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雜言 其一
燕麥詎可食,兔絲那為衣。
重??不御寒,野葛難療饑。
綈袍脫有意,豈得全身歸。
一飯責相酬,北山寧采薇。
燕麥詎可食,兔絲那為衣。
重??不御寒,野葛難療饑。
綈袍脫有意,豈得全身歸。
一飯責相酬,北山寧采薇。
燕麥怎么能吃,兔絲草哪能做衣服。厚葛布不能抵御寒冷,野葛也難以解除饑餓。范雎若沒有把綈袍送給須賈,哪能全身而退。韓信只因一頓飯就要以千金相酬,又怎會像伯夷、叔齊那樣到北山采薇而食呢。
詎(jù):豈,怎。
兔絲:即菟絲子,一種寄生植物,不能做衣服。
重??(chī):厚的細葛布,葛布質薄,不能御寒。
野葛:一種有毒植物,不能充饑。
綈袍:范雎曾被須賈羞辱,后范雎為秦相,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送他綈袍。后須賈得知范雎身份,范雎因綈袍之情放他回國。
一飯責相酬:韓信曾受漂母一飯之恩,后來以千金相報。
北山采薇:商朝滅亡后,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世事,看到社會上一些功利、報恩等現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現實中功利觀念的反思,以常見事物和歷史典故為素材,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樹頭新月細如鉤,
樹底新煙翠欲流。
堪笑踏青人草草,
和煙和月上漁舟。
詔獄綸扉去,驚傳赤棒呼。
聞收大丞相,如縛一庸奴。
北寺通侯泣,西曹法吏趨。
卻留吟句在,解嘆月輪孤。
上陽金榜燦云霞,
勝地觴開萃物華。
翠擁西山依日月,
陽回大陸競桑麻。
袞衣堪效當筵舞,
玉斝兼催拂檻花。
樂洽弄孫春更永,
于今海宇正為家。
此去成長往,甘心草木群。移花秋貯月,種石夜留云。禪室鐘魚靜,齋糧鳥雀分。山窗空際雨,應向定中聞。
結茅空翠辟,燭徑野花然。樵路侵廚過,峰巒赴榻前。澄潭空眾象,秋月照枯禪。時有探奇興,攜筇澗底煙。
龍潛龍見本無常,
水際爭先任醉狂。
共吊忠魂臨鑒海,
似憐悲憤過湘鄉。
九歌舊恨空留句,
一束新蒲且泛觴。
日暮逶迤還倚棹,
歸途何處可奔忙。
不須岐路嘆亡羊,
暫向溪邊引興長。
綵縷頒來絲續命,
兵符書罷筆盈床。
中流擊楫心偏壯,
霄漢乘槎意未忘。
節序已過留勝事,
歡聲依舊遍炎方。
天上紅云第二班,乞身祗要覓祠官。清朝得路古來有,晚節全名人所難。歇馬重來森戟近,攜龜已放去船寬。待公過闕爭留相,溫國風流此日看。
班玉通明散早朝,春風桃李滿江皋。自然著我塵勞沒,安得如公勇退高。地近黃扉才一武,天教清夢更三刀。儀刑渴想催歸袞,只借闌門水半篙。
空山風雨夜,離思渺如年。故人憐寂寞、撥哀弦。嘈嘈切切,彷佛落珠盤。聽到酸心處,起立檐前。勸君不要重彈。
小花深院,那日遇嬋娟。玉纖曾一弄、怨歌傳。青衫濕后,余韻咽流泉。觸起愁千疊。燈火凄然。此宵休望能眠。
相思詩句久慵拈,異樣猩紅到指尖。卻羨多情俞處士,常將紅豆作靈簽。
多感多情總是癡,中年未過鬃成絲。明朝又是孤舟別,遍地干戈一畫師。
朝為去山云,
暮為還山雨。
誰謂物無情,
歡期不知許。
坐斷千峰路,
穿開碧落天。
那容問端的,
端的髑髏前。
萬疊煙光卷。羨天生、人豪清福,湖山資遣。綠浪紅欄春雨足,菰米莼粉紛泫。倩屋角、女桑催繭。岳廟于墳悲壯地,說六橋、歌舞風華淺。江海一茅展。
經綸何必封侯顯。任胸中、嵚崎歷落,嶺橫峰扁。鐵馬金戈沙塞夢,拋擲浦鷗林犬。曲突賞、飄然難免。才子青箱傳素業,勝平泉、花木無人典。桐葉劵,白云剪。
力政肆苛匿,道術亂無章。從橫各馳騖,逐鹿殉鋒铓。兩利铦淮陰,三寸掉子房。伊人蒯通侶,揣摩固所長。
一朝謝聲利,翻飛白云鄉。賣藥東海市,躡蹻來炎方。白云疊巘崿,玉澗流汪洋。菖蒲滿九節,紫芝亦煌煌。朝饑餌堯韭,夕息餐禹糧。古今猶旦暮,免得非所韁。
至人既云遠,牌版互存亡。企仰但遺躅,巖岫摩青蒼。帝師與王佐,千戴空茫茫。未若羽化人,翩翩游太荒。
連日天街候駕歸,
且呼酒對早梅飛。
從來吏部高情別,
右手分將老蟹肥。
曾看新妝鏡前。別來怊悵甚、不成眠。此情不擬有人憐。愁裊裊、空似獸爐煙。
辜負月娟娟。梅花如有意、落紅鈿。東風輕軟到秋千。遙相憶、微倦夕陽天。
海日朝逢霽,江云遠度城。
垂藤含雨重,斜燕逐風輕。
飛閣凌云影,清泉落沼聲。
容懷隨地好,把酒聽啼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