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運司園亭十首 小亭
方亭惟四柱,對峙花竹間。
下有雪嶺水,淙流日潺潺。
宛如雙彩舸,纜向春波灣。
欲起江湖心,而奈風濤艱。
方亭惟四柱,對峙花竹間。
下有雪嶺水,淙流日潺潺。
宛如雙彩舸,纜向春波灣。
欲起江湖心,而奈風濤艱。
方形的亭子只有四根柱子,對峙在花竹之間。下面流淌著雪嶺的水,每天潺潺地流淌。亭子宛如兩艘彩色的大船,系纜在春天的水波港灣。心中涌起歸隱江湖的想法,無奈江湖中風浪艱險。
方亭:方形的亭子。
對峙:相對聳立。
雪嶺水:指來自雪嶺的水。
淙流:水流聲。
彩舸:彩色的船。
纜:系船的繩索,這里作動詞用。
江湖心:歸隱江湖的心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成都運司園亭,在欣賞園景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閑適的環境中,內心涌起對自由江湖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江湖生活的向往與無奈。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宋代寫景抒情詩的一般風貌。
是個人,欠精神。
家風青天沒四壁,事業白云閒一身。
古澗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歸大海,華次第而趁芳辰。
澄江空為謝家有,
春草亦傍他門生。
若道詩無工拙句,
古今何得有詩評。
飛蛾值芳時,
飄舞來復去。
因風快循繞,
逢花亦延佇。
雖臨撲逐威,
不解摧掠慮。
人意久安閒,
相忘不知處。
自有名流酬勝跡,
揮毫字字斗瑤華。
一泓不散池中墨,
五色常生筆里花。
十年鳴鹿已嘉賓,萬里飛鳧又遠臣。
自古親民端是令,于今為政幾稱神。
山城花暖遷鶯早,海國云連過雁頻。
君去不須多訪道,而翁遺愛在西人。
大造生人無紀序,
福慧不備錯癢癙。
鼎湖老子憂天闕,
呼石補天石應語。
大撓甲子曾幾年,
古意荒忽無人傳。
荒崖石匣發野火,
百丈熊熊光燭天。
軒皇舊文初簡約,
增之益之秦扁鵲。
后來白氏詞益繁,
道在鉤沉殊不惡。
始著竹帛自漢家,
群言容有毫釐差。
六經傳變乃定體,
巨眼特出張長沙。
班書藝文頗慎重,
隋唐以后始參綜。
掃石坐花陰,
花陰復滿襟。
此時真晝錦,
富貴亦何心。
久嘆疏慵與世違,
扁舟今日是東歸。
煙霞合我私花柳,
天地從人公是非。
萬事何心當象局,
一塵無路到漁磯。
山中故有藏脩地,
前輩風流敢庶幾。
形勝當年百戰敗,
子孫容易失神州。
金川事去家還在,
《玉樹》歌殘恨未休。
徐鄧功勛誰甲第,
方黃骸骨總荒丘。
可憐一片秦淮月,
曾照降幡出石頭。
餳簫不道閒庭陛。飲屠蘇、已是香山婪尾。晴旭半窗勻,聽鳥啼聲碎。悵懷西臺臺下客,正散錦、動珠難記。須記。是第一郵簽,相思題字。
頗笑提槧揚云,對銀幡彩勝,猶耽墨戲。暖雪甚知時,恰釀成春意。似水流年渾未覺,只覺得、天公微醉。宜醉。怎夢里瞢騰,卻尋生計。
驢鞍懸酒榼,僮背負衣囊。但說市朝變,不知岐路長。下程先施藥,拂榻靜焚香。明旦又西去,河橋秋葉黃。
騎驢萬里行,歲一過秦城。下杜貰春酒,新豐聞曉鶯。綠槐新巷陌,白骨幾公卿。欲覓曲江水,連云禾黍生。
揆日千年才御史,
吟風八詠趙平章。
層層梵閣聯官閣,
坦坦仙鄉達帝鄉。
伊里而今通北極,
蓼泉自昔跨西涼。
升平那數籌邊策,
舞羽虞階擊壞唐。
大廈初構與云齊,
歸燕雙入正衡泥。
欲繞歌梁向舞閣,
偶為仙履往蘭閨。
千里爭飛會難并,
聊向吳宮比翼棲。
寫出個僧,
冷淡無能。
默耕田地,
力鋤葛藤。
入海泥牛絕消息,
度河月兔有光棱。
攜去塵中成化事,
更嫌何處不相應。
百事皆可做
一生何所求
已多十八種
底用五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