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清曉赴東宮講堂行經和寧門外賣花市
剩雨殘風一向顛,花枝酒盞兩無緣。
忽逢野老從湖上,擔取名園到內前。
芍藥截留春去路,鹿蔥禮上夏初天。
眾紅半霎聊經眼,不枉皇州第二年。
剩雨殘風一向顛,花枝酒盞兩無緣。
忽逢野老從湖上,擔取名園到內前。
芍藥截留春去路,鹿蔥禮上夏初天。
眾紅半霎聊經眼,不枉皇州第二年。
昨夜剩余的風雨肆意折騰了一番,我與花枝、酒盞都無緣相伴。忽然遇到一位從湖上過來的老農,他挑著名園的花卉來到宮城前。芍藥仿佛要留住春天離去的腳步,鹿蔥則像是在迎接初夏的到來。眾多鮮花在片刻間映入眼簾,這也算不枉我在京城的第二年了。
剩雨殘風:剩余的風雨。一向顛:一陣子肆意折騰。
無緣:沒有緣分,這里指沒能欣賞花枝、飲酒作樂。
野老:老農。
內前:宮城前。
芍藥:一種花卉,通常在春末夏初開放。截留春去路:形容芍藥開放時春天即將過去,好像要把春天留住。
鹿蔥:一種花卉,夏季開花。禮上:迎接。
眾紅:眾多的花卉。半霎:片刻。
皇州:京城。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初夏清晨詩人前往東宮講堂,路過和寧門外賣花市時所作。當時詩人身處京城,在日常的出行中遇到賣花場景,觸發了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在京城初夏清晨的一次經歷,突出了花卉市場帶來的美好感受。其特點是將生活場景入詩,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京城的生活片段和詩人細膩的情感。
藤帶絲袍強束身,北風雖厲不吹塵。軒窗盡日閒諸史,眷屬經年斷五辛。官牒注來呈府吏,俸錢支得與門人。床頭一夜西湖語,霜色蕭條上角巾。
梁山韭黃妙天下,玉箸金釵盈大把。
儗古鮑明遠,吟梅宋廣平。騷壇推宿將,酒陣蓄奇兵。疇和九皋鶴,同調百囀鶯。詩工書更勝,獨得氣之清。
欄干十二繞層樓。珠簾卷素秋。當年尊酒屢遲留。識公惟白鷗。才得趣,又成愁。情鐘我輩流。買山同隱肯來不。遙憐笑點頭。
萬古金牛老洞仙,白頭黃鶴此青天。羲皇風月閒吟里,周易乾坤未畫前。古石大書南岳敘,虛崖橫閣武夷船。可堪一灑千秋淚,山自空青水自湲。
舊吏家何在,空尋古柳堤。世情今亦爾,莫笑買臣妻。
春來風日佳,千山競冶媚。耳息鼓鼙聲,神往清涼地。西垌有招提,竹徑何紆邃。把臂入云嵐,衣裾染空翠。列席梅花前,天香眾廣被。清芬沁心脾,虬干驚古異。羅浮雪月時,幽況差堪儗。共是素心人,花神勿相避。芳樽掇落英,高論參靈閟。盡此半日閒,陶然成一醉。彥會亦難期,春游自茲始。
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節。門外在處山,秋風落黃葉。
兩載臥病榻,分秒逝流光。哲人失意識,思念每心傷。情不忍公去,奈絕回天望。公今得自由,英靈九重翔。詩詞如江水,源遠而流長。繼承開新面,吟壇百卉芳。敬公瀝心血,知公尚牽腸。回看中華地,大纛正飛揚。
江路秋聲轉,云峰雁影斜。分天窺皓月,把袖記年華。蟋蟀啼無已,星霜鬢有加。天涯飄杖笠,為訪赤城霞。
人居澤國勝居陵,十月陂塘未結冰。殘葦亂茭收拾后,斷筐分曬折腰菱。
□□清愁與散霾,草堂先為寄詩開。坐知穗石□□檄,聞道蓬壺儗泛杯。燭影滿天催曉旭,車音何處候春雷。鄭公劍履還前殿,千古無勞嘆楚才。
望月犀角明,涵星蚌胎聚。斯石臥龍枕,宜有蜿蜒具。龍頭君家舊,有子踵高步。層云觸石出,四海望甘霔。堂堂忠定家,三世蘭為祥。父子繼科第,菲菲姓名香。雙英今復然,階庭煜生光。愿言紉佩之,百世當流芳。
投石三軍技最優,況曾超躍羽林樓。春和塞草平鋪翠,賈勇爭先博一籌。
洞庭波起,渺渺人千里。樓外夕陽多憔悴,雁背帶來秋意。殘燈支枕無眠,聲聲只在林間。一夜西風卷盡,開門又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