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呂節夫園亭十一首 云林堂
高情惡喧囂,結屋傍空曠。
草堂寄云林,遠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不知堂中人,誰同倚藤杖。
高情惡喧囂,結屋傍空曠。
草堂寄云林,遠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不知堂中人,誰同倚藤杖。
高尚的情懷厭惡喧囂,在空曠之地建造房屋。草堂建在云林之間,放眼遠望讓自己心情舒暢。安然自得毫不遲疑,能夠對抗世俗之情。不知道堂中的人,誰會和我一同倚著藤杖。
高情:高尚的情懷。
偃蹇:安然自得的樣子。
抗:對抗、抗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中,看到呂節夫園亭清幽的景象,引發了其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不屑。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志趣和情懷。
野老莊南天氣暖,一枝常是占先春。夜來雪里東風急,時有清香暗襲人。
何處人夜歸,一犬穿籬吠。狺狺聲四起,似各應其類。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墻去。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
生前憔悴死含冤,半臂猶看帶血痕。我亦多情病司馬,不知何處吊香魂。
騎壒蒙蒙一洗空,恢崇儒館闡文風。正當世祖投戈際,遠邁元和沸鼎中。坐使車書同萬里,行看冠蓋襲諸戎。我公勛業追王佐,豈比區區頌泮宮。
詩去詩來只月馀,渴心頓解沃心如。居然咫尺有萬里,如此亂離無一書。山里黃齏猶可飽,天涯白草更堪居。漢宮舊日煙花繞,造化胡寧亦忍予。
隔林咿軋來漁舠,白鷺背人飛不高。卻訝衡漳一夜雨,幾家村落生秋濤。
?艚市中漁者漁,茅屋岸上居人居。陽坡細草馬隨鹿,煙水靜花鷗趁魚。
上界足官府,飛升亦何益。還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識。
蹙損眉峰,最心怯鏡窺鸞篋。久拋卻,心機錦字,秦箏銀甲。燈影凄離懷素壁,角聲幽咽鳴荒堞。更教依,顛倒夢魂驚,難安帖。向何處,鳴長鋏。向何處,乞遠牒。只鰥鰥愁目,終宵未闔。寄恨無憑秋后雁,尋香已負春前蝶。聽蕭蕭,落葉響階除,一番劫。
筑室在城市,而無阛阓聲。非關遠人世,慮滌境自清。圖書堆幾案,花竹當檐楹。釀酒香滿甕,賓至即共傾。黜陟吾不知,寵辱吾不驚。百歲聊復爾,孰為身后名。
海門雷電夜隨龍,江黑風高雪浪舂。今日看山雙眼碧,插天金翠萬芙蓉。
云閤香溫睡覺遲,不堪殘角曉鐘時。玉妃瓊屑難為從,青女鉛華敢弄姿。可怪鮫綃能幻色,誰將猩血解填肌。團團似就回文錦,薄暮凝愁下翠枝。
夜靜天一色,江水疑不流。素月懸青名,翠色生高秋。駕言理舟楫,足以散我憂。虛明映空碧,如在天上游。西溟忽震蕩,寒風飐颼飗。清暉蔽層陰,恍惚不可求。唯聽城頭角,咿嗚在高樓。
溪藤十幅蔽春寒,時有清香入夢魂。多少羅幃風月好,不知清得幾黃昏。
夜半更相呼,巷南連巷北。人語何喧喧,陰風何窣窣。猛虎下山來,挼尾逐不得。村中雞犬盡,行擇小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