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求仁太博挽詞 其一
東國論交處,于今馬鬛歸。
江山愁欲變,冠劍歘成非。
事業知誰睹,聲名只自飛。
蒼蒼不容問,落日掩晴暉。
東國論交處,于今馬鬛歸。
江山愁欲變,冠劍歘成非。
事業知誰睹,聲名只自飛。
蒼蒼不容問,落日掩晴暉。
當年在東方與您結交的地方,如今您的靈柩歸來。江山仿佛也因哀愁而改變,您的冠服佩劍忽然成了過去。您的事業有誰能真正了解,您的聲名獨自遠揚。蒼天無情不容人追問,落日掩去了晴朗的光輝。
東國:東方之地,可能指兩人最初結交的地方。
馬鬛(liè):墳墓上封土的一種形狀,這里代指靈柩或墳墓。
歘(xū):忽然。
蒼蒼:指蒼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友人閻求仁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悼念而作。當時詩人面對友人的離世,感慨人生無常,對友人的事業和聲名有諸多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閻求仁,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真摯的情誼和對生命的思考。
老惜親朋別,貧知客寓愁。
青燈耿遙夜,濁酒對窮秋。
寒日催征騎,新霜倚縣樓。
因君問淝水,莫渡北來舟。
青云涂路本青氈,圣愿相期四十年。
臺閣久嗟君臥疾,山林空嘆我華顛。
傷心二女同新穴,拭目諸生續舊編。
斗酒無因相沃酹,朔風東望涕潸然。
滿目紛紛呈瑞雪,填溝塞壑誰辨別。
文殊無處頓渾身,普賢失卻真妙訣。
烏鴉變作白頭鴉,鐵樹翻成銀線結。
報諸人,瞥不瞥,庭際無人立片時,便是太平底時節。
年如衛武尚安強,名似康成善一鄉。
三邑久知歌惠愛,西州何幸著循良。
真清在昔傳家世,治狀由來籍廟堂。
千載蔣山分未朽,芝蘭玉樹藹余芳。
赤手全提,金圈栗棘。
跳出三要三玄,破蕩佛祖窠窟。
試問有何神通,盡力吐露不出。
咄咄,佛日長老,與么拈出。
一句全提,了無向背。
臨濟正宗,恣意破碎。
彌天過犯,不容懺悔。
丹青畫出向人前,他家自有通人愛。
我家既遠兮苕水為鄉,中有羈鳳兮飛頡頏。
朱為冠兮黼為裳,五色炳兮耀文章。
音律呂兮韻宮商,竹不實兮梧則僵。
翳蒹葭兮飫稻粱,虞舜作樂夔在堂。
集阿閣兮麗朝陽,胡為去我兮天一方。
友鳧雁兮侶鹙鸧,吁嗟鳳兮其來翔。
世尊拈花,勾賊破家。
迦葉微笑,聲前失照。
雪峰輥毬,雙放雙收。
玄沙未徹,眼中拔屑。
云門顧鑒,遞相脫賺。
俱胝豎指,全無巴鼻。
遮一隊漢,敵國家財。
筑堂傍西廡,非悅輪奐美。
公余竟何之,行行輒至止。
紛紜屏玩好,周遭羅經史。
晤對今偉人,尚論古君子。
擇善固毋倦,勝良自自喜。
衛公骨雖朽,妙語猶在耳。
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語忻忻作好風。
抱耒只思耕隴底,買船誰復渡遼東。
向來熊耳真投甲,此去天山擬掛弓。
上策圣君今自治,白頭憂國寸心同。
包括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覩。
吉符應已分行藏,二紀唐捐惜無補。我生六年哀怙恃,三殤相繼泣同乳。
只影危蹤巢在幕,孽子孤臣氣如縷。千金不忍坐垂堂,十稔詎能酬鞠撫。
六張五角具孤虛,萬死一生逃險阻。矛頭淅米劍頭炊,耕常得晴刈常雨。
菲末葑根有荊棘,鼠牙雀舌皆強御。意行足下起關山,夕計朝謀成齟齬。
先時敗事后失機,囀喉觸諱默招侮。貧來富往見交情,行信言忠貽罪罟。
一本難令親者親,四海何由兄弟普。數奇嘗愧李將軍,五窮未嗟韓吏部。
人生美惡半乘除,我常一味無甘苦。五十知非計已遲,見機而作今猶愈。
結廬茲境了前緣,端居漫作溪山主。列壑攢峰無聳峭,疊穎飛柯不瞋拒。
一室凝塵號全拙,茶鐺酒壺編簡聚。草亭臨流倚夢溪,觀罷魚游呼鶴舞。
地饒松竹秀而腴,林生蘭蕙香頻吐。泉清洗耳何妨枕,晴軒炙背還堪俯。
采藥尋梅度嶺去,空翠霏煙迎步武。乘堅策肥彼何人,藜杖枝筇自撐拄。
人家燈火照籬落,山頭月色窺松戶。隨云歸逐度溪風,自喜此身輕一羽。
意安不厭飯藜蔬,睡美那能候鐘鼓。少壯顏從鏡里非,利名心向尊前腐。
長因橫逆反忠仁,詎向艱深探城府。事變起滅真浮漚,身世行藏俱逆旅。
玉堂茅舍一蘧廬,鷃起鵬摶各飛舉。蠻觸戰爭兩蝸角,雞蟲得失了無補。
興廢紛紛汗馬牛,賢愚泯泯埋塵土。長嘯勿礙天地郛,游思還從竹素圃。
要知歲晏日斜時,此心只與虛空侶。一觴一詠姑自娛,斷不傷今更思古。
力命悠悠詎足論,漫述平生記軒廡。
官曹邂逅得情親,一賦松齋遂絕塵。
天祿校書元有路,甘泉第頌可無人。
江山興味不知老,芋栗生涯未覺貧。
我欲邀君寺南住,春風聊與杏花鄰。
前星炳煥領孫星,環拱中天日兩輪。
四葉重光同圣世,千秋佳節近生辰。
本支秀茂旦復旦,典學熙明新又新。
喜入威顏天一笑,壽觴分賜一枝椿。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奸慝。賊潮何事率淮民,擁眾南來稍蠶食。
椎埋卻冢荒徑里,醉飽呼天爛漁弋。孽駒躡跡逞神怪,河海波騰云潑墨。
門開啟圣像雙闕,臺筑三清伴紫極。一朝春燕飛入宮,九龍帳底生荊棘。
舉宗屠肆血腥穢,骸骨無人坎墳域。群兇睨目暗招邀,起火狐鳴乘月黑。
雪峰禪客漏遺種,物色漳川俄訪得。蘆黃葦白秋風多,欲話辛酸語還塞。
易衣傳入虎狼口,翻覆死生難可測。至今尚余下輦處,巧作妖言相誕惑。
我曾親到國師巖,父老頗能為記憶。吐冤戟手罵從效,陰與群奸為羽翼。
孤僧逼將上車去,水石含悲空寂默。唯有霜鐘音韻清,破寒千里傳消息。
后生仰前輩,今世思古人。豈重歲月久,所懷風俗淳。
昔我家閩中,龜山實其鄰。出門尚群盜,欲往志不伸。
相從朋舊間,得語盡可珍。俯仰今幾何,遺編半埃塵。
白頭入幕府,始與夫子親。夫子龜山裔,麕?見祥麟。
晚同柱后史,無心問平津。典刑在眉睫,溫然異群倫。
向來簿領中,挾書聽諄諄。豈不開我塞,異聞此其真。
亦或舉樽酒,笑談忘賤貧。同僚各分散,世事日以新。
遙憐鄭公鄉,俎豆猶莘莘。彈冠定不茍,家庭有書紳。
道學固未泯,吾謀復誰陳。尚想金馬門,西湖醉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