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二首寄緝熙賢友 其二
澄江空為謝家有,
春草亦傍他門生。
若道詩無工拙句,
古今何得有詩評。
澄江空為謝家有,
春草亦傍他門生。
若道詩無工拙句,
古今何得有詩評。
清澈的江水并非只有謝家才能描繪,春草的妙境也能在他人筆下生長。若說詩歌沒有精妙與拙劣的區分,古往今來又怎會有詩評流傳?
澄江:清澈的江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有"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之句。
謝家:指謝氏家族,此處代指擅長詩文的大家(如謝朓、謝靈運)。
春草: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樓》)典故,喻自然清新的詩句。
工拙:精妙與拙劣。
詩評:對詩歌優劣的評論。
此詩為寄贈友人緝熙之作,或因二人交流詩歌創作時,詩人針對"詩無工拙"的觀點展開討論,借謝氏詩文典故與反問句式,闡明詩評存在的合理性。
詩以謝氏詩文典故為引,由自然意象過渡到詩歌評論的核心問題,強調詩歌有優劣之分,詩評因之存在。語言平實而理趣盎然,體現詩人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
辭家動作經年別,去國真成萬里游。
淚眼已枯猿嘯夜,鄉書空望雁來秋。
蠶叢路險連云棧,鹿角灘驚上峽舟。
心折江陵灌園叟,黃柑千樹比封侯。
萬頃滄浪著此臺,金銀樓閣望中開。
交疏盡向虛無結,登眺都驚妙有裁。
文武古今新重地,郭蕭前后濟時才。
無窮事業看諸子,今日同游笑舉杯。
青衫白面舊文雄,為策凌煙第一功。投筆豈同班定遠,請纓不數漢終童。
試看銅柱銘南嶠,何日金書錫上公。從此秦彝不相犯,休將清酒換黃龍。
食椹鴟鸮未革音,長城暫借備滇黔。三嚴自足收三捷,七縱何煩更七擒。
肘下獅懸闐國玉,簪前蟬鑄武威金。遙聞拊髀勞明主,誰為臚傳梁父吟。
暮煙空碧縈花霧。霧花縈碧空煙暮。
來去莫教催。催教莫去來。
影疏侵夢冷。冷夢侵疏影。
留醉倚香篝。篝香倚醉留。
桐川舊傳七里瀨,洛宅仍誇八節灘。
樓聳橋橫墮波影,未應能勝此山間。
北門學士居新卜,南海使君家在中。
更有嬌云兼健水,吾邦從此冠玲瓏。
五老攢一峰,
五峰尊一老。
奚必商山翁,
窮巖拾芝草。
門第瑯琊集鳳鸞,阿戎多病帶圍寬。
烏衣巷口頭俱黑,綠竹林中影不單。
芳歲蹉跎看漸晚,哀吟抗臟和應難。
何如攜手江樓醉,趙女清歌張女彈。
念亂憂生每自哀,苦持殘笑看池臺。
樂農軒畔丁香雪,一日須看一萬回。
肯來寂寞行宮地,悵望蒼茫斗將辰。
惟有湖波窺我意,遠從木杪照行人。
境窮昭武入長汀,
溪側山根指去程。
護險欄干紅繚繞,
依稀如傍蜀江行。
半溪殘雪半溪水,老樹髡如退院僧。
雁帶寒云歸極浦,鷹翻曉日下中陵。
青鞋錯認三叉路,白發全輸九節藤。
樵弟漁兄間自遣,此生蕭散有誰憎。
信有凌云千頃竹,相沿流水一灣溪。
寺資觴詠游裙屐,人喜郊原絕鼓鼙。
魚躍鳶飛空色相,風光月霽凈招提。
樂民之樂思賢守,頌禱而今與佛齊。
玄都境界玉堂身,
輕裊湘裙步曉陰。
昨夜雨肥添酒暈,
紅情染得十分深。
春晚草萋萋,流鶯不住啼。
酒醒亭午后,人憶秣陵西。
愁緒散還結,月花高復低。
緘情書札在,珍重更封題。
西天此土,
十萬馀程。
胡言易會,
漢語難明。
一番雨過驟晴時,溪上春光色色奇。
日暖花繁蝴蝶困,水清魚過鷺鷥隨。
村翁開卷添黏紙,瓦缽研朱自教兒。
織婦倚機方嘆息,輸官尚欠二斤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