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其一
五載投閑隱薜蘿,眼看時事只悲歌。
家貧不畏鬼來笑,世變難教佛柰何。
髀肉生緣癡坐久,帶圍減為客愁多。
他年莫忘菁山寺,百口啼饑兩鬢皤。
五載投閑隱薜蘿,眼看時事只悲歌。
家貧不畏鬼來笑,世變難教佛柰何。
髀肉生緣癡坐久,帶圍減為客愁多。
他年莫忘菁山寺,百口啼饑兩鬢皤。
五年來賦閑隱居,眼看時事只能悲歌。家境貧寒不怕鬼來嘲笑,世道變幻連佛也無可奈何。因為久坐不活動大腿長了贅肉,因客居憂愁身體消瘦衣帶漸寬。以后不要忘了菁山寺,一家老小啼饑號寒而自己兩鬢已白。
投閑:賦閑,沒有事干。隱薜蘿:隱居。薜蘿,薜荔和女蘿,常指隱者的服飾或住處。髀肉生:指因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安逸,無所作為。帶圍減:指因憂愁而身體消瘦,衣帶變窄。皤:白色。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已隱居五年,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變化中,詩人面對世事變遷無能為力,自身生活也陷入困境,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時事的感慨和自身生活的困苦。其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
縹緲仙家別有天
山中七日世千年
天孫應苦佳期促
夜夜行云不得眠
路繚長堤北,家居小市西。陂塘晨飲犢,門巷午鳴雞。婦喜蠶三幼,兒誇雨一犁。衰翁亦放浪,未怕屐沾泥。
梅塢青黃子,草陂紅紫花。雙鵝朝戲浦,群鴨暮還家。赤腳挑殘筍,蒼頭摘晚茶。出門逢野老,滿意說桑麻。
詰曲穿桑徑,謳啞響竹門。疏泉灌藜莧,倚杖牧雞豚。江步橫新舸,茅檐弄幼孫。太平端有象,誰與畫吾村。
大耋光陰短,南訛日月長。松枯宜倒壑,龜老慣支床。寂寂三升稷,悠悠百本桑。饑寒猶骯臟,何術砭吾肓。
驀地煙塵六合韜,
直看蒼莽走風濤。
怒雷橫海蟄龍出,
噫氣盤空退鹢高。
盡有壯懷堪起舞,
更無靜意托觀濠。
山中芳杜今蕭瑟,
幾輩離憂托楚騷。
小舅小叔,相追相逐。
閒書咄咄嘆休休,一度西風一度愁。
四壁蛩聲寒夜杵,千山雁影夕陽樓。
俄驚歲序過強半,卻憶韶華去不留。
誰道多情惟宋玉,閒來我亦賦悲秋。
靜而無像,
動而無功。
湛兮秋下水,
應也樹頭風。
到處隨緣成佛事,
超情只個是神通。
巍然筆勢蘸寒空,九級玲瓏造化工。
結頂朝元映日月,盤根錯節傲霜風。
聲飄煙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
靈瑞毓鐘張掖秀,能仁枵范永流東。
潺湲面江海,
滉瀁矚波瀾。
不惜黃金餌,
唯憐翡翠竿。
斜綸控急水,
定楫下飛湍。
潭迥風來易,
川長霧歇難。
寄言朝市客,
滄浪余自安。
蜻蜓多品類,
此種最靈黠。
翅翕尾低垂,
暫息即飛越。
頗憶童稚年,
撲捉傷暑熱。
至今圖畫間,
隱手欲輕躡。
長河凍鱗起,斷岸晚舟維。
靜愛鴉棲定,閒嗔月上遲。
固窮終省事,多病始知醫。
短笛誰家子,多情過我吹。
兩岸青山一水流,
蓑衣不著雪為裘。
安道只應深樹里,
青山不見便回舟。
臨水結幽想
看山懷遠情
遙憐南向雁
一一背邊城
露草有生意,
風花含靜姿。
曉庭人不見,
獨立看多時。
把鏡霜毛幾種侵
佳期怪底負登臨
也知病酒能頹玉
只恐寒花易落金
杜甫多情憐歲月
陶潛得趣戀山林
明朝抖擻精神起
籬下同君較淺深
朔風如吼,偏傳來鵬信,凄然神索。猶記流丸筵上見,宛爾雕龍標格。便命巾車,來游蓬戶,舊學時商榷。高文冰雪,麗詞圓似珠絡。
余事雅意蘭臺,邀為中婦,齊和刀圭藥。社事城南中道怯,花事湖西虛約。念往難追,書空莫及,悔不偕行樂。人生朝露,竹林一鍤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