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書三首 其二
窮愁晝夜陰如一,夜不見星朝蔽日。
枯疇已獲大野空,怒江未落連洲沒。
長魚潑剌不受釣,漁子高眠守蓬蓽。
紫髯舊宮誰復游,鼎峙雄心久蕭瑟。
窮愁晝夜陰如一,夜不見星朝蔽日。
枯疇已獲大野空,怒江未落連洲沒。
長魚潑剌不受釣,漁子高眠守蓬蓽。
紫髯舊宮誰復游,鼎峙雄心久蕭瑟。
窮困憂愁時,晝夜都像被陰云籠罩,夜晚不見星星,早上太陽也被遮蔽。干枯的田地莊稼已收割,廣闊原野一片空曠,洶涌的江水還未退去,連著沙洲都被淹沒。大魚活蹦亂跳不肯上鉤,漁夫高臥家中守著簡陋的茅屋。昔日紫髯孫權的宮殿,如今還有誰去游覽呢?當年三國鼎立的雄心壯志,早已消逝冷落。
窮愁:窮困憂愁。陰如一:像被陰云籠罩一樣。
枯疇:干枯的田地。大野:廣闊的原野。
怒江:洶涌的江水。連洲沒:連著沙洲都被淹沒。
潑剌:魚在水中跳躍的聲音。
漁子:漁夫。蓬蓽:用蓬草、荊竹編成的門戶,形容房屋簡陋。
紫髯舊宮:指孫權的宮殿,孫權有紫髯。鼎峙:像鼎的三條腿一樣并立,指三國鼎立。蕭瑟:冷落、凄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窮困潦倒的境地,可能目睹了自然環境的惡劣和歷史遺跡的破敗。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由此引發對歷史和自身命運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的窮愁之感和對歷史變遷的喟嘆。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自然景象和歷史遺跡為載體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思考。
虞衡斤斧羅千山,工命采斫杙與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連鞅摧雙轅。
萬圍千尋妨道路,東西蹶倒山火焚。
遺余毫末不見保,躪躒磵壑何當存。
群材未成質已夭,突兀哮豁空巖巒。
柏梁天災武庫火,匠石狼顧相愁冤。
君不見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論。
盡瘁年將久,公今始暫閑。
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
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
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
侯家林館勝,偶入得垂竿。
曲樹行藤角,平池散芡盤。
羽沈知食駛,緡細覺牽難。
聊取夸兒女,榆條系從鞍。
結習自無始,淪溺窮苦源。
流形及茲世,始悟三空門。
華堂開凈域,圖像煥且繁。
清冷焚眾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媿導師,超遙謝塵昏。
春田可耕時已催,王師北討何當廻。
放車載草農事濟,戰馬苦饑誰念哉。
蔡州納節舊將死,起居諫議聯翩來。
朝廷未省有遺策,肯不垂意缾與罍。
一紀尊名正,三時孝養榮。
高居朝圣主,厚德載群生。
武帳虛中禁,玄堂掩太平。
秋天笳鼓歇,松柏徧山鳴。
飛雪斷道冰成梁,侯家熾炭雕玉房。
蟠龍吐耀虎喙張,熊蹲豹躑爭低昂。
攢巒叢?射朱光,丹霞翠霧飄奇香。
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陽。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雙燕棲虹梁。
風臺露榭生光飾,死灰棄置參與商。
盛時一去貴反賤,桃笙葵扇安可當。
一逕向池斜,池搪野草花。
雨多添柳耳,水長減蒲芽。
坐厭親刑柄,偷來傍釣車。
太平公事少,吏隱詎相賒。
行行指漢東,暫喜笑言同。
雨雪離江上,蒹葭出夢中。
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
歲暮難相值,酣歌未可終。
西陸動涼氣,驚烏號北林。
棲息豈殊性,集枯安可任。
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
徒嗟日沈湎,丸鼓騖奇音。
東海久搖蕩,南風已骎骎。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
眾情嗜奸利,居貨捐千金。
危根一以振,齊斧來相尋。
攬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
微霜眾所踐,誰念歲寒心。
平旦入西園,梨花數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顏色慘慘似含嗟。
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帀至日斜。忽憶前時經此樹,正見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錄,不見玉枝攢霜葩。泫然為汝下雨淚,無由反斾羲和車。
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冰盤夏薦碧實脆,斥去不御慚其花。
寂滅本非斷,文字安可離。
曲堂何為設,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別乃無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與誰期。
愿言絕聞得,忘意聊思惟。
前隨杜尹拜表廻,笑言溢口何歡咍。
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音容不接祗隔夜,兇訃詎可相尋來。
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威儀備吉兇,文物雜軍容。
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鳳飛終不返,劒化會相從。
無復臨長樂,空聞報曉鐘。
帝奠九廛,有葉有年。有荒不條,河岱之間。及我憲考,一收正之。視邦選侯,以公來尸。
公來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飲食,以訓以徇。孰饑無食,孰呻孰嘆。孰冤不問,不得分愿。
孰為邦蟊,節根之螟。羊很狼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可以師征,不寧守邦。
公作谿堂,播播流水。淺有蒲蓮,深有葭葦。公以賓燕,其鼓駭駭。
公燕谿堂,賓校醉飽。流有跳魚,岸有集鳥。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谿堂,公御琴瑟。公暨賓贊,稽經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谿有薲苽,有龜有魚。公在中流,右詩左書。無我斁遺,此邦是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