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泛舟涪江
已把荷衣換釣裘,不妨官柳系漁舟。
提壺勸酒雖無意,杜宇言歸卻自由。
十里江風吹晝夢,一川梅雨敵春愁。
忘機鷗鷺休飛去,且為閑人更少留。
已把荷衣換釣裘,不妨官柳系漁舟。
提壺勸酒雖無意,杜宇言歸卻自由。
十里江風吹晝夢,一川梅雨敵春愁。
忘機鷗鷺休飛去,且為閑人更少留。
我已脫下文人的衣裳換上釣魚的皮衣,不妨把漁舟系在官家道旁的柳樹上。提壺鳥勸酒雖沒什么深意,杜鵑鳥說歸去卻是自由自在。十里江風把我白日的夢吹醒,滿川梅雨能消解春日的憂愁。忘卻機心的鷗鷺請不要飛走,暫且為我這個閑人再多留一會兒。
荷衣:用荷葉制成的衣裳,常指隱士或文人的服裝。釣裘:釣魚時穿的皮衣。
提壺:鳥名,其叫聲似“提壺”。
杜宇:即杜鵑鳥,傳說為古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叫聲凄切,似在勸人歸去。
忘機:消除機巧之心,常指甘于淡泊,與世無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仕途或生活中有所倦怠,渴望遠離塵世紛擾,在暮春時節泛舟涪江,于自然中尋求寧靜與解脫,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喜愛。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暮春之景抒內心之感。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晨興審污穢,晷影忽上屋。
感逝驚復傷,來者去何速。
百年半已無,途遙怵幽獨。
故情匿不祛,天倪汨深伏。
抉隱發靈輝,愛時以自淑。
縱不識顏太師,不可不識元紫芝。
縱不識段忠烈,不可不識道州結。
君不見,君家諷頌何紆徐,十篇猗圩沮一曲,于蔿于。
五轉儒官四十年,老來歸隱向林泉。
蓋間茅屋留云住,掃片松陰借鶴眠。
炊黍忽成身后夢,買山虛費杖頭錢。
郎君鵠立青霄上,分得恩波及墓田。
七閩多山水,兩淮好風月。
瀟湘之煙云,巴廣之雨雪。
收拾歸武林,細與令師說。
萍風何處溯伊人,
短棹歌回不是春。
一曲凌波渺然去,
水邊沙外淡無塵。
西山不到幾經春,玉幾猶能一再臨。太白峰前成夢境,直從總角到于今。
少日游山不要歸,老來腰腳不相宜。羨君勝具了無倦,踏雪尋幽更一奇。
剩欲扶筇隨意行,要令心跡得雙清。何時同入翠微去,丈室先參老凈名。
落花影里步春闌,飛鳥翩翩相與還。若得把茅成小隱,等閒來往兩山間。
誰能饒舌強參禪,何用談因更說緣。生死本來無大事,晨朝須起夜須眠。
宿雨開晴曉,
輕寒懶釀花。
無如舊時燕,
猶戀故人家。
春轉芳塘嫩綠勻。空明窈窕足清淪。似染薛家箋子過,帶馀芬。
斜石束時生折勢,落花點處漾圓紋。流到紅樓應小住,照微顰。
幾日床幃不暫離,家人疑我學希夷。臥將本草從頭檢,過卻端陽不自知。屯否在人常大半,憂愁于我更相持。行藏惠迪多年悟,造化真成是小兒。
慍來拊髀失全膚,何物為妖不可袪。任強加餐如鶴瘦,未當衰老倩人扶。日長筠管螟蛉化,春靜雕梁燕子呼。無限世間能疾走,相看那得不胡盧。
駿影爭馳意氣雄,
被塵晴苑碧溶溶。
誰將妙筆開生面,
霧鬣風鬃慘淡容。
一般清影照書窗,草碧花紅亦自雙。雨色潛教初月破,風光欲使片春降。已勞蒼帝鋪煙景,尚許幽人踞水邦。走覓南鄰無可訴,此中真意獨盈腔。
天涯春緒寄幽巖,撲面風光近遠涵。花片隨泥黏雨屐,草煙隔水上春衫。怒蛙有氣如爭奮,好鳥無聲或避讒。頗怪深林諸燕子,雕梁何處祇喃喃。
八堰三江良苦
十洲五嶠能明
歸路未誇海市
還家且饜南烹
玉臺人去瑤天遠。寶匣蛛塵罥。畫樓空鎖舊時春。惟有一鉤殘月、吊詩魂。
蟾蜍露滴香猶膩。密字真珠細。三生石上識芳容。想見繡簾開處、不勝風。
海上樓成倚嘯臺,
風流河朔幾人來。
稍呼江鸛偏能下,
何處秋濤不壯哉。
病起五湖行欲乞,
家貧三徑待誰開。
君看天地容高枕,
豈向煙霞負酒杯。
檻外波光靜不流,夕陽城郭萬家秋。
青莎斷岸人呼渡,黃葉西風客倚樓。
遼右山河千古壯,燕南烽火幾時休。
戎機無與書生事,惟愿群公借箸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