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上元觀駕二首 其二
閣雨輕寒斂夕氛,青牛畫轂已爭奔。
皇州浩蕩風光里,紫陌喧闐笑語溫。
冠壓花枝馳萬騎,簾垂繡箔卷千門。
特傳詔語君恩重,凝睇天階謝至尊。
閣雨輕寒斂夕氛,青牛畫轂已爭奔。
皇州浩蕩風光里,紫陌喧闐笑語溫。
冠壓花枝馳萬騎,簾垂繡箔卷千門。
特傳詔語君恩重,凝睇天階謝至尊。
細雨停歇,輕寒中傍晚的霧氣漸漸消散,裝飾精美的牛拉車已競相奔走。京城沉浸在浩蕩的風光里,繁華街道喧鬧,人們笑語溫暖。萬騎上的人帽子壓著花枝奔馳,千家萬戶卷起繡箔窗簾。皇帝特意傳下詔語,君恩深厚,眾人凝視著宮殿臺階拜謝皇上。
閣雨:雨停。閣,同“擱”,停止。
青牛畫轂:指裝飾精美的牛拉車。
皇州:京城。
紫陌:指京城的街道。
喧闐:喧鬧。
繡箔:繡花的簾子。
凝睇:凝視。
至尊:指皇帝。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京城之時。上元節是重要節日,京城會舉行盛大慶祝活動。詩人身處其中,感受到節日的熱鬧和皇家的威嚴,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京城上元節的熱鬧景象,展現皇家氣派。以細膩筆觸描繪場景,體現節日歡樂祥和。在文學上,反映當時京城節日風俗和社會風貌。
往者游青城,猶及二三老。
稽首出世師,數語窮至道。
妻子真弊屣,棄去恨不早。
俯仰才幾時,殘骸日衰槁。
吾兒有奇骨,亦復至幽討。
金丹儻可成,白發何足掃。
客中得友絕清真,蓋未傾時意已親。
枕冷不知清夜夢,眼明喜見老成人。
河傾斗落三傳漏,霧散云歸兩幻身。
心亦了然知是妄,覺來未免一酸辛。
乾道之初結草廬,三朝六見紀元初。
年光拋擲雖加倍,生計蕭條愈不如。
目暗欲盲停夜課,發殘無幾怯晨梳。
市聲風便猶關耳,未死終當更徙居。
羸軀一夏困沉綿,不在林間即水邊。
高臥已忘浮世事,小涼漸近早秋天。
桔槔軋軋鳴幽圃,舴艋遙遙入暮煙。
余日無多那諱得,逢人自笑說明年。
短發蕭蕭久掛冠,江湖到處著身寬。
蓼花不逐蘋花老,桐葉常先槲葉殘。
未卜柴荊臨峭絕,且謀蓑笠釣荒寒。
閑人尚愧沙鷗在,始信煙波得意難。
出郭并湖無十里,我歸蟹舍過魚梁。
川云蒼白不成雨,汀樹青紅初著霜。
俗孝家家供菽水,農勤處處筑陂塘。
樂哉追逐鄉三老,半醉行歌詠歲穰。
學道已非生死流,極知心外更何求。
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
大藥一爐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憂。
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
水際閑將鶴,林間獨擁琴。
披叢采香草,映樹看珍禽。
正使居無屋,猶勝突不黔。
過春差覺健,處處得幽尋。
短棹飄然信所之,茶園漁市到無時。
風從蘋末蕭蕭起,月過花陰故故遲。
莼菜煮羹吳舊俗,竹枝度曲楚遺辭。
頗聞項里楊梅熟,鄰曲相招莫后期。
疇昔見諸老,從容聞至言。
馬非求路寢,木豈愿犧尊。
臥起數椽屋,嘯歌三畝園。
人生正應爾,云夢不須吞。
稚川師鄭君,才及一卷書。
書大僅如箸,度世蓋有余。
想其所論說,妙極軒昊初。
內篇今雖存,亦復飽蠹魚。
我欲探其原,蹇步空趑趄。
安得插兩翅,從公游太虛。
下帷聽雨聲,開戶延月色。
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
徐行舒血脈,危坐學踵息。
吾聞諸先賢,養生莫如嗇。
冬日鄉閭集,珍烹得徧嘗。
蟹供牢九美,魚煮膾殘香。
雞跖宜菰白,豚肩雜韭黃。
一歡君勿惜,豐歉歲何常。
洚水初平時,草木充九州。
禽獸孳育繁,與人為敵讎。
于時圣人作,日夜為民憂。
思有以勝之,食肉而服裘。
然后人奠居,禾黍歲有秋。
豈知千載后,戕殺無時休。
一食刀機赤,百味供膳羞。
豪侈方相夸,哀哉非始謀。
翁老兒窮不自支,此心幸與古人期。
勞兼薪水奴初去,典到琴書事可知。
藥杵無聲工忍病,米囷可掃恥言饑。
余年有幾須相守,萬里煙霄付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