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五三
行棒行喝,拽石搬土。
象骨輥毬,禾山打鼓。
溈嶺牧牛,玄沙見虎。
吃茶趙州,面壁魯祖。
爭似老云門,臘月二十五。
行棒行喝,拽石搬土。
象骨輥毬,禾山打鼓。
溈嶺牧牛,玄沙見虎。
吃茶趙州,面壁魯祖。
爭似老云門,臘月二十五。
有的禪師用棒打、喝斥的方式開示弟子,有的則做著搬石頭、運泥土等勞作之事。象骨和尚玩球,禾山和尚擊鼓。溈山和尚放牛,玄沙和尚遇見老虎。趙州和尚請人吃茶,魯祖和尚面壁修行。這些都比不上老云門和尚,在臘月二十五這一天(所展現的境界)。
行棒行喝:禪宗中禪師教導弟子的兩種方式,棒打和喝斥以警醒弟子。
拽石搬土:指日常的勞作事務。
象骨:即象骨和尚,禪宗人物。輥毬:玩球。
禾山:禾山和尚,禪宗人物。
溈嶺:溈山,溈山和尚在此修行放牛。
玄沙:玄沙和尚,傳說曾見虎。
吃茶趙州:趙州和尚常以吃茶來接引學僧。
面壁魯祖:魯祖和尚以面壁修行聞名。
老云門:指云門和尚。臘月二十五:具體含義需結合禪宗機鋒理解,可能代表某種特殊的禪境或時節因緣。
這首偈語創作于禪宗發展較為興盛的時期。當時禪宗流派眾多,不同禪師有不同的接引學人的方式和修行風格。作者通過這首偈語來表達對云門宗獨特禪法和境界的贊賞,臘月二十五或許是云門和尚有特殊開示或體現獨特禪機的日子。
此偈主旨在于宣揚云門宗的禪法境界。它以列舉其他禪宗流派和禪師的修行方式為鋪墊,突出云門和尚的與眾不同,在禪宗偈語文學中體現了云門宗的特色和地位,有助于后人了解禪宗不同流派的修行差異和禪機妙趣。
池塘春色歸,波水已極目。鳧雁稍下來,垂楊舞新綠。
登臨不憚遠,枉徑入重復。已見數種花,參差隔修竹。
非特野興長,彩翠動華屋。沁園天下名,魯館當年筑。
百年猶盛麗,風景冠輦轂。當時手種植,仰視皆喬木。
主人況仁賢,客至初不速。躋攀腳力盡,更酌以?淥。
左右列圖書,南北置殽簌。夕陽整歸驂,尚謂夜可卜。
明日憶勝游,長歌寄金谷。
治才優似尹京年,余思吟哦入彩牋。
元帥子孫真將種,翰林風格自天仙。
追隨盡臘無留刻,揮染香煤有剩妍。
盡是從容雅歌事,銘功何苦勒燕然。
巨鰲昂頭鯨掉尾,東顧滄溟天接水。錢公涉險如通渠,破帆一抹三千里。
島夷之國遠且偏,歸來逢人語輒喜。大荒茫茫最宜松,直從曠野連深宮。
聽聲臥影已不俗,況作團扇搖清風。人情重遠由來事,不貴黃金貴楛矢。
況有新詩傳四方,群豪追隨弄薦章。我雖相見無所得,坐憶松鶴生微涼。
錢公治跡壓張趙,偷兒破膽皆摧藏。桴鼓不鳴已三月,凜凜霜威破殘熱。
從公覓扇更覓詩,愿報瓊瑤無已時。
洗出煙華紫翠勻,再將絕景付重闉。
千山有影螺垂地,一水無塵鏡照人。
香濺釣筒萍雨夜,綠搖花塢柳風春。
杖藜盡日滄浪興,時有幽人岸白綸。
粲粲西臺彥,恂恂華省郎。
相過金城靜,縱語春晝長。
逍遙喜莊生,傲誕尤稽康。
紈扇不須搖,窗間襟袖涼。
翦??蒿萊得好峰,縈紆裝點思無窮。
尋幽已到神仙境,發秘渾爭造化功。
官序隠登臺合上,夢思遙寄水云中。
扁舟我亦謀歸去,暫向巖前作醉翁。
四明山水東南表,海鼇背上三仙島。
麗譙高逼斗牛寒,一曲梅花萬家曉。
太守文章建安骨,爽氣冷侵寒月窟。
黃堂水洗火符空,明光卻擁荷囊笏。
有客醉園雙鬢老,宦情文思如秋草。
紫云夢斷玉龍飛,年年送客西城道。
曾是野亭同問柳,綺裘紗帽金船酒。
長安宮闕九天邊,肯為江蘺回首否。
解組紅塵外,忘機白日遲。
煙霞隨步武,松竹想風姿。
沇水流清范,盤山厚福基。
鄉人應配社,猶恨不期頤。
春水溝塍綠漸回,喧闐鳧雁作群來。
新年風物動人意,薄宦驅馳豈自媒。
未解驂龍追渺莽,何妨乘蹇歴崔嵬。
田間亦有人閑逸,門掩柴荊晝未開。
水在盤盂中,可以鑒毛髪。盤盂若動揺,星日亦不察。
鏡在臺架上,可以照顏面。臺架若動揺,眉目不可辨。
精神在人身,水鏡為擬倫。身定則神凝,明于烏兎輪。
是以學道者,要先安其身。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動塵。
目不妄動視,口不妄談論。儼然望而畏,暴慢不得親。
淡然虗而一,志慮則不分。眼見口即誦,耳識潛自聞。
神焉黙省記,如口味甘珍。一遍勝十遍,不令人艱辛。
清晨戒童仆,匹馬出皇州。
欲探逍遙趣,因成爛漫游。
藤蘿回晝暝,云雨送春愁。
傍近緋桃塢,尋春亦少留。
珍簟舒明玉,涼窗納碧天。
殿樓傳遠鼓,宮井取深泉。
竹籜風頻脫,榴房晚更鮮。
卻驚非故國,五月未聞蟬。
萬里殊方種,東隨漢節歸。
露珠凝作骨,云粉漬為衣。
柔綠因風長,圓青帶雨肥。
金盤堆馬乳,樽俎為増輝。
侍史新從天上歸,相逢忻喜著春衣。
萱芽刺土占芳節,蘭醑傾觴亂夕暉。
兄弟幾人華萼聚,歲時經眼羽翰飛。
東風處處吹噓到,從此鄉園筍蕨肥。
羈旅悠悠歲月殘,勝游無復似西山。
從容把酒來天上,滴瀝鳴泉滿坐間。
醉思隨風飄碧落,離襟和月墮荒灣。
遙應蠟屐頻登覽,簿領無憂多晝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