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詩二首 二
輕帆數(shù)點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逕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輕帆數(shù)點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逕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幾艘輕帆點綴在千座碧綠的山峰間,水連著云山,向四周望去十分遙遠。晴朗日子里海上云霞紅彤彤一片,清晨天空下江邊樹木綠得悠遠。清澈水波中石上泉眼就在欄桿旁,小路旁松樹下寺門正對著小橋。明月下釣魚船在遙遠的漁浦,傾斜的山峰下如雪浪濤暗暗隨著潮水涌動。
輕帆:輕便的帆船。
石眼:石頭上的泉眼。
逕:同“徑”,小路。
漁浦:漁舟聚集的水灣。
回文詩創(chuàng)作靈活,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通常回文詩體現(xiàn)文人的文字游戲和才情展示,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山水、心情愉悅時創(chuàng)作,以展現(xiàn)自己的文學技巧。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自然美景。其突出特點是回文形式,增加趣味性和文學性。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古代文人對文字形式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
長沙事可悲,普掾罪誰知。
千載人空盡,一家冤不移。
吟寒應齒落,才峭自名垂。
地遠山重疊,難傳相憶詞。
主人庭葉黑,詩稿更誰書。
闕下科名出,鄉(xiāng)中賦籍除。
山春煙樹眾,江遠晚帆疎。
吾亦家吳者,無因到弊廬。
性疎常愛臥,親故笑悠悠。
縱出多攜枕,因衙始裹頭。
上山方覺老,過寺暫忘愁。
三考千余日,低腰不擬休。
作吏無能事,為文舊致功。
詩標八病外,心落百憂中。
拜別登朝客,歸依煉藥翁。
不知還往內,誰與此心同。
好景時牽目,茅齋興有余。
遠山經雨后,庭樹得秋初。
道侶憐栽藥,高人笑養(yǎng)魚。
優(yōu)游隨本性,甘被棄慵疎。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沈。
畫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尋。
芳新生石際,幽嫩在山陰。
色是春光染,香驚日氣侵。
試嘗應酒醒,封進定恩深。
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為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
無奈同官珍重意,幾回臨路卻休行。
少在兵馬間,長還系戎職。
雞飛不得遠,豈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與君最相識。
應知我中腸,不茍念衣食。
主人樹勛名,欲滅天下賊。
愚雖乏智謀,愿陳一夫力。
人生須氣健,饑凍縛不得。
睡當一席寬,覺乃千里窄。
古人不懼死,所懼死無益。
至交不可合,一合難離坼。
君嘗相勸勉,苦語毒胸臆。
百年心知同,誰限河南北。
客至皆相笑,詩書滿臥床。
愛閑求病假,因醉棄官方。
鬢發(fā)寒唯短,衣衫瘦漸長。
自嫌多檢束,不似舊來狂。
永日廚煙絕,何曾暫廢吟。
閑時隨思緝,小酒恣情斟。
看月嫌松密,垂綸愛水深。
世間多少事,無事可關心。
腥膻都不食,稍稍覺神清。
夜犬因風吠,鄰雞帶雨鳴。
守官常臥病,學道別稱名。
小有洞中路,誰能引我行。
青衫脫下便狂歌,種薤栽莎??古坡。
野客相逢添酒病,春山暫上著詩魔。
亦知官罷貧還甚,且喜閑來睡得多。
欲與九衢親故別,明朝拄杖始經過。
一日看除目,終年損道心。
山亦沖雪上,詩好帶風吟。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買琴。
只應隨分過,已是錯彌深。
一生能幾日,愁恨也無端。
遇酒酕醄飲,逢花爛熳看。
青云非失路,白發(fā)未相干。
以此多攜解,將心但自寬。
宦名渾不計,酒熟且開封。
晴月銷燈色,寒天挫筆鋒。
驚禽時并起,閑客數(shù)相逢。
舊國蕭條思,青山隔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