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正臣朝議見寄二首 其一
解組歸來遯里門,慶源貽后繼臧孫。
幽尋此日扶鳩杖,榮遇當年駕鹿轓。
高義共夸賢者出,廉風端遣薄夫敦。
紫壇熙事專優老,盼篚行看下九閽。
解組歸來遯里門,慶源貽后繼臧孫。
幽尋此日扶鳩杖,榮遇當年駕鹿轓。
高義共夸賢者出,廉風端遣薄夫敦。
紫壇熙事專優老,盼篚行看下九閽。
解下官印回到家鄉隱居,祖先福澤讓后代如臧孫般賢良。如今持著鳩杖去尋幽探勝,當年也曾榮耀地乘坐著鹿車。大家都夸贊賢德之人出現,廉潔的風氣能使淺薄之人變得敦厚。皇家祭祀之事特別優待老人,賞賜的物品不久就會從宮廷下達。
解組:解下官印,指辭官。
遯(dùn)里門:隱居鄉里。遯,同“遁”。
慶源:福澤之源,指祖先的福澤。
貽后:遺留于后代。
臧孫:春秋時魯國大夫臧文仲、臧武仲,以賢能著稱,這里借指賢德的后代。
鳩杖:飾有鳩鳥的拐杖,古時為老者所用。
鹿轓(fān):鹿車,古代一種小車,這里指官員的車駕,代表榮耀。
高義:高尚的道義。
端遣:正可使。
薄夫:淺薄的人。
紫壇:指皇家祭壇。
熙事:吉祥之事,這里指皇家祭祀等活動。
盼篚(fěi):盼,通“頒”,頒發;篚,盛物的竹器,這里指賞賜的物品。
九閽(hūn):指宮廷。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辭官歸隱之后。當時社會或許重視道德風氣的弘揚,朝廷也有優待老人的舉措。詩人在經歷仕途后回到家鄉,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既回顧過往榮耀,也表達對當下生活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辭官回鄉后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
頑山無語我來時,
酒陣名場悔已遲。
我死愿為五湖長,
前身應是一鴟夷。
策策商飆動,凄凄古意深。金梁橋上月難禁。不唱憲王樂府、試狂吟。
薄笑依銀杏,清歌憶錦林。紅牙拍斷桂堂陰。只有荒雞遙接、暮村砧。
貧賤常戚戚,富貴常婜婜。
婜戚兩無朕,禍變生東夷。
烽燧久未熄,干戈動經時。
王者豈好戰,丑虜紛猖披。
獰飆振槁葉,嚴霜瘁枯枝。
敗績屢奏聞,旰食繁憂滋。
不才將家裔,激憤摧肝脾。
請纓豈無路,絕裾誠所悲。
骨肉漸已遠,鋒鏑乃所私。
貧富會有盡,生死焉得知。
傫然為此別,此別非平時。
老母發浸白,定省誰扶持。
榮辱實自召,謗譽姑聽之。
脫能賦歸來,與君陳相思。
紅羅仙子下瑤臺,
齋館春風席上回。
便與赤嵌書地產,
此行端為荔支來。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曲終王子啟圣人,臣父愿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至尊德廣之所及。須臾百辟詣閤門,俯伏拜表賀至尊。
伏見驃人獻新樂,請書國史傳子孫。時有擊壤老農父,暗測君心閑獨語。
聞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遠,太平由實非由聲。
觀身理國國可濟,君如心兮民如體。體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愷悌。
貞元之民若未安,驃樂雖聞君不歡。貞元之民茍無病,驃樂不來君亦圣。
驃樂驃樂徒喧喧,不如聞此芻蕘言。
一年已減五日,光影如駒過隙。
直須如救頭然,切莫隨情放逸。
夜來一雨雪消镕,萬疊青山如洗出。
蛙行動萍葉,誤觀作游魚。稍稍引兩股,已變科斗書。
青草生水中,日日隨水長。水落何所依,撩亂為宿莽。
有蟲托斷葑,斷葑日夕流。不知止息處,隨夫非自由。
荒水浸籬根,籬上蜻蜓立。魚網掛繞籬,野船籬外入。
茸茸剪熟絲,雨染燕脂暈。滿樹斂黃昏,槿花無此分。
青青老鏡葉,下有繁實尖。浪頭撥船女,刺手終不嫌。
岸傍草樹密,往往不知名。其間有啼鳥,似與船相迎。
青蠅何處來,聚集滿盤間。誰知腹中物,變化如循環。
水上賣瓜女,摘瓜陂上田。長麻已不識,滿把青銅錢。
買魚問水客,始得鯽與魴。操刀欲割鱗,跳怒鬐鬣張。
沙頭風雨來,帖水野云黑。如觀曹公營,萬弩射船側。
前時雙鴛鴦,失雌鳴不已。今更作雙來,還悲舊流水。
度水紅蜻蜓,傍人飛款款。但知隨船輕,不知船去遠。
塘上挽船人,塘泥深及脛。落日望前村,心將道途競。
燕立茅屋脊,燕銜芹岸泥。巢成同養子,薄暮亦同棲。
鵲銜高樹蟬,危脅繅車響。露腹不曾肥,殺之嗟已往。
河畔有釣翁,團泥為甕缶。坐想秦人聲,思傾杜陵酒。
沿海羅軍衛,高皇睿算神。
承平雖有日,勇略豈無人。
飛挽黃塵暗,徵兵赤羽頻。
徒勞議封爵,丑虜敢稱臣。
霄漢。情難斷。
撫抱臨歧空戀戀。
紫房遙寄青縑怨。
別后靈期汗漫。
枕香衣淚留相伴。
寂寂玉顏難見。
海棠裊裊弄胭脂,
雨入枝頭睡正宜。
最是高人有遺恨,
杜陵因甚卻無詩。
鐵索沈江事不還,千年戰壘掩松關。
濤聲嗚咽建康水,嵐氣往來姑熟山。
春草有情煙漠漠,野鷗無主意閑閑。
謫仙咫尺高樓在,且可當杯碧霧間。
今年高謝武夷君,飯豆羹藜亦所欣。
參透莊生齊物論,掃空韓子送窮文。
心如脫阱奔林鹿,跡似還山不雨云。
猶幸此身強健在,鄉鄰爭看布襦裙。
人間長夏有余情,天上迢遙想帝京。清暑敞臨無逸殿,薰風徐引步虛聲。氤氳霧幄爐香細,縹緲霞綃佩玉輕。宣敕侍臣新疏草,欲將精禱阜民生。
巍巍弘治圣功垂,大漸猶傳顧命詞。四海臣民俱涕淚,一王家法有綱維。明禋祀合三宗典,觀德親當七世期。統系本明登享正,叔孫何事敢相疑。
五鳳鐘聲出御樓,宮鴉初散曙星流。袞衣南面朝圭璧,華蓋中間正冕旒。出納每惟王命允,安危偏倚廟廊憂。受釐一自居宣室,恭默無為仰帝休。
迂回左掖赴東廂,曾是三公論道堂。密勿幾聞宣制美,保衡真和詠時康。華旃對御天顏近,玉漏穿花化日長。翹首可憐清切地,令人寤寐憶明良。
名賢得位古來難,
君有高名宇宙間。
愿率眾星環北極,
要令百世仰西山。
晴日花邊蕭鼓,春人畫里樓臺。
鴟夷煙槳碧天開。不記鳴笳絕塞。
歲月頻銷濁酒,風波不到蒼苔。
小蘇羅帶柳卿才。喜與青山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