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師是赴兩浙憲
世久無此士,我晚得王孫。
寧非叔度家,豈出次公門。
白首沉下吏,綠衣有公言。
哀哉吳越人,久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廩,飽不及黎元。
近聞海上港,漸出水底村。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一見刺史天,稍忘獄吏尊。
會稽入吾手,鏡湖小于盆。
比我東來時,無復瘡痍存。
世久無此士,我晚得王孫。
寧非叔度家,豈出次公門。
白首沉下吏,綠衣有公言。
哀哉吳越人,久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廩,飽不及黎元。
近聞海上港,漸出水底村。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一見刺史天,稍忘獄吏尊。
會稽入吾手,鏡湖小于盆。
比我東來時,無復瘡痍存。
世間很久沒有這樣的賢士了,我很晚才結識您這位貴家子弟。您難道不是像黃叔度那樣的賢德人家出身,又怎會出自像蓋寬饒那樣的家族呢。您頭發花白還沉淪于低級官職,卻穿著綠衣秉持公正之言。可悲啊,吳越的百姓,長久以來被江湖水患侵害。官府雖然打開倉庫放糧,卻不能讓百姓吃飽。最近聽說海上的港口,漸漸露出了水底的村莊。希望您有像廉范那樣的仁政之手,招回那些連半豆粗食都難以為繼的百姓的魂魄。百姓一見到您這位賢明的長官,就會漸漸忘卻獄吏的威嚴。會稽一旦被您治理,鏡湖都會顯得比盆子還小。等我下次東來的時候,這里再沒有民生疾苦的痕跡。
王孫:指黃師是,尊稱。
叔度:指黃憲,字叔度,東漢著名賢士。
次公:指蓋寬饒,字次公,以剛直敢言著稱。
綠衣:低級官員的服飾。
帑廩:國庫和糧倉。
黎元:百姓。
五袴手:東漢廉范為蜀郡太守,百姓作歌‘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這里指有仁政的官員。
半菽:指粗劣的食物。
刺史天:指賢明的長官。
會稽:地名。
鏡湖:在會稽。
瘡痍:比喻民生疾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吳越地區可能遭受水患等災害,百姓生活困苦。詩人結識了賢能的黃師是,黃師是即將赴兩浙任職,詩人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贊賞和期望他能為當地百姓謀福祉。
這首詩主旨是期望友人到任后能施行仁政,拯救百姓于水火。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關心民生的情懷。
工商農圃盡謀生,
誰教郎君去作兵。
一自金陵行役后,
落花啼鳥總關情。
病枕堪秋雨,鹍雞報曉晴。
新泥承履潤,旭晛振衣清。
拄杖聽流水,迷津問偶耕。
田園自可樂,何必束簪纓。
也有園林一畝寬,偏逢山寺共追歡。
霜鐘細認前朝字,露頂閒攜上古冠。
浪跡江湖悲杜老,孤吟風雨似郊寒。
弟兄三兩他鄉滯,雁影排空幾陣看。
滕王高閣入虛清,萬里銀河倚檻橫。
七澤風煙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
斗間不見龍驂影,云外空聞鳳吹聲。
千載獨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
上方臺殿倚新晴,曾憶當年此地行。松籟半天驚雨過,竹窗中夜聽泉鳴。黃金未煉丹砂就,青鏡先催白發生。欲訪舊游還自笑,故山猿鶴肯相迎。梯航重譯會京都,喜見皇風冒海隅。郟鄏萬年新定鼎,玉關千里罷飛芻。匡時有志隨群彥,學道無成惜壯圖。已遂鷦鷯一枝愿,春風寧羨上林烏。丞相祠堂一徑深,百年宰木尚陰陰。朝端又見新黃閣,天上長懸舊羽林。祖逖中原應有恨,孔明梁父謾長吟。神州在望空回首,落日青山澹暮岑。桃花源洞石梁低,間有漁郎此路迷。白鶴歸來作人語,蒼松種久與云齊。水深夜壑藏金室,雨過春泥印虎蹄。共說前岡更幽絕,誰能結屋事巖棲。曉入禪關千里深,上方高處訪叢林。行穿蘿磴云生屐,笑拂松花露滿襟。華表鶴歸千里久,靈湫龍蟄半巖陰。亂離學道嗟遲暮,頭白侵尋負壯心。新筑茅堂江水東,開軒日日看晴峰。百年世事如蓬轉,三月春光似酒濃。乍可前川閒問柳,誰能絕壑暮餐松。北窗睡起聞啼鳥,差勝東華聽曉鐘。矯首鐘山澹暮煙,帝鄉一別又經年。玉堂夜直如天上,丹地春來夢日邊。西掖故人應好在,北窗無事且高眠。興來忽憶參寥約,杖策同參玉版禪。空山茅屋掩柴門,獨鶴歸來自不群。有客日邊同步武,何人林下更移文。石田黃獨荒春雨,澗壑蒼松起暮云。便好深居絕還往,世間黜陟不須聞。神仙樓閣倚晴空,高下軒窗面面通。萬疊好山如畫里,一聲長嘯落云中。海天未返乘槎客,洞口常逢采藥翁。欲訪蓬萊仙路杳,無由縮地似壺公。清朝鹓鷺日相陪,卻伴空山獨鶴回。三月春風辭絳闕,百年姓字在丹臺。天空霓節云間下,日落星槎海上來。聞道蓬萊又清淺,三山東望好浮杯。紫皇宮殿枕巖幽,星斗闌干在上頭。玉局懸崖稱福地,青山繞屋似羅浮。云間瀑布千年落,洞口丹光白日流。浮世黃塵方瞇目,秪應吾道付滄洲。精藍結構自前朝,金地莊嚴映綺寮。臺殿四時常五色,觚棱初日絢重霄。黃龍聽法空山靜,白馬馱經故國遙。尚憶禪房曾借榻,松聲午夜撼江潮。北窗睡起正無聊,日轉閒階樹影交。恰恰一鶯啼午夢,飛飛雙燕定新巢。丹青佛寺藏山崦,白壁人家傍水坳。隨分春風且行樂,青云得意莫相嘲。枕流亭子碧山圍,石澗橋危過客稀。流水落花春自老,濕云棲樹晚猶飛。山人和露收松子,木客臨池制芰衣。欲向丹崖同采藥,黃精雨后漸應肥。浣花溪上筑茅堂,好客過從只漫郎。白露飛來汀草碧,鱖魚初上柳花香。放舟日日釣春雨,按劍時時惜夜光。好罷絲綸閒袖手,世間陸海事茫茫。嘉遁幽人在澗阿,飯牛中夜獨商歌。光風霽月時時有,野水閒云處處多。屋外好山渾似畫,門前芳草漸成窩。人生得意須行樂,百歲光陰能幾何。小池春水漲微瀾,把酒臨風且盡歡。三月韶光付流水,百年心事幾憑闌。勞生已信儒冠誤,閱世方知蜀道難。得失由來會天定,雨云翻覆謾多端。故人天上輟朝班,日向云林載酒還。閶闔九重天帝所,蓬萊方丈道家山。一年春色二分過,百歲浮生幾日閒。頗怪滄洲陳逸士,抗塵時復到人間。金陵雙闕屹岧峣,臺殿參差上九霄。閶闔五云浮王氣,石城午夜撼江潮。中華文物衣冠盛,上苑春風鶯燕嬌。四海梯航效庭貢,信知干羽格三苗。金華山下舊松扃,曾讀黃庭究始青。丹壑有時仍羽駕,青霄白日降云軿。千年福地人間少,九奏鈞天夢里聽。太史周南尚留滯,何時扈從禪云亭。丹砂未就二毛新,卻向名山訪異人。庭下樵夫訝種放,山中羽客似吳筠。看云日日浮松釀,臨水時時正葛巾。欲向桃源營草閣,故人還許卜比鄰。少日論文似馬遷,要將勛業勒燕然。青云無力追才彥,黃卷窮年對圣賢。老去肯為題柱客,時來懼作出山泉。東風昨夜吹芳草,又見西樓斗柄旋。謾說桃源別有天,人間無地息塵緣。黃粱未覺三生夢,白日難謀一醉眠。浮世秪今方尚白,故人何日共談玄。山林已遂幽棲志,底用燒丹更學仙。十日春無一日晴,興來騎馬出江城。隔林黃鳥間關語,夾道青山次第迎。流水落花春自老,虛堂夢草夜偏清。明朝又作紅塵客,慚愧浮云去就輕。
白鳥營營夜苦饑,
不堪薰燎出窗扉。
小蟲與我同憂患,
口腹驅來敢倦飛。
鄴城斜日帶清漳,銅雀臺高穗帳荒。七十二陵終寂莫,不知誰是發丘郎。
龍舸重來事已勞,長風吹斷廣陵濤。千群武騎渾無用,極目東南王氣高。
中原不改舊山河,仙掌偏承雨露多。若道無情是金石,豈應辭漢淚滂沱。
十年三徙竟何之,夢里磨錢夢后疑。國本未搖枝干盡,不須求自試明時。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世路干戈滿目愁,王孫猶自滯荊州。不知歸款曹公后,訶賦何人更倚樓。
海內元龍是俊流,郡齊空抱濟時憂。不堪多難逢搖落,誰與同登百尺樓。
遼海西歸雪鬢空,自甘牢落故園中。漢臣惟有楊彪在,幾杖承恩入魏宮。
堪憐弱草與輕塵,一節甘為截鼻人。三馬夢回天地改,曹家曾得幾忠臣。
青青楊柳枝,飄搖大道傍。大道多悲風,游子瞻故鄉。
執杯送行客,淚下沾衣裳。憶昔弭遠棹,明月浮景光。
杯觴極良宴,歌舞開華堂。好鳥得其侶,舉翼雙翱翔。
膠漆兩不解,金石安可方。分袂起倉猝,永夜生悲傷。
吳山何渺渺,越水何茫茫。芙蓉憑秋波,熠耀吐幽香。
采以奉所思,所思難可忘。
臨流淺土葬嬋娟,殘碣重摩勝國年。別有故家喬木感,傷心不獨女飛仙。
五百年中一剎那,汾湖凍合不生波。娟娟故國梅花月,應有仙魂化鶴過。
臣主一意合,風云平地生。
立朝專論諫,為國總樞衡。
行矣登三事,悲哉奠兩楹。
輟瓜恩意重,終始備哀榮。
言不可妄,行不可隳。
命不可忽,天不可違。
柴門不啟白云棲,為憶君名未敢題。
何似竹林嵇叔夜,攜琴載酒夕陽低。
浮云舒卷元無意,鶴怨猿驚未必真。
贏得嗣宗心一片,不將青眼傍他人。
下望人間,比目名魚,比翼名鶼。
悵銀河無鯉,難通尺素,蓬萊少雁,不解傳箋。
機上紅絲,機中錦字,總把儂心別恨牽。
君知否,有家家蛛盒,替寫纏綿。
未償十萬天錢。怎會少、離多若個憐。
羨劉綱證果,朝朝暮暮,彩鸞寫韻,歲歲年年。
手弄金梭,輸他玉杵。未許洪崖日并肩。
從頭訴,喜相逢今夕,烏鵲橋填。
吁嗟兩楹奠,圣歿微言絕。戰國諸子興,大道幾滅裂。
劫灰出秦燔,六籍半殘缺。皇皇孝武詔,群言罷一切。
別白定一尊,萬世循軌轍。遺書一萌芽,眾儒互拾掇。
異同晰《石渠》,講習布綿蕝。戴憑席互爭,五鹿角婁折。
洎乎許鄭出,袖然萬人杰。宋儒千載后,勃窣探理窟。
自詡不傳學,乃剽思孟說。講道稍僻違,論事頗迂闊。
萬頭趨科名,一意相媚悅。圣清崇四術,眾賢起頏頡。
顧閻辟初涂,段王揚大烈。審意得古訓,沈晦悉爬抉。
讀史辨豕亥,訂禮分袒襲。上溯考據家,僅附文章列。
儒于九流中,亦祇一竿揭。矧又某氏儒,涂徑各歧別。
均之筐篋物,操此何施設?大哉圣人道,百家盡囊括。
至德如淵騫,尚未一間達。區區漢宋學,烏足尊圣哲。
畢生事贊仰,所慮吾才竭。
有美不自嗇,相于常暗投。
舂容驚巨軸,錯落眩雙眸。
君已文如鳳,吾方拙似鳩。
早知歸峽口,亦欲下沙頭。
卒卒償詩債,慚無玉案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