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北李氏園池
池塘春色歸,波水已極目。鳧雁稍下來,垂楊舞新綠。
登臨不憚遠,枉徑入重復。已見數種花,參差隔修竹。
非特野興長,彩翠動華屋。沁園天下名,魯館當年筑。
百年猶盛麗,風景冠輦轂。當時手種植,仰視皆喬木。
主人況仁賢,客至初不速。躋攀腳力盡,更酌以?淥。
左右列圖書,南北置殽簌。夕陽整歸驂,尚謂夜可卜。
明日憶勝游,長歌寄金谷。
池塘春色歸,波水已極目。鳧雁稍下來,垂楊舞新綠。
登臨不憚遠,枉徑入重復。已見數種花,參差隔修竹。
非特野興長,彩翠動華屋。沁園天下名,魯館當年筑。
百年猶盛麗,風景冠輦轂。當時手種植,仰視皆喬木。
主人況仁賢,客至初不速。躋攀腳力盡,更酌以?淥。
左右列圖書,南北置殽簌。夕陽整歸驂,尚謂夜可卜。
明日憶勝游,長歌寄金谷。
池塘迎來了春色,水波浩渺一眼望不到邊。野鴨和大雁漸漸飛來,垂楊舞動著嫩綠的枝條。我不怕路途遠前去游覽,沿著曲折的小徑深入園林。已經看到了幾種花,它們參差不齊地隔著修長的竹子。這里不僅讓我山野興致大增,彩色的美景還映照得華麗房屋也生動起來。沁園是天下聞名之處,魯館是當年所建。歷經百年依然繁盛美麗,風景在京城堪稱第一。當年親手種下的樹木,如今抬頭看都已成了喬木。主人十分仁賢,客人到來也不事先邀請。我攀登到腳力耗盡,再喝上幾杯美酒。左右擺放著圖書,南北放置著菜肴和飯食。夕陽西下我整頓好馬匹準備回去,還想著晚上或許還有別的樂事。明天回憶起這次美好的游覽,我要長歌一首寄到這如金谷園般的地方。
極目:遠望,盡目力所及。
鳧雁:野鴨與大雁。
不憚:不怕。
枉徑:曲折的小路。
非特:不但,不僅。
沁園:東漢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園林,后泛指園林。
魯館:春秋時魯昭公為女兒所建的館舍,后泛指華麗的宅第。
輦轂:皇帝的車駕,代指京城。
不速:不邀請。
殽簌:菜肴和飯食。
驂:駕車的馬。
金谷:金谷園,西晉石崇所建的名園,這里借指李氏園池。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春日游覽城北李氏園池后,被園林美景和主人的款待所打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人們有閑暇進行游覽等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春日游覽李氏園池的經歷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敘事流暢,展現了園林的美景和主客之間的融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詩歌創作風格。
家依楚水岸,身寄洋州館。 望月獨相思,塵襟淚痕滿。
歷翠捫蒼堅,不犯塵衣涴。 暗香何處花,松下微風過。 當有道人來,霏煙承寶坐。
東風送花歸,曳杖云可倚。 泉石符宿緣,相見作歡喜。 西瞻少遲留,天末霞成綺。
僧房尚聞聲,云扃已通步。 觀身空翠間,宿靄避市屨。 不須躡回蹤,徑自通仙路。
畏心恐靈居,空渺不可際。 奇石墜驚云,涼坐得少憩。 何曾落花流,自隔人間世。
煙磴入風路,欹危轉深冥。 通明忽到眼,石自太古青。 仙人故臺在,何處乘云駢。
塞日穿痕斷,邊云背影飛。 縹緲隨黃屋,陰沈護御衣。
踏流逆風寒,危徑僅可傴。 中空遂閎深,翠潤欲垂雨。 人間知何時,石乳觀萬古。
暮川罕停波,朝云無留色。故人琴與詩,可存不可識。 識心尚可親,琴詩非故人。鳴皋初夢趙,蜀國已悲陳。 感化傷淪滅,魂交惜未申。冥期失幽報,茲理復今晨。 前嗟成后泣,已矣將何及。舊感與新悲,虛懷酬昔時。 趙侯鴻寶氣,獨負青云姿。群有含妙識,眾象懸清機。 雄談盡物變,精義解人頤。在陰既獨善,幽躍自為疑。 踠彼千里足,傷哉一尉欺。陳生富清理,卓犖兼文史。 思縟巫山云,調逸岷江水。鏗鏘哀忠義,感激懷知己。 負劍登薊門,孤游入燕市。浩歌去京國,歸守西山趾。 幽居探元化,立言見千祀。埋沒經濟情,良圖竟云已。 坐憶平生游,十載懷嵩丘。題書滿古壁,采藥遍巖幽。 子微化金鼎,仙笙不可求。榮哉宋與陸,名宦美中州。 存亡一暌阻,岐路方悠悠。自予事山海,及茲人世改。 傳聞當世榮,皆入古人名。無復平原賦,空馀鄰笛聲。 泣對西州使,悲訪北邙塋。新墳蔓宿草,舊闕毀殘銘。 為君成此曲,因言寄友生。默語無窮事,凋傷共此情。
解甲歸來日已西,只宜酣睡學希夷。詩書有癖時舒卷,花鳥多情任品題。
守歲不嫌良夜永,入春應喜壽星齊。兒孫歡飲醺匕醉,笑看山童戲畫雞。
古云老去多貪得,誰識今吾亦故吾。愿學進修如衛武,敢圖多積等陶朱。
不憂不懼心常泰,無韜無驕樂自馀。正氣也終還造化,肯將清淚滴屠蘇。
里仁坊里集群賢,文采風流似樂天。社里衣冠推我老,尊前詩酒讓誰先。
當時已定八翁會,今日重開九老筵。景仰香山舊人物,千年盛事欲同傳。
臨江一嶂白云間,紅綠層層錦繡班。 不作巴南天外意,何殊昭應望驪山。
羅之名兮惟一,羅之用兮不同。彼以獲禽為利,此以救物為功。象夫天而圓其外,體乎道而虛其中。執拯溺之心,忘乎云鳥;表好生之德,及其水蟲。觀其膺用之初,裁成之始。利物提挈,順時行止。夕掛于壁,若滿月之在天;曉用于人,狀圓荷之在水。爾乃匪虛實,如有無。心寧勞于凝滯,體非憚于沾濡。伊紗燈之護蟲,則理齊而功倍;彼綸巾之漉酒,乃跡同而用殊。若夫氣爽秋曉,景光春晝。臨桐井之銀床,近蓮塘之玉甃。于是銅瓶傾寫,金盆俯就。迸千點之珠光,垂一帶之冰溜。初疑散絲之雨,灑綠云而亂飛;又似瀑布之泉,穿碧煙而下透。且夫環之勁鐵,取其堅而不朽;冪以輕紗,取其疏而無漏。彰妙用于不凡,表深仁而善救。濾顏生之瓢,水欲飲而徐清;漉范令之釜,魚將烹而獲宥。然則開三面者,其仁未知;張一目者,其害有馀。曷若篩么蟲而必礙,投勺水而皆虛。縱醯雞為解羅之鳥,舍并鮒為漏網之魚。斯則用資于生,不資于殺;仁在乎密,不在乎疏。夫以道存仁恕,水何大而不濾;物莫隱欺,蟲何微而風遺。雖焦螟之生必全,有以小為貴者;江漢之流雖大,盡可一以貫之。功且知其至矣,用寧憂于已而。客有撫而歌曰:玉卮無當兮安可擬,風瓢有聲兮不足比。惟濾羅之用也大哉,故去此而取彼。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煙景似殘秋。(煙景 一作: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