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俞清老
寒棲巖谷古浮邱,曾約同為汗漫游。
十載光陰如夢覺,半生簿領尚桴浮。
樓頭紅日半規晚,眼里青山萬點愁。
淮水悠悠從此去,試憑雙鯉到揚州。
寒棲巖谷古浮邱,曾約同為汗漫游。
十載光陰如夢覺,半生簿領尚桴浮。
樓頭紅日半規晚,眼里青山萬點愁。
淮水悠悠從此去,試憑雙鯉到揚州。
你在那寒冷的巖谷像古時的浮邱公般棲息,我們曾相約一起縱情遨游。十年光陰如大夢初醒,我半生都在瑣碎公務中隨波逐流。樓頭紅日已西斜,眼中青山引發無盡哀愁?;此朴茝拇诉h去,我試著托雙鯉把信帶到揚州給你。
浮邱:即浮邱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汗漫游:謂縱情漫游。
簿領:指官府中的文書簿冊,這里代指公務。
桴?。合裥∧痉ひ粯与S波浮動,比喻漂泊不定。
半規:半圓,這里指紅日西斜的樣子。
雙鯉:代指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王安石與俞清老交好,可能是王安石在官場沉浮多年后,回顧往昔與俞清老的約定,感慨時光飛逝、自身經歷,于是寄詩給俞清老,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上展現了王安石詩歌質樸又蘊含深情的一面。
西殿涼風合斷魂,玉奴終不負東昏??v然榮落才朝暮,也是曾承雨露恩。
翠袖紅裳細錦袍,紛紛兒女斗妖嬈。千枝萬朵遮人眼,誰覺榮枯在一朝。
光陰占取入秋來,料想西風費剪裁。朝暮相催君莫問,一邊零落一邊開。
草中漫說千年潤,花里休誇百日紅。畢竟有生俱有盡,大椿朝菌得無同。
門前江水綠如苔,送盡行人日去來。潮落潮生猶有信,不知郎去幾時回。
南去雞山寺,
游方返給園。
四禪吾自性,
雙樹更何言。
鐘阜云隨杖,
玄湖月在門。
湯休今怨別,
知爾問詞源。
雨窗聽罷啼鶯語。語鶯啼罷聽窗雨。風攪落花紅。紅花落攪風。
綠陰苔經曲。曲經苔陰綠。難見再來歡。歡來再見難。
阿墉方四歲,學誦五言詩。頭聳骨如角,情鐘翁所奇。候門迎馬到,哭妹感人思。夜夜燈前看,寬懷有此兒。
時時思祖母,啼向素幃前。近者吾衰甚,聞之涕泫然。一心期汝長,八世嗣家傳。幸有書巢在,成才望老天。
柴門鎮掩劍頻磨,歲月驚心電影過。
擬結名流今日少,欲吟好句古人多。
療貧無計空愁絕,作事常乖奈命何。
不信讀書偏誤我,幾回搔首發悲歌。
六郡黃圖接武威
極知邊日少光輝
愁中歲月堂堂去
亂后山川漸漸非
浮海黨人公論在
過江名士輩行稀
安危要仗隆中策
白羽終煩更一揮
月涼如水浸窗紗,
何處悲聲起暮笳。
欲覓迢遙千里夢,
可憐消瘦半庭花。
露零荒沼蓮房冷,
風緊遙空雁字斜。
漫道莼鱸滋味好,
三吳歸去已無家。
為山兮既仞,為池兮亦尋。宛水石兮斯在,昔之人兮此心。
水汪汪兮石磊磊,嗟伊人兮不待。堂既構兮像懸我,山岳兮池海。
樓吾俯兮清流,流之匯兮幽幽。日徘徊兮延佇,將舍此兮焉求。
庭翛翛兮疏竹,回巖風兮鳴玉。軒吾倚兮無言,羌獨歌兮淇澳。
蕉被被兮石矗矗,紛滿亭兮芳菉。芳菉兮柰何,懷佳人兮蹉跎。
臺登登兮山上田,畇畇兮山下。穡日力兮君欣,君復閔兮農之苦。
菉葉兮朱英,洞窈窕兮若房。悵青春兮遲暮,猶有寄兮馀芳。
采采兮荷華,西之渚兮東涯。水天風兮香遠,淹中洲兮日斜。
月明兮峰景,既東兮復西指。佳期兮夕騁,扣環竇兮棲棲。
澗將斷兮有石,下潺湲兮玉聲。步既度兮返顧,予焉知兮何情。
武陵胡然兮震澤隈,花與水兮沿復洄。悵尋源兮不見,見水流兮花開。
屹有峰兮湖之中。石際水兮叢叢。彼日夕兮浪以風。于我石兮撞舂。
猗茲望兮南東。誰此池兮此峰。峰之下兮湖通。盍觀兮焉從。
善齊物兮若翁。結瓊枝兮若屏,歲云暮兮青青。春風起兮煙霧,翠為雨兮載零。
有磯兮水濱,俯幽藻兮青蘋。魚鱗鱗兮迎予,夢煙月兮千春。
蟻封于何險,
醯雞豈必嗤。
須彌一目了,
亭中大然之。
鶴者還丹之使兮洋洋,
縞云衣兮玄綺裳,
唳以下兮郴陽。
國工募得費錢多,
技盡春游幾曲歌。
青冢紫臺魂不返,
琵琶惱斷賈婆娑。
云漏斜陽,放簾額半晴,旋又吹黑。聽兩點三聲,屋檐馀滴。半墮楊花吹又起,東風搖曳如憐惜。任蛛絲、空際噀珠,欲網無力。
凄絕。西園陳跡。有陰苔湊綠,新韭肥碧。念剪燭西窗,晤言何日。滿院煙蕪催暝早,隔燈聽響荒街屐。思今夕。萬一故人來得。
筑室依墓傍,思親何太苦。
匍匐三年喪,悲哀一抔土。
怨逐青春歸,不知白日午。
積念感鬼神,馀芳振前古。
吾嘗披卷讀蒙莊,天有所全形可忘。至人委體若遺土,菁華內運神明昌。相刃相斗萬感集,官骸雖具中先戕。誰能外形篤至性,祓濯靈府生輝光。
覺羅有八姑,派系出天潢。父為大宗伯,兄秉節鉞膺封疆。姑生幼傷背,天欲厄之人則強。世人重貌不重德,惡能低頭宛頸希頡頏。蘭蕙甘心在幽谷,不與凡卉同芬芳。瞻依怙恃永朝夕,天倫無忝樂且康。研經練史發精蘊,陳椒謝絮殊虛張。冰作肝腸玉作骨,賢媛自古誰能方。
安得長留此姑作軌范,盡化天下閨閣咸端莊。奈何維皇不佑善,年未三十旋中殤。慈闈白發呼孝女,兄亦蹀躞悲雁行。殘編摭拾在人口,將與日月爭輝煌。八十六則圣賢髓,熊熊瑞焰騰篇章。
男兒讀書萬卷騁才駿,幾人肯搆顏曾堂。見此眙應阻喪,撫躬翻覺形摧藏。吁嗟嘻,我亦具此堂堂七尺之豐儀,嗜古豈屑矜文詞。即今因循忽衰老,不覺汗下慚須眉。熏沐反覆還自嘆,縱能憤激時亦遲。
我朝德化如關睢,公族公姓多歧嶷。詎意殘驅弱質一女子,姱修直與名儒齊。支離疏,申徒嘉,古人立說非吾欺。天全真覺形可遺,于戲天全真覺形可遺,高山仰止窮攀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