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仙山六題 石人峰
元氣融成知幾春,石人峰好與誰論。
擎天不老歲長在,捧日無言形獨尊。
每為頭先生雪白,何嘗口解把霞吞。
登高望處渾疑活,自許相隨游洞門。
元氣融成知幾春,石人峰好與誰論。
擎天不老歲長在,捧日無言形獨尊。
每為頭先生雪白,何嘗口解把霞吞。
登高望處渾疑活,自許相隨游洞門。
天地元氣融合形成這石人峰不知經歷了多少個春秋,這石人峰如此美妙又能和誰去談論呢。它像擎天巨柱般永不衰老,年歲長久永存,默默捧托著太陽,形態顯得無比獨尊。它常常因為頂部像頭發一樣的地方呈現雪白之色,卻從來不會開口去吞食云霞。登高遠望時幾乎懷疑它是活的,我自認為可以與它相伴一同游覽山洞之門。
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擎天:支撐著天,形容高大。
頭先:這里指石人峰頂部。
口解:會開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蓋仙山時,被石人峰的奇特景觀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心境閑適,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石人峰的壯美與永恒。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擬人等手法生動展現石人峰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與獨特感悟。
幾日山頭臘雪飛
人生悲樂自隨宜
抱衾萬感客無寐
踏濕孤燈僧夜歸
孤生縮手謝千緣,只有看花最惘然。
為爾分攜感秋夜,懸知清怨上吳船。
窗前佳月推仍惜,簾外西風瘦可憐。
好待橫波洗英氣,鬢絲休擬杜樊川。
累疏箋天乞掛冠,此時便合整歸鞍。
玉音不許難輕去,局面那知竟未安。
但得中朝常有道,何妨右史左遷官。
此行不被梅花累,把作尋常物外看。
香影孤山句里聞,錯因顏色怪東君。梁園朱箔輕籠月,洛浦霞綃遠抹云。仙夢醉容迷絳帳,漢妝新態妒榴裙。瑤華天為增奇賞,羌管無勞奏夕曛。
名園幽勝喜過從,梅雪佳辰雅會同。瑞靄紛披云錦樹,明霞繚繞歲寒叢。虛疑夢入桃源里,錯憶詩題杏苑中。自是瑤臺春富貴,玉人沉醉倚東風。
離居忽半載,今喜復相親。
共聽窗前雨,因懷斗酒人。
飄零三晉遠,落拓一身貧。
聚首知何日,空傷游子神。
萬事源頭必正名,
非同綜核漢公卿。
時流不沮狂生議,
側立東華儜佩聲。
鵝鴨唼梁藻,
鴻鵠高且遐。
檢身事三圭,
五緘寧不華。
無由就懸車,
終嘆系匏瓜。
每每原草綠,
此邦非我家。
病趣新來肝化越,
壯心當日酒如澠。
流離少好今衰丑,
追蠡年深舊款銘。
甜苦連根都是瓠,
肉魚雜煮別為鯖。
直方莫打龜山譜,
西席逢迎只蔡京。
莫笑幽棲僻,
謀生亦未疏。
殘囷具薄粥,
半俸補殘書。
均節貧無患,
安恬疾可除。
雖云苦寒近,
隨手蓄薪樗。
半閑亭上草離離
尚有遺蹤寄墨池
猶勝當年林甫輩
弄獐貽笑誤書時
明明楚侯,為國之光。王明是選,王命是將。
皇皇者華,六轡如濡。轡且如濡,其德可孚。其孚維何,潔不可污。
皇皇者華,六轡沃若。轡且沃若,其德可度。其度維何,清不可濁。
潔也不污,清也不濁。德則不渝,澤則不涸。民則宜之,民則樂之,神亦作之。
名園春信來,冷眼思一窺。
吏文巧束縛,穎脫乃不羈。
興發勇欲往,壯士先登埤。
但得一樽樂,豈論官職卑。
況茲橫清流,適然副心期。
梅梢出翠竹,照水兩猗猗。
野航轉澄碧,小雨斜風吹。
平生江海懷,是日慰渴饑。
村迥孤煙處,林深幽鳥時。
端疑是吳越,夢到身亦隨。
同游客靡惡,喜氣回朝曦。
醉倒不自惜,一葉忌傾攲。
新詩許共賦,未唱心力疲。
歸來已陳跡,物理觀盛衰。
客夢渾無際,推篷浩渺間。
鷗貪云水福,犀露鬼神頑。
月影經冬瘦,江流入夜閑。
吟情何處是,謝脁有青山。
屋上小山叢桂,門前綠水芙蕖。
問事唯唯否否,逢人睢睢盱盱。
客散幽庭鳥集,日長高樹蟬嘶。
有士懷戴安道,無人鑄鐘子期。
世眼看朱成碧,人情覆雨翻云。
寧甘頭責子羽,莫教腹負將軍。
偶自棲遲偃仰,誰無歷落嵚崎。
兩刖足見美玉,九折臂為良醫。
我生尚友千載,不愿爭名一時。
閉門寫范滂傳,飽飯和淵明詩。
宇宙千年遺事,江山幾段閒情。
一笑無人領略,杖藜竹外徐行。
少雨多風別有天,人稠地瘠海為田。
浮松沙磧無禾稼,零落根株是爨煙。
土產固難資罄室,石尤況復阻商船。
空中訝撒鹽如絮,島畔渾忘釣有筌。
轉徙傷心增困蹙,生涯僂指半顛連。
非關珠桂居奇積,卻有蘼蕪獻早鮮。
無米作炊誇巧婦,如傷在念使君賢。
救荒有道籌三便,利濟為懷計萬全。
手示諄諄通貸急,羽書亟亟告災偏。
指囷公自輸兵谷,集腋人皆解俸錢。
審戶首嚴貧極次,赒饑躬必善周旋。
窮檐已愜更生愿,黌序咸欣得路先。
桃李滿門培舊種,輶軒散帙訂新編。
福星處處瞻依切,生佛家家頂禮虔。
驥足匪遙趨魏闕,鴻勛不泯樹瀛堧。
竹林我亦依棠蔭,巴里音偕茇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