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 其一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煙。
犬牙舂米新秋后,麥粒烝茶欲社天。
冠蓋只今成棄物,杉松他日記栽年。
定應笑我勞生在,卯睡聞呼衣為顛。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煙。
犬牙舂米新秋后,麥粒烝茶欲社天。
冠蓋只今成棄物,杉松他日記栽年。
定應笑我勞生在,卯睡聞呼衣為顛。
水竹遮掩環繞自成一片川谷,太陽升高茅屋才升起裊裊炊煙。新秋之后用犬牙交錯的水碓舂米,臨近社日時用麥粒蒸制新茶。如今達官顯貴的冠蓋已成棄物,杉松要記著它栽種的年份。你定會笑我為生活奔波勞苦,卯時還在睡夢中,被人叫醒穿衣都手忙腳亂。
復次煙字韻:依照原詩用‘煙’字韻再次作詩回應。
犬牙:指水碓,因其形狀像犬牙。
烝茶:蒸制茶葉。
社天: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冠蓋:指達官顯貴。
勞生:為生活而勞苦奔波。
顛:手忙腳亂。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可能詩人處于遠離官場的鄉村生活中,黃庭堅寄詩給他,他便依韻回詩。從詩中可看出詩人已看淡官場名利,享受鄉村的寧靜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田園生活,突出其寧靜質樸。特點是白描手法運用嫻熟,語言自然。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的心境,在文學上體現了宋詩對田園生活細致描繪的風格。
旅泊秋將暮,行吟夜向中。
獨星明似月,重露冷于風。
游歷書何有,飛揚醉自雄。
時聞邊耗近,憂憤氣填胸。
甃玉成階戺,天顏去幾層。
彈冠酬素愿,攜手盡同升。
得侶欣交臂,伊誰恨折肱。
龍墀看密邇,鹓武接飛騰。
已慶天街肅,行須揆路登。
朝回花底散,袖滿御香凝。
點點殘鴉過,孤村帶落暉。
籬邊聞犬吠,山下有人歸。
遠岫連芳塢,長林遶翠微。
云深認茅屋,風細飏征衣。
樵唱同尋徑,猿驚為扣扉。
夜深燈火下,兒女共依依。
???同看去,閨營不少須。
幼癡兒哭母,死孝婦從姑。
牛臥圖形好,鸞棲鏡影孤。
藁砧銘石語,凄寄挽郎歌。
聲名早出自兒曹,埸屋尤推筆力高。
老大詩魔空白發,幾多榜少已青袍。
窮通有道吾何畏,文字隨時看所遭。
簪取宮花歸錦后,不妨痛飲誦離騷。
至圣元無夢,傷麟有隠憂。
道傳自公旦,意切為宗周。
泗水蘧方覺,東山記昔留。
鴻飛歸不復,蝶化恍同游。
洛卜圖何在,殷楹涕自收。
蒲姑如可作,料想訂春秋。
西狩知何獲,驚嗟遍國人。
自憐方嘆鳳,何事又逢麟。
伊昔追戎地,于今較獵頻。
三家如此僣,一角豈為珍。
筆絕真傷魯,書成已系秦。
同時多虎輩,誰信獸能仁。
欵乃溪干入聽時,忽傳新集到柴扉。
自慚我老眠云慣,遙羨君吟弄月歸。
正始余音何寂寞,四靈苦思盡光輝。
當行家數今誰是,消得渠儂論錦機。
老學黔婁已逼真,他年誰解傳寒貧。
曾供天老書題目,空守將軍醉告身。
山似友于青眼在,世多交絕白頭新。
癡兒浪下龐公拜,許作樽前問字人。
清曉霜晴不似冬,多情剩擬謁龐公。
若無檄得頭風愈,卻引帆如弱水同。
見訝令人時阿鵲,清吟惠我氣舒虹。
殷勤一使來何遠,雙鳳華箋袖兩通。
僂指重來二十春,系船猶記舊篙痕。
飛鴻踏雪空留跡,隨水浮萍那有根。
摸索交游半為鬼,尋思往事黯消魂。
天涯老淚空橫睫,只欲歸歟事灌園。
有子能賢知孝甚,新磨銘石以貧遲。
為君更作招魂些,此士無慙有道碑。
身老夢思埋玉處,客游憶到共燈時。
家成好入遺文去,乞與他年作瑞芝。
瘦馬如烏渴,長驅傍古城。
聽他隨窟飲,不暇擇泉清。
沙外追風驥,榆邊積雨坑。
花鬃搖漢騎,草血染秦兵。
地脈千年恨,波腥萬鬣鳴。
思歸頻蹀躞,苜蓿滿宸京。
劍佩隨夫子,傾心一瓣香。
四科分等級,數仞嘆宮墻。
我正勞鉆仰,人惟較短長。
可窺憐子貢,欲倚愧蒙莊。
步步瞠吾后,巍巍藐彼堂。
傳心因坐見,三圣遠相望。
橋以鄉名曰萬安,篆碑誰作曰溪干。
化龍二字重修得,歸鶴千年耐久看。
鉤畫不凡非世有,精神欲動肯泥蟠。
崇寧石在文尤古,虹筆相輝射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