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內
貧賤常戚戚,富貴常婜婜。
婜戚兩無朕,禍變生東夷。
烽燧久未熄,干戈動經時。
王者豈好戰,丑虜紛猖披。
獰飆振槁葉,嚴霜瘁枯枝。
敗績屢奏聞,旰食繁憂滋。
不才將家裔,激憤摧肝脾。
請纓豈無路,絕裾誠所悲。
骨肉漸已遠,鋒鏑乃所私。
貧富會有盡,生死焉得知。
傫然為此別,此別非平時。
老母發浸白,定省誰扶持。
榮辱實自召,謗譽姑聽之。
脫能賦歸來,與君陳相思。
貧賤常戚戚,富貴常婜婜。
婜戚兩無朕,禍變生東夷。
烽燧久未熄,干戈動經時。
王者豈好戰,丑虜紛猖披。
獰飆振槁葉,嚴霜瘁枯枝。
敗績屢奏聞,旰食繁憂滋。
不才將家裔,激憤摧肝脾。
請纓豈無路,絕裾誠所悲。
骨肉漸已遠,鋒鏑乃所私。
貧富會有盡,生死焉得知。
傫然為此別,此別非平時。
老母發浸白,定省誰扶持。
榮辱實自召,謗譽姑聽之。
脫能賦歸來,與君陳相思。
貧賤的人常常憂愁悲戚,富貴的人常常傲慢自得。憂愁與傲慢都沒有預兆,禍亂在東部邊疆發生了。烽火長久沒有熄滅,戰爭持續了很長時間。君王難道喜歡戰爭嗎?是那些丑惡的敵人猖獗放肆。狂風像獰惡的飆風搖動著枯敗的樹葉,寒霜摧殘著干枯的樹枝。戰敗的消息屢屢傳來,君王為戰事操勞到很晚才吃飯,憂愁不斷滋生。我雖沒有才能,卻是將門后代,心中的激憤讓我肝脾欲裂。想要主動請求出戰難道沒有途徑嗎?只是像溫嶠那樣決絕離家實在令人悲傷。與親人漸漸遠離,而自己卻要面對刀箭。貧富終有盡頭,生死又怎能預知。我疲憊地與你做這次分別,這次分別不同平常。老母親的頭發漸漸變白,誰來早晚侍奉她呢。榮辱其實都是自己招來的,誹謗和贊譽姑且聽之。倘若能賦《歸去來兮辭》歸來,再與你訴說相思之情。
戚戚:憂愁悲傷的樣子。
婜婜:同“僣僣”,傲慢自得的樣子。
朕:預兆。
東夷:古代對東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這里指東部邊疆的敵人。
烽燧: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信號。
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戰爭。
猖披:猖狂放肆。
獰飆:狂風。
瘁:摧殘。
旰食:指帝王勤于政事,到晚上才吃飯。
將家裔:將門后代。
請纓:指主動請求擔當重任。
絕裾:晉代溫嶠受劉琨命出使江南,其母崔氏堅決阻止,溫嶠扯斷衣襟而去。后用“絕裾”表示去意堅決。
鋒鏑:刀箭,泛指兵器。
傫然:疲憊的樣子。
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問安。
脫:倘若。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國家東部邊疆發生戰事,戰爭持續不斷,國家局勢危急。詩人作為將門后代,心懷報國之志,但離家出征又面臨與親人分別的痛苦。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君王為戰事憂心,百姓也深受戰爭之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想要挺身而出、為國效力的決心,同時也體現了他對親人的牽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將個人情感與家國情懷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國家危機時刻的擔當和情感世界。
翠巖路崄巇,舉步涉千溪。更有洪源水,滔滔在嶺西。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無對。折腰豈為米,歸來本非退。平生羲皇心,肯與時向背。當年五柳傳,誰云閉關輩。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淵明不吾欺,是中誠可愛。
賦拙君能傳,政拙君當繼。為問舂陵人,巧者竟誰似。
檢點游蹤興尚賒,窗前煙霧似蒙紗。雨膏著意滋芳草,風信無端妒落花。籬下土掀尖露筍,山邊雷動嫩抽茶。多情最是銜泥燕,春社歸來認舊家。
脩脩稍出類,辭卑不肯叢。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買宅城西隅,退食慚幽獨。閉門芳草閒,誰復憐修竹。涼飆滿四鄰,海月照山屋。仰視云間鴻,冥飛不可逐。
青郊帶暝色,官路少人行。雨里停車騎,尊前別友生。一燈明古院,五漏隔嚴城。暫此還棲宿,聊寬遠道情。
棧云零亂馱鈴聲,驛樹輪囷樺燭明。清夢不知身萬里,只言今夜宿葭萌。櫸柳林邊候吏迎,血涂草棘虎縱橫。分明身在朝天驛,惟欠嘉陵江水聲。
詳觀凌世務,屯險多憂虞。施報更相市,大道匿不舒。夷路值枳棘,安步將焉如。權智相傾奪,名位不可居。鸞鳳避罻羅,遠托昆侖墟。莊周悼靈龜,越稷畏王輿。至人存諸己,隱璞樂玄虛。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簡書。所好亮若茲,楊氏嘆交衢。去去從所志,敢謝道不俱。
驚心的鯨奔龍跳。金堤走埽。千萬興工,百萬賑饑,拯此鴻嗷。人牽茭。粟空廒。百般竭蹶,都只為鄭州口決黃流倒。
日移仙仗出蓬萊,錦障初收玉轡回。眾里忽驚雙辟易,一聲毬杖自天來。
朝發桐江暮會江,風波巇崄客心降。斜陽天際去帆兩,老樹梢頭歸鳥雙。排悶有詩裁夜燭,澆愁無酒瀉秋缸。明朝又過錢塘去,爭浪堆中泛巨航。
遠望煙中山,秀列如屏奩。近山失山態,歷亂沙石兼。鼓勇得細路,山勢如相鉗。苔潤垂綠發,藤老張紫髯。天然設危坂,惴惴各戒嚴。盤空踏鳥背,掛石欹帽檐。橫風驅雨來,密點如膠黏。去寺不十武,黝黑萬象淹。俯聽云有聲,怒挾虎豹潛。巨浸儼在上,數峰青露尖。須臾辨天色,一一排牙簽。人從樹杪行,魚貫穿水簾。水聲去復返,巖底嘶漸漸。萬竅各自悲,馀響窮微纖。仆夫詎解此,過險徒沾沾。轉路覓燈火,生增寒霧添。回看石壁下,新月彎如鐮。
不見樊卿久,空憐歲月長。愛書王逸少,癖畫米元章。業紹青緗舊,名沾玉牒香。十年相會地,燒燭對秋堂。
君知作縣易,我知作縣難。臨深以思險,愿勿作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