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致政李元古二首 其二
興味高于鶴在云,去留初不掛毫分。
鄭公鄉里新門巷,謝氏芝蘭好子孫。
瀟灑笑談寬日月,優游在世傲乾坤。
鄰翁盛說歸歟美,曾是當年朱兩轓。
興味高于鶴在云,去留初不掛毫分。
鄭公鄉里新門巷,謝氏芝蘭好子孫。
瀟灑笑談寬日月,優游在世傲乾坤。
鄰翁盛說歸歟美,曾是當年朱兩轓。
您的興致趣味比云中的仙鶴還要高雅,去留之事根本不放在心上。您在故鄉有了新的宅院,子孫如同謝家芝蘭般優秀。您瀟灑地談笑,讓日子過得悠閑自在,優游于世間,有傲對乾坤的氣概。鄰居老翁都盛贊您歸隱的美好,您曾是當年乘坐朱輪車的官員。
致政:指辭官退休。
興味:興趣、趣味。
去留:指做官與歸隱。
毫分:絲毫,極小的數量,這里指不把去留之事放在心上。
鄭公:可能是借指李元古,或當地有名望之人。
謝氏芝蘭:典出《世說新語》,比喻優秀的子弟。
瀟灑: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優游:生活悠閑自在。
朱兩轓(fān):古代高官所乘的車,車兩側有紅色屏障,這里指代高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李元古辭官退休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贊賞和祝福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人們注重個人的品德修養和生活情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元古高雅的志趣、瀟灑的生活和優秀的子孫。其突出特點是意象生動、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贊賞、祝福的社交文化。
??云寶剎誦瑤編,屋上靈云每見連。
知是蒼穹相表異,卻教瑞氣日纏緜。
絪缊像護清虛界,潔白光涵兜率天。
老我欲過金子岙,細探靈跡恨無緣。
目斷飛云思黯然,獨攜樽酒杏花前。
清明寒食能多雨,白下長干又一年。
萬里風沙憐雁去,滿村桑柘憶蠶眠。
家書寫就無歸使,欲問江頭上水船。
宿植靈根何太早,洞悟真風何年少。
常令丹海飛日烏,又使玉液朝元腦。
昆臺氣候四時春,紫府光陰夜如曉。
來時不用五云車,跨著清風下蓬島。
吾聞泰山云,觸石無不至。
如何茲山中,有石象云氣。
仙人事狡獪,幻化翻手易。
鱗鱗作薈蔚,冉冉涌蒼翠。
清分澗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蒼狗變,長見玉芝瑞。
髪僧行腳倦,歸計上心忙。
秋老蟬聲短,江空雁影長。
乾坤無了日,霜露感殊鄉。
遙想梅花未,還家定雪香。
過盡黃蕪岸,開橋小雨時。
城居懸似燕,山勢縮如龜。
歲旱圩田薄,天寒土屋宜。
呼童沽白酒,巢口賽新祠。
名重河汾道更尊,只將拙日養吾存。
南州佳士爭傾蓋,闕里諸生半在門。
一笑何妨延賀客,六旬今已見曾孫。
斯文壽脈天同久,挺挺霜松傲歲寒。
歲晏天蕭蕭,日落山蒼蒼。
尋幽度小澗,眺遠躋層岡。
班坐古道上,落葉滿地黃。
行人去自急,歸鳥棲亦忙。
偶茲一餉間,嘅彼千劫長。
知愚各有殉,博策俱忘羊。
人生今幾晨,聊復盡此觴。
風刺成章昔有之,奸人捃拾欲何為。
先生定以名招禍,自古何曾獄勘詩。
下石幾令無地死,誣金獨幸有天知。
明朝謫向黃州去,又是東坡覓句時。
不甘搖尾乞人憐,視死如歸氣浩然。
千古六經俱掃地,獨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萬劫英雄盡,文節雙高日月懸。
惆悵老身空有淚,玉亭無路薦寒泉。
臨洮健兒衷甲衣,曹家養兒乘禍機。匹夫妄作九錫夢,鬼蜮敢學神龍飛。
負鼎而趍不遄死,筑臺尚欲儲歌舞。但知銅雀望西陵,不覺妖狐叫墟墓。
分香賣履吁可憐,所志止在兒女前。竟令山陽奉稚子,出爾反爾寧無天。
陳留作賓向司馬,包羞更出山陽下。國亡臺廢天厭之,何事人猶拾殘瓦。
古來觀物當觀人,虞琴周鼎絕世珍。區區陶甓出漢賊,矧可使與斯文親。
歙溪龍尾夸子石,端州鴝眼真蒼璧。好奇不惜買千金,首惡寧容污寸墨。
書生落筆驅風雷,要學魯史誅奸回。請君唾去勿復用,銅雀猶在吾當摧。
死生最怕墮危機,亂世全身正自稀。
滿地干戈殊不定,蓋棺丘隴未為非。
鹿門不共龐公隠,鳳褐誰縫杜老衣。
愁絕梧楸煙雨地,藁砧百歲擬同歸。
蟠龍垂顧飲江湄,臥護宗祧彼一時。
馬渡已嗟南國蹙,猿驚何暇北山移。
郊壇曾祝千年運,塔廟空留異代悲。
北望中原形勢盡,太平草木亦熙熙。
憶得年時此倚闌,日邊指點說吳山。
舟移半夜成虛夢,人負斯樓亦厚顏。
槐古不知花幾度,城頹空護屋三間。
追思往事渾無寐,寂歷虛簷月半彎。
不是沉淵效楚平,愛親念重愛身輕。
一抔殘土今如昨,千載英魂死亦生。
辭詫外孫堪稱德,書傳列女永揚名。
哀哀銜痛無時極,猶聽江猨似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