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
張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手持明光節,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朔方臨大荒。傳聲賢使者,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十年廢耕桑。但使把鋤犂,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別酒泛蘭觴。寄聲梁諫議,欲試紫參方。
張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手持明光節,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朔方臨大荒。傳聲賢使者,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十年廢耕桑。但使把鋤犂,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別酒泛蘭觴。寄聲梁諫議,欲試紫參方。
張侯是蜀都的杰出人才,身姿如玉,氣宇軒昂。手持朝廷的符節,六月踏上太行之路。三晉地區在中原稱雄,朔方臨近廣袤的荒原。賢明使者的聲名遠播,父老們相互攙扶著前來。這里有百萬戶能拉弓射箭的人家,卻荒廢農耕十年。只要讓百姓拿起鋤頭耕地,自然就能減少牢獄之災。主人宴請閣老,離別之酒盛在蘭杯中。托人帶話給梁諫議,說想試試紫參藥方。
張侯:指張天覺。
明光節:朝廷使者所持的符節。
三晉:春秋末韓、趙、魏三家分晉,故稱晉地為三晉。
朔方:北方。
桁楊:加在腳上或頸上的刑具。
延:宴請。
閣老:指張天覺。
蘭觴:盛有美酒的杯子。
梁諫議:人名。
紫參方:一種藥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張天覺要前往河東任職,作者在送行宴上作詩相贈。河東地區可能因戰亂或其他原因導致百姓荒廢農耕,社會秩序不穩定,作者希望張天覺能有所作為。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對其的期望。突出特點是將對友人的贊美、對百姓的關切和送別之情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民生問題及文人的關懷。
買山藝花竹,長恐落人后。
不見竹林人,山王非俎豆。
市門能幾許,掉臂日奔湊。
遲子來朝天,商略陳薄陋。
南海端為四???,扶胥絕境信奇哉。
日從若木梢頭轉,潮到占城國里回。
最愛五更紅浪沸,忽吹萬里紫霞開。
天公管領詩人眼,銀漢星槎借一來。
前夕三更月落時,東風已動萬花知。
江梅端合先交割,春色如何未探支。
只欠梁溪冰柱句,追還和靖暗香詩。
張家剩有蔥根指,不把瓊酥滴一枝。
剩雨殘風一向顛,花枝酒盞兩無緣。
忽逢野老從湖上,擔取名園到內前。
芍藥截留春去路,鹿蔥禮上夏初天。
眾紅半霎聊經眼,不枉皇州第二年。
未應白菊減于黃,金作鈿心玉作裳。
一夜西風開瘦蕾,兩年南海伴重陽。
若言佳節如常日,為底寒花分外香。
挼蕊浮杯莫多著,一枝留插鬢邊霜。
荔支園園花,寒食日日雨。先生老多病,頗已疎綠醑。
兒童喜時節,笑語治樽俎。南烹俱前陳,北果亦草具。
蝤蛑方絕甘,筍蕨未作苦。先生欲獨醒,兒意難多拒。
初心且一杯,三杯亦漫許。醒時本強飲,醉后忽快舉。
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偶然問兒輩,卒爵是何處。
兒言翁但醉,已忘酒巡數。
珠宮新沐浄瓊沙,石鼎初燃瀹井花。
紫殼旋開微滴酒,玉膚莫熟要鳴牙。
棖拖金線成雙美,姜擘糟丘并一家。
老子宿酲無解處,半杯羹后半甌茶。
詩瘦山如瘦,人遐室更遐。
荒林庾信宅,古木謝敷家。
醫國君臣藥,逃名子母瓜。
只愁歸未得,綠卻白鷗沙。
繼照姿天縱,分陰學日勤。
橘中招綺夏,瓜處屏伾文。
老別魚竿月,來依鶴禁云。
還將古為鑒,聊當野人芹。
夜雪猶飄天目峰,曉晴先暖太清宮。
云翻孔雀金花碧,日射鴛鴦玉瓦紅。
百辟焚香官柳影,一鴉飛立殿簷東。
仰瞻九圣聯龍袞,萬歲千秋對昊穹。
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溯流更著打頭風,如撐鐵船上牛斗。
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
端能為我霽威否,岸柳掉頭荻搖手。
嶺外書來謝故人,梅花不寄寄爐熏。
瓣香急試博山火,兩袖忽生南海云。
苒惹須眉清入骨,縈盈窗幾巧成文。
瓊琚作報那能辦,雙井春風輟一斤。
海霧初開明海日,近樹遠山青歷歷。
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晝如何成暝色。
不知一風何許來,霧開還合合還開。
晦明百變一彈指,特地遣人驚復喜。
海神無處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
須臾滿眼賈胡船,萬頃一碧波黏天。
恰似錢塘江上望,只無兩點海門山。
我行但作游山看,減卻客愁九分半。
紫巖衣缽付南軒,介弟曾同半夜傳。
師友別來真夢耳,江湖相對各潸然。
但令門戶無遺恨,何必功名在早年。
君向瀟湘我閩粵,寄書只在寄茶前。
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牒通。
接葉連枝千萬綠,一花兩色淺深紅。
風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別有國香收不得,詩人熏入水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