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懇辭鈞軸逸祠庭,
園辟東郊以退名。
花木爭妍雖寓目,
干戈未戢可忘情。
鷹揚蚤繼磻溪業,
霖雨爰從傅野生。
愿把經營芳圃手,
更將春色徧寰瀛。
懇辭鈞軸逸祠庭,
園辟東郊以退名。
花木爭妍雖寓目,
干戈未戢可忘情。
鷹揚蚤繼磻溪業,
霖雨爰從傅野生。
愿把經營芳圃手,
更將春色徧寰瀛。
懇切辭去宰相之位退居祠祿,在東郊建園以'退'命名。雖見花木爭艷悅目,但戰爭未息怎能忘情?早年便如姜子牙般繼承輔政偉業,又似傅說從民間出而作霖雨濟世。愿您用經營芳園的心力,將春日美景遍灑天下。
鈞軸:指宰相職位,喻國家中樞要職。
逸祠庭:指退居祠祿之職(宋代官員退職后任宮觀使等祠祿官,以示優禮)。
干戈未戢(jí):戰爭尚未停止,戢意為收藏、止息。
鷹揚:出自《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形容勇武有為。
磻(pán)溪:姜子牙未遇周文王前垂釣處,代指輔佐君主的賢臣。
霖雨:出自《尚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比喻濟世救民的人才。
傅野:傅說未遇商王武丁前隱居之地(今山西平陸),代指出身微賤的賢能。
寰瀛(huán yíng):指天下、世界。
此詩約作于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呂頤浩(謚忠穆)因主抗金與主和派矛盾,辭去宰相之職退居臨安東郊。時金兵南侵未止,作者通過此詩既肯定其早年輔政如姜子牙、傅說般的功績,又委婉表達希望其'退而不休'、再安天下的期望,反映了南宋初年士大夫'退隱不避世'的家國情懷。
全詩圍繞呂公'退老'展開,前寫退隱之狀,中贊輔政之功,末寄濟世之望,既展現其'功成身退'的智慧,更突出'退而憂國'的擔當,是南宋初期'儒臣家國情懷'的典型詩證。
東風吹雪滿征鞍,奪我瀕湖一笑歡。
老病不堪頻送客,亂離容易莫求官。
故人知有山公在,游子應憐范叔寒。
留得余年可相見,不須回眼淚闌干。
白發誰憐我,黃花最憶渠。
酒杯今日把,筋力去年殊。
身遠秋如夢,謀疏老更愚。
客愁澆不下,強欲醉茱萸。
高情惡喧囂,結屋傍空曠。
草堂寄云林,遠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不知堂中人,誰同倚藤杖。
范公古遺直,富貴不自娛。平生一布衾,歲晚眠粗疏。
至今镵新銘,尚得司馬書。此老抱剛節,豈與公孫俱。
乃知枯槁士,白單良復須。衰年忍風露,蹭蹬來東吳。
感君借余溫,此意知何如。青氈寄幽夢,蕙帳羞吾廬。
得此林下具,爛錦不愿余。況乃粲佳句,薄袖翻明珠。
恨我無蒼珉,為君載龜趺。愿與冰雪姿,臥起同卷舒。
荊土作翠被,此俑無乃愚。問言擁六尺,豈不賢一襦。
吾道嗟牢落,斯文得主盟。
馬從西極到,鳯入九霄鳴。
翰墨推前輩,篇章集大成。
向來侯叔喜,何得有新聲。
江南洛社各天涯,何事高人亦見思。
句法風流云爛漫,旅情飄泊燕差池。
樽前病骨難供醉,花下枯藤可強枝。
莫喚孤山林處士,揚州何遜自能詩。
欲成凍雨又吹殘,香稻垂垂不救干。
謾對醨云訟風伯,還將火傘付炎官。
未容漲綠浮煙艇,且看晴云轉玉盤。
誰與天工論赤地,盡傾銀漢作波瀾。
念昔全盛日,天子方祈年。
崆峒擬問道,桂館延列仙。
葆真號上宮,柳色參云煙。
方池下見底,上映壺中天。
長安二三月,游女飛朱??。
蹣跚步金堤,依約遺翠鈿。
芙蕖倚紅粧,弄影秋江邊。
我亦時結客,曵杖相周旋。
不知客中人,有此稀世賢。
臨老誦公詩,撫卷徒惘然。
鶴骨松園老,霜髯八十春。
相逢看日夕,留客賦詩新。
鬼亦來聽法,誰應可作鄰。
折腰營斗粟,寧不愧斯人。
墻根有地一弓許,人言可種數十竹。翁來只作三年留,僅比浮屠桑下宿。
竹成須待五六年,我已歸鄉卜新筑。園夫笑謂主人言,不如鋤苗種罌粟。
二月春風上翠莖,三月輕紅照深綠。嫣花落盡罌不空,碎粒圓時粟初熟。
乳膏自入崖蜜甜,滿貯醍醐飲僧粥。與其種竹供后人,孰若栽花資老腹。
人間作計真眼前,萬事皆爾真可憐。十年種木尚不肯,百年種德知何緣。
倚鋤自顧頗羞澀,病眼對花空惘然。
病里三年月,相隨過兩州。
為儂分素魄,攜汝作清游。
草樹悲今夕,家鄉隔去秋。
有身真似夢,無地不關愁。
東南富佳郡,此地復名城。
拜策奉溫詔,謁帝辭明庭。
悠悠出金闕,旆旆搖熊旌。
蘭風藹微和,玉露湑以零。
征鼙肅郊壘,嘯詠閑齋鈴。
微生等薜蘿,托根符余榮。
誤遭一笑盼,永懷千古情。
千古不足多,喜遇罕所并。
白璧勿漫予,按劍徒取憎。
為米要令陶令出,無氈今坐廣文窮。
懸知嚼蠟世味薄,未抵撲衣山色濃。
大蓋且從渠自擁,小槽當與客頻中。
家談安得從三老,華萼同編是古風。
雨后風扉擁青嶂,家在斜陽晚潮上。
沙頭飛盡雪色鷗,柳下初橫短蓬舫。
皇天惡料風忽顛,賈客倉黃回五兩。
老人倚杖不肯歸,看打南湖白頭浪。
當時長嘯敵先摧,不費官軍一炬灰。
黠虜自驚風鳥散,使君方看玉山頹。
攖城捍賊今亡矣,抗疏論功有是哉。
相見可堪談舊事,為公搔首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