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祁惟學秋懷作柬林廷光年兄
閒書咄咄嘆休休,一度西風一度愁。
四壁蛩聲寒夜杵,千山雁影夕陽樓。
俄驚歲序過強半,卻憶韶華去不留。
誰道多情惟宋玉,閒來我亦賦悲秋。
閒書咄咄嘆休休,一度西風一度愁。
四壁蛩聲寒夜杵,千山雁影夕陽樓。
俄驚歲序過強半,卻憶韶華去不留。
誰道多情惟宋玉,閒來我亦賦悲秋。
閑時寫下‘咄咄怪事’的感嘆,又連聲嘆息著‘罷了罷了’;每吹過一陣西風,便增添一分愁緒。四壁傳來蟋蟀的鳴叫,寒夜中還有搗衣的砧杵聲;極目望去,千山之上有雁影掠過,夕陽映照在樓頭。忽然驚覺一年的時光已過了大半,回想起青春年華卻一去不返。誰說只有宋玉才是多愁善感之人?我閑來時也寫下這篇悲秋的詩作。
咄咄:表示驚嘆、感慨,典出《世說新語》中殷浩‘咄咄怪事’的典故。
休休:此處為嘆息聲,有罷了、算了之意。
蛩(qióng):蟋蟀。
杵(chǔ):搗衣用的木棒。
歲序:歲月的順序,指時光。
韶華:美好的青春年華。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曾作《九辯》,以‘悲秋’著稱。
此詩為秋日與友人祁惟學唱和之作,旨在共抒秋懷。詩人通過秋景觸發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合自身心境,表達對青春難駐的悵惘。
全詩以秋景為引,借宋玉‘悲秋’典故,將個人對年華逝去的嘆惋融入秋日氛圍中,情感深沉而含蓄,是秋日感時懷人的典型詩作。
明星十萬迷雙眼,日近長安遠。十年生活在青冥,又是浮云相伴一程程。忽然身作京華旅,衣上灞陵雨。來時無物奉君前,攜得秦時明月到燕山。
吏退更無人跡到,一天魂夢任游揚。
二仙牧群羝,食盡丹田草。化石幾何秋,牧羊人未老。山邊牧羊者,誰得似初平。羊化人俱往,年年草自榮。
酒闌殘月照高臺,還有詩篇次第裁。舞劍莫教張旭看,登樓須待仲宣來。徒言南海三千里,已過東風二十回。岐路相逢聊暢飲,曉城鉦鼓漫勞催。
父師痛教頻頻引。在俗心寧忍。須當酒色氣財捐,到如今,有甚盡。沖和氣脈何勞診。一志修行準。參隨鶴駕縱云游,離鄉關,心意緊。
旅邸相逢日,開樽尚自親。誰知生別后,遂作死離人。疾病工為祟,文章竟誤身。故園臺榭盡,零落不勝春。
平生渾未識丹砂,赤土時將向客誇。忽悟自家丹一寸,辰州尤更隔天涯。
十八從騎亦俊英,相隨危急見忠誠。漢家諸將留青史,楚國男兒佚姓名。
嗟。關吏居然一紙嘩。添煩惱,畢竟是他家。
結亭絕囂塵,窈窕北堂東。新竹雨滿林,老樹云半空。開軒納歸鶴,據石理絲桐。昔賢尚高潔,以此隨行蹤。爾祖罄遐思,堅貞副深衷。錫謚既有尚,素心諒能同。水木托本源,芳潤信無窮。大雅繼宏響,遺書滿庭中。工歌贊前勛,述德寧有終。何時戒仙馭,撫席聆仙風。
兩山灌木帶晴鴉,泯泯春流漾浦沙。隔岸小舟呼不應,碧桃花外是誰家。
仙籍雖通未便收,蘇家舊例是黃州。金蓮一夜春風引,還向鈞天夢里游。
跡絕丘園七載移,重游差慰夢中思。尊前黃鳥皆新友,樓上青山是故知。松菊尚馀高枕地,萑苻休話探丸時。年來鼓角無宵警,垂老生涯應在斯。
醉鄉□□□□□,淪落多愁笑不成。苦恨俗緣無了處,江村古寺偶閒行。
遼東羞貢入神廚,祭鮪專車一丈馀。寢廟歲行春薦禮,有加铏豆雜鮮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