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筆
城市居無分,山林住有緣。
語慚甘似薺,道貴直如弦。
兀兀吟終日,羸羸病過年。
靜招湖畔鶴,閑泛雪中船。
散悶雖無酒,怡情喜有禪。
鬢根霜任點,心跡火休然。
冷淡將誰合,消搖且自憐。
閑來窗下坐,試筆偶成篇。
城市居無分,山林住有緣。
語慚甘似薺,道貴直如弦。
兀兀吟終日,羸羸病過年。
靜招湖畔鶴,閑泛雪中船。
散悶雖無酒,怡情喜有禪。
鬢根霜任點,心跡火休然。
冷淡將誰合,消搖且自憐。
閑來窗下坐,試筆偶成篇。
在城市居住沒有緣分,在山林生活卻有緣分。慚愧自己言語平淡如薺菜般無味,做人之道貴在像弓弦一樣正直。整天獨自吟詩作賦,帶著病體熬過一年。安靜時招來湖畔的仙鶴,閑暇時在雪中泛舟。雖無酒來排遣煩悶,但有禪意讓心情愉悅。任由兩鬢如霜,內心的欲火不再燃燒。性情冷淡能與誰投合,只能逍遙自憐。閑來在窗下而坐,偶然提筆寫成此篇。
分:緣分。
甘似薺:像薺菜一樣平淡。
直如弦:像弓弦一樣正直。
兀兀:獨自的樣子。
羸羸:瘦弱、病弱的樣子。
禪:禪意。
心跡火:內心的欲念。
消搖:同“逍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對城市生活感到厭倦,向往山林的寧靜,在隱居生活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平和淡泊,追求一種遠離世俗紛擾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正直品格的堅守。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追求閑適、淡泊的精神境界。
翦竹誅茆就水濱,靜中還得保天真。
只聞神鬼害盈滿,不見古今爭賤貧。
樹影便為廊廡屋,草香權當綺羅茵。
堦前一片泓澄水,借與汀禽活紫鱗。
金闕爭權競獻功,獨逃徴詔臥三峰。
雞群未必容于鶴,蛛網何繇捕得龍。
清論盡應書國史,靜籌皆可息邊烽。
風霜落滿千林木,不近青青澗底松。
耨水耕山息故林,壯圖嘉話負前心。
素絲鬢上分愁色,絡緯床頭和苦吟。
筆研不才當付火,方書多誑罷燒金。
同年二十八君子,游楚游秦斷好音。
本約同來謁帝閽,忽隨川浪去東奔。
九重圣主方虛席,千里高堂尚倚門。
世德只應榮伯仲,詩名終自付兒孫。
遙憐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飛書一幅錦文回,恨寫深情寄雁來。
機上月殘香閣掩,樹梢煙澹綠窗開。
霏霏雨罷歌終曲,漠漠云深酒滿杯。
歸日幾人行問卜,徽音想望倚高臺。
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逕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十里旌旗十萬兵,等閑游獵出軍城。
紫袍日照金鵝鬬,紅斾風吹畫虎獰。
帶箭彩禽云外落,避雕寒兔月中驚。
歸來一路笙歌滿,更有僊娥載酒迎。
九重宣旨下丹墀,面對天顏賜錦衣。
中使擎來三殿曉,寶箱開處五云飛。
德音耳聆君恩重,金印腰懸已力微。
更待臨軒陳鼓吹,星軺便指故鄉歸。
玉虬分靜夜,金螢照晚涼。
含輝疑泛月,帶火怯凌霜。
散彩縈虛牖,飄花繞洞房。
下帷如不倦,當解惜余光。
煢煢孤思逼,寂寂長門夜。
妾妬亦知非,君恩那不借。
攜琴就玉階,調悲聲未諧。
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
圣皇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
腕足徐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踏千蹄。
髬髵奮鬣時蹲踏,鼓怒驤身忽上躋。
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
楚老游山寺,提攜觀畫壁。
揚袂指辟支,睩眄相鬬鬩。
險哉透撞兒,千金賭一擲。
成敗身自受,傍人那嘆息。
少年膽氣凌云,共許驍雄出群。
匹馬城西挑戰,單刀薊北從軍。
一鼓鮮卑送款,五餌單于解紛。
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合論勛。
昔日三朝路,逶迤四望車。
繡腰長命綺,隱髻連枝花。
今春戾園樹,索然無歲華。
共傷千載后,惟號一王家。
漢兵出頓金微,照日光明鐵衣。
百里火旛焰焰,千行云騎霏霏。
蹙踏遼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飛。
正屬四方朝賀,端知萬舞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