學者多迷溺愛河。
道路難如此,津梁疲若何。
誰為驅二豎,我欲問三摩。
定出足還禁,空頑詩有魔。
愿言長駐錫,小圃即祇陀。
良宵桂月耿中庭,
蛩在青莎葉底鳴。
別我寸心如寸鐵,
不知南國幾多程。
東鄰釀熟夜相招,
瀲滟長盈貯月瓢。
任彼伯倫頌酒德,
不堪苦口進糖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