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慈皇后挽辭 其二
平日未霑天下養,芳春先棄域中游。
昔從內令任思順,今起東??舜解憂。
衣在果聞成赭色,書存尤喜見銀鉤。
懿圍故事誰攀得,再幸仁皇御九州。
平日未霑天下養,芳春先棄域中游。
昔從內令任思順,今起東??舜解憂。
衣在果聞成赭色,書存尤喜見銀鉤。
懿圍故事誰攀得,再幸仁皇御九州。
平日里沒能享受到天下人的供養,在美好的春天就先離世了。過去遵從內宮的命令行事能任隨心意順遂,如今在東陵開啟如同舜帝排解憂愁之事。果然聽聞她的衣物變成了赭色,更令人欣喜的是還留存著她的墨寶。后妃的典范事跡誰能比得上呢,希望能再次有仁皇那樣的君主統治九州。
霑:同“沾”,享受。
域中:指世間。
內令:內宮的命令。
東??(lù):東陵。
赭色:紅褐色。
銀鉤:指書法。
懿圍:應是“懿闈”,指后妃居住的地方,這里代指后妃。
欽慈皇后是宋神宗的妃子,宋徽宗的生母。此詩應是在欽慈皇后去世后創作,當時宋徽宗已即位,作者可能出于對皇后的敬重以及對皇家的尊崇等創作此挽辭,以表達對皇后的哀悼和贊美。
這首挽辭主旨是哀悼欽慈皇后,突出其品德與才情。語言典雅,用典恰當,在當時應是表達對皇室成員的一種莊重追思,在文學上體現了挽辭類作品的特點。
江東步兵莼鱸歸,江湖散人釣具隨。
姑蘇臺上麋鹿走,胡為越相吳中祠。
三高應黜鴟夷子,祀典莫若扶風宜。
霸陵山中耕織隱,居齊居魯猶何之。
朅來吳市賃廡下,布衣樵髻偕賢妻。
定交杵臼敦古意,伯通相遇心相知。
生前著書當季漢,死后穿冢鄰要離。
茫茫時代千百載,漆鐙堂斧難尋遺。
忽看崇煥屋宇建,棲靈定在皋橋西。
瓣香虔奉有華胄,遙遙俎豆懷前徽。
當官更欲勵末俗,頑懦興起聞風師。
逸民作頌亦自譽,高士入傳無交譏。
幾筵再拜前致詞,神之來兮是運期。
鴻飛冥冥我所思,神之去兮還歌噫。
躍馬長安愿已違,故園迢遞思依依。
月明紫水千門過,秋到黃云幾處飛。
池館乍回春草夢,兵戈應念老萊衣。
解貂準擬來朝醉,誰道王孫悵不歸。
松栝淩寒,掛鐘阜、玉龍千尺。記那日、永嘉南渡,蔣陵蕭瑟。群帝翱翔騎白鳳,江山縞素觚棱碧。躧麻鞋、血淚灑冰天,新亭客。
云霧鎖,臺城戟。風雨送,昭丘柏。把梁園宋寢,燒殘赤壁。破衲重游山寺冷,天邊萬點寒鴉黑。羨漁翁、沽酒一蓑歸,扁舟笛。
渺渺漳河水,歷歷水中樹。春風錦纜長,遲日輕帆度。君才似水清,愛向河邊住。垂竿幾歲年,濯纓自朝暮。
忽動云霄興,笑指西秦路。遙知華山上,焦枯飫風露。君標松檜孤,我愛山林獨。同心利斷金,相看潤如玉。
永夜短檠燈,偶坐話心曲。問君何所往,西秦佐州牧。秦路遠迢迢,秦關高矗矗。書囊從此別,力盡相思目。
駿馬風翩翩,青袍日杲杲。今日沙溪濱,明日長安道。念當遠暌離,一樽共潦倒。
君懷冰玉才,壯志凌蒼昊。今皇堯舜仁,八荒育襁褓。君宜識此意,作事戒草草。寧陋勿傷妍,寧拙勿傷巧。立勛貴及時,騰聲苦不早。佇看徵書下,山林慰衰老。
策杖尋幽處,沿回松徑開。
秋深千樹醉,云破一峰來。
白日行深院,青蓮護講臺。
悠然何所得,身世委浮埃。
殊堪訝。自將阿騖無端嫁。
無端嫁。留他不得,掉他不下。
眤人秋水臨行瀉。舊時團扇應難舍。
應難舍。看他明日,耐他今夜。
樹頭金果鐵團欒,
千圣猶難著眼看。
莫謂臨機曾掇退,
當陽托出已和盤。
效忠傷頂,銜悲補發,此地爭傳遺跡。
春來野草不勝愁,猶自帶、古人殘碧。
晴虹朝亙,寒潮夜上,愁絕重來行客。
八騶何日在車前,笑王郎、捶殘油壁。
行藏自決于心,不消謀及門前客。平生慕用,著書玄晏,掛冠貞白。帝獎孤高,別加九錫,一筇雙屐。更賜之車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國。
頻領竹宮清職。仰飛仙、猶龍無跡。與誰同去,挑包徐甲,負轅班特。蹉過明師,且尋狎友,杜康儀狄。笑謝公曠達,暮年垂淚,聽桓郎笛。
趺坐伽陀石,清筠自古今。
虛中成凈業,勁節印禪心。
綠染菩提果,聲含檐卜林。
半規新月上,妙義正堪尋。
禁林自笑老無才,
覓得杭州刺史來。
飲散憑欄卻怊悵,
不堪憶著故園梅。
終日常辭客,經秋半在床。
愛窮留作伴,諳病與相忘。
灶婢工烹粥,園丁習寫方。
今朝有奇事,久雨得窗光。
一場瓜戰夜初停,幻出團團滿月形。
圣火養成千歲綠,仙丹煉就十分青。
擎來何減琉璃椀,望去偏疑翡翠屏。
不是金刀能割膜,癡皮那得化空靈。
論詩隘非隘,立身伉最強。
心筆晚相適,自近白與楊。
小兒勿輕疑,試覗囊中方。
無隱即三昧,發微攻膏肓。
熟觀歸自求,何體非同光。
世人好分別,文字推吾鄉。
焉知萬夫杰,八九皆彫亡。
平生學句法,淺短子貢墻。
泯泯閉門老,誰解裁予狂。
仙參差。佩參差。數罷鸞期又鳳期。彩云西北飛。
簫一枝。笛一枝。吹得春空月墮時。有中人未歸。
住西樓。話西樓。好夢如云不自由。喚人餳倦眸。
憶從頭。訴從頭。銀漢茫茫入夜流。人間無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