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庵琳老真贊
西庵老人,誰不贊嘆。
東轍西蹊,路頭坐斷。
維三昧力,化身千百。
北雨南云,青天霹靂。
豈待形容,何處不見。
須知鬧市里,便是百草頭薦。
西庵老人,誰不贊嘆。
東轍西蹊,路頭坐斷。
維三昧力,化身千百。
北雨南云,青天霹靂。
豈待形容,何處不見。
須知鬧市里,便是百草頭薦。
西庵這位老人,誰能不發出贊嘆。無論是東行的車轍還是西行的小路,他都能將前路截斷。憑借著三昧的力量,能化出千百個化身。就像北方的雨南方的云,又似青天中的霹靂。哪里還需要去刻意形容,他的形象無處不在。要知道在熱鬧的集市里,就能在平凡事物中領悟他的精神。
西庵琳老:指西庵的琳和尚。
東轍西蹊:轍,車轍;蹊,小路,這里指不同的道路。
坐斷:截斷、阻斷,引申為掌控、超越。
三昧:佛教用語,指正定、止息雜慮的狀態。
百草頭:指平凡、普通的事物。薦:領悟、體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力,詩人可能與西庵琳老相識或聽聞其事跡,被老人的修行境界和精神所折服,從而創作此詩來贊美他。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西庵老人的超凡境界和精神力量。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簡潔且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對于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詩歌創作有一定參考價值。
屏除呵殿少人知,
隨馬囊詩更有誰。
五百不來村落靜,
自然生齒似螽斯。
文秀龍砂繞瑞煙
筵開七秩艷陽天
春風滬海尋芳草
秋水蒹葭結勝緣
淡泊襟懷齊景仰
輝煌業績有薪傳
而今息影衡門下
杖履優游享大年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
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移泉烹荈收黃葉,好商量、畫意詩情。往來新認識,有個黃鶯。
懶散先生恐是仙,幾時來上鑒湖船。
水云共賞更誰可,氣概相投還自然。
憂樂未當隨外物,窮通何必問他年。
解顏一笑樽前話,各向閒中見性天。
憶昨輶軒逼歲除,萬山殘雪獨驅車。
邗溝一望濡須口,猶得淮西雙鯉魚。
督郵豈解折腰迎,聞道廬江出帶星。
誰憐玉舄風塵色,會送飛鳧入漢庭。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歡喜,
還有收人在后頭。
義利兩歧千里隔
算來原是差毫釐
百千倍力今須盡
十四年前頓覺非
事業光明皆地步
身心修省是男兒
從今識破賢愚路
明道希文好自期
學采芹香泮水春,無端喜色動親鄰。共言席上儒珍貴,不說儒冠能誤人。
客路悠悠日易昏,侁侁行子競先奔。脂車秣馬叮嚀汝,萬里長途初出門。
客且去,客且去,村店高房健兒住。朔方調來十萬兵,兵車滿道村人驚。停驂且致問,主人告予病。店家三月當官差,有肉無魚眾兵忿。青州大吏操軍符,遣官督兵兵怒呼。我儕出身冒白刃,安能饑餓為馳驅。昨夜天南望烽燧,賊氛已近蘭陵地。官軍何日出山東,道傍布席摴蒱戲。
驅黃犢,驅黃犢,黃犢牽車汗流腹。車中列列森刀槍,健兒畏死心怏怏。鄉村已虛耗,頻年苦徵調。羽書忽到縣令忙,官吏索車虎狼暴。前驅出境后隊迎,數十萬錢送一程。大車折輪牸牛死,車長被撻空哀鳴。里正斂錢到鄉曲,鄉民無錢賣其屋。租庸事重衣食輕,補瘡剜卻心頭肉。
春風送客出湖亭,
官道迢遙接杳冥。
百里平原經雨綠,
兩行高柳束天青。
蛙聲鳥語隨鞭影,
水態山容足性靈。
為訪瑤池歌舞地,
飄零黃竹不堪聽。
留與飛云一半花,
來春還擬返云車。
揮鞭直上通云界,
不踏峰頭未到家。
生天生地同生云,
云與天地不必分。
此云平生吾愛之,
一半飛云難讓僧。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開盡北枝開,長被隴頭游子、寄春來。
年年衣袖年年淚,總為今朝意。問誰同是憶花人。賺得小鴻眉黛、也低顰。
落花影里步春闌
飛鳥翩翩相與還
若得把茅成小隱
等閒來往兩山間
此地曾經訪大蘇,
艤舟亭下夜舟孤。
重來哽咽髫年事,
不為重慈作杖扶。
萬古邯鄲月,悲鳴老妓弦。
功名空將相,睡夢有神仙。
杰士思廉藺,雄關鎖趙燕。
我來聽驛鼓,空抱枕頭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