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蒙籠
黃霧冥冥小石門,苔衣草路無人跡。
苦竹參天大石門,虎迒兔蹊聊倚息。
陰風搜林山鬼嘯,千丈寒藤繞崩石。
清風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來陸梁嫚官府,試呼使前問其故。
衣冠漢儀民父子,吏曹擾之至如此。
窮鄉有米無食鹽,今日有田無米食。
但愿官清不愛錢,長養兒孫聽驅使。
黃霧冥冥小石門,苔衣草路無人跡。
苦竹參天大石門,虎迒兔蹊聊倚息。
陰風搜林山鬼嘯,千丈寒藤繞崩石。
清風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來陸梁嫚官府,試呼使前問其故。
衣冠漢儀民父子,吏曹擾之至如此。
窮鄉有米無食鹽,今日有田無米食。
但愿官清不愛錢,長養兒孫聽驅使。
黃霧昏暗的小石門,長滿苔蘚的草徑不見人的蹤跡。高大的苦竹矗立在大石門旁,順著虎和兔的小徑暫且休息。陰風吹過樹林仿佛山鬼在呼嘯,千丈寒藤纏繞著崩裂的石頭。清風源里有人家居住,山上有牛羊,也種著桑麻。以前這里的人強橫不服從官府,試著把他們叫到跟前詢問緣故。他們穿著漢服遵循漢家禮儀,像父子般生活,卻是官吏的騷擾到了這般地步。窮鄉僻壤有米卻沒有鹽吃,如今有田卻沒米下肚。只希望官員清廉不愛錢財,讓他們能養育兒孫聽從差遣。
冥冥:昏暗的樣子。
參(cēn)天:高聳于天空。
迒(háng):野獸的腳印,這里指獸道。蹊(xī):小路。
陸梁:強橫,囂張。嫚(màn):輕視,不服從。
衣冠漢儀:指穿著漢服,遵循漢家禮儀。
吏曹:指官府中的胥吏。
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期間,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此詩創作于他走訪山區鄉村時,看到百姓受官吏騷擾,生活困苦,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受官吏侵擾的困苦生活,突出特點是寫實,通過環境描寫和百姓訴說展現問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安石關注民生的創作風格。
信能死,請刺我,不能死,出胯下。
出胯下,何足道,粲然一市人皆笑。
剖符向故里,危矣屠中兒,用作楚中尉,報復亦大奇。
當年熟視良有以,忍恥故能就于此。
君不見,英雄失志辱泥途,縱出胯下何傷乎?
君不見,英雄得志空千古,誰能生與噲等伍。
卻數中秋已過旬,老君親送玉麒麟。力侔二氣文詞重,迥繼諸公德業醇。論道他年要黃發,看公當世斡洪鈞。泰山如礪河如帶,到此猶為劍履臣。
河岳靈神擁瑞來,劍川一夜起云雷。祥風破臘吹灰琯,和氣先春報砌槐。龍邸久膺心膂托,金甌終為姓名開。年年已與梅花約,長借清香入壽杯。
山形如髻翠相連,
扳出層巒上接天。
初日漸分幽谷晚,
雙峰先見火輪懸。
才當平旦云鬟現,
已勝群陰景色鮮。
試問山靈誰得似,
英皇并侍袗衣前。
黃金不惜買蛾眉,
揀得如花四五枝。
撒手行時無掛礙,
更無一物可相隨。
司空一代一通才,
辯屈神狐亦怪哉。
得劍尚知終有合,
坼星誰道不為災。
荒涼故宅悲禾黍,
綺麗余波散草萊。
立馬橋頭空悵望,
十三陵外響云雷。
保障西南借楚材,除書新下越王臺。
懸知叱馭天涯日,萬里風清瘴癘開。
車馬翩翩度七盤,蠻王負弩漢衣冠。
紫薇花映昆明水,多少樓臺鏡里看。
夜郎西去古梁州,使者登車豈薄游。
金馬碧雞勞祀事,漢庭千載見風流。
武昌明月暫停軺,又度蘭津十二橋。
興到縱橫裁郢曲,和鳴莫靳寄漁樵。
汝兄望汝撐門戶
汝不耽書奈汝何
汝看二程兄弟傳
肯將幾月付蹉跎
年來樹木摧應盡,
衰落何因別蚤秋。
近海好風初及岸,
遠山微月漸生樓。
吟詩不厭吟千遍,
飲酒何妨飲百甌。
惆悵一年今又半,
漁竿辜負蓼花洲。
海澨閑愁織雨絲,故人書到一軒眉。乾坤寥落吾徒在,拔地倚天空汝奇。
撩夢天花燦爛開,情根歷劫不成灰。洛川一瞥驚鴻影,枉費陳思八斗才。
不栽紅豆惹相思,莫放霜華點鬢絲。留得健兒身手好,春臺重種萬花枝。
立意常苦多,
成事常苦少。
成之亦已難,
復恐事非好。
長嘯不周風,
撫幾悲遠道。
遠道欲相從,
傷哉駑伏皂。
再拜房星精,
如何產騕裊。
漸喜知聞斷,閒門各一天。
還家仍獨客,亂世有馀年。
畦菜經霜碧,江魚入市鮮。
老夫唯果腹,無酒亦陶然。
與爾千峰共閉門
吳山越水舊西園
秋風瑟瑟津梁遠
天宇冥冥雁羽翻
七尺須眉三寸舌
十年哀樂一家言
阮生不耐窮途哭
風雨攤書懷士元
武涉已去,蒯通乃前,相君之背,貴不可言。
君不見,種蠡張陳事可哀,時乎時乎不再來。
勇略震主身必危,足下持此將安歸。
策士逞雄辨,那論漢與楚。
誰識王孫不背恩,蒯通竟以佯狂去。
高鳥盡,良弓藏,猛士何勞守四方。
鐘室奇冤亦天意,此時悔不用通計。
梅花開已遲,
卻恨桃花晚。
把酒問花神,
何事今春懶。
春風如畫工,
粉黛憑深淺。
花是女兒家,
遲早由他遣。
散步幽潭上
嵐光夕更佳
虬松鉗墮石
驟水齧崩崖
樹綠門前繞
山青屋后排
短籬三五掩
折曲入清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