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用晁補之韻
昔我嘗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詩老詩。
清詩咀嚼那得飽,瘦竹瀟灑令人饑。
試問鳳凰饑食竹,何如駑馬肥苜蓿。
知君忍饑空誦詩,口頰瀾翻如布谷。
昔我嘗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詩老詩。
清詩咀嚼那得飽,瘦竹瀟灑令人饑。
試問鳳凰饑食竹,何如駑馬肥苜蓿。
知君忍饑空誦詩,口頰瀾翻如布谷。
過去我曾陪著醉翁一同沉醉,如今你只吟誦詩老的詩篇。反復品味清妙的詩哪能充饑,瀟灑的瘦竹讓人更覺饑餓。試問鳳凰饑餓時以竹為食,怎比得上駑馬吃著肥美的苜蓿。知道你忍著饑餓空自吟詩,嘴巴不停翻動像那布谷鳥。
醉翁:指歐陽修。
詩老:指梅堯臣。
瀾翻:形容言辭滔滔不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晁補之是北宋時期重要文學家,此詩作者應與晁補之相熟。詩中提及醉翁(歐陽修)、詩老(梅堯臣),當時北宋文壇詩歌創作氛圍濃厚,作者可能在與友人交流吟詩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對友人吟詩的調侃,表達對文學創作與現實生活關系的思考。其特點是幽默詼諧,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交流和創作狀態。
侯門公子桃花色,岐路書生情反側。
羨君脫灑心坦平,交友如林真少得。
懷中有疏未肯上,鄉里小兒空太息。
黃粱甑冷且沽酒,為客典衣無顧惜。
淳于道舊釂五斗,倒載不辭門戶隔。
共約他年江海游,醉斬鯨魚尋李白。
異鄉聞說潁人賢,我到常疑地使然。
江泛五程無險岸,馬行千里盡平川。
新禾狼籍團團穟,遠樹婆娑簇簇煙。
寄語汝陰官長道,會須日上泛湖船。
當年太史謫仙翁,筆落江樓氣吐虹。
無復琴樽對鷗鳥,空遺松栢幾秋風。
由來蘭玉生臺下,重見溪山入坐中。
顧我豈能繩祖武,倚闌歸思附冥鴻。
薄宦飄然笑漫郎,瑟洲花草弄幽芳。
莫教景物添春色,轉覺山川是異鄉。
南北峰巖空入夢,短長亭舍自相望。
湖邊山寺清明后,相見蘭開禊水香。
仙都古洞天,云闕高嵲嵲。
新宮欣然成,碧瓦燦鱗列。
我時宿{王禁}房,六月失煩熱。
松聲起中夜,夢枕忽驚輟。
天籟鳴虛徐,玉簫遞泠徹。
鳳歌諧律呂,鶴舞想應節。
安知非群仙,宴罷搖珮玦。
從來箏笛耳,一洗萬想滅。
出處平生大致同,中間得失等雞蟲。
髠髦昔似晉群謝,華發今成楚兩龍。
握有蘭香為子祟,御無銅臭坐余窮。
善和舊宅殘書卷,只合連床聽曉鐘。
孝悌由家法,詞章亦世傳。
婚姻甥舅好,門戶弟兄賢。
問疾猶樽俎,遺文謾簡篇。
平生惟一轍,何事不長年。
度日門長掩,尋春事已非。
鵲驚隨吏散,燕熟傍人飛。
手拙裁書懶,頭昏漉酒稀。
坐來空咄咄,不是悟禪機。
十年經畫鑿壞逃,只為乖違不為高。
盡力未能成飽煖,致身那解立勛勞。
已從酒盞忘千慮,羞看貪人校一毛。
游舊惟君尚相記,每將新句訪耕皋。
自笑無能與世疏,此身疑作野人居。
穿花載酒雖難得,散發行歌許自如。
頼有兒童守門戶,不妨賓客到階除。
會須拂拭烏皮幾,準擬虞卿共著書。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真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何用算。兀然無事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蓄一粒,逢飯但知罵。世間多事,人事相趁。渾不及我,不樂生天,亦不受福田。饑來一缽飯,困來展腳眠。愚人以為笑,智者謂之然。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身披一破衲,腳著娘生袴。
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誤。若欲度眾生,無過且自度。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煉。心是無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動搖,個中無改變。
無事何須讀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個中意。種種勞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舉頭見日出,乞飯從頭??。
將功用功,展轉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用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與。細極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澗常秋。山云當幕,夜月為鉤。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月水無形,我常只寧。萬法皆爾,本自無生。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為爾題詩句,詩成莫浪傳。
避人那是怯,勸酒自知妍。
翠袖身如削,清歌喉未圓。
良宵誰與并,明月共嬋娟。
玉像傳香火,金鐘警旦昏。
建藍知有自,種德豈無門。
善力歸慈母,余波到遠孫。
拂碑今日淚,揮灑舊松根。
簪笏千官拱帝宸,四方同日燕君恩。
五弦度曲南風應,萬壽稱觴北極尊。
金奏無嘩覃雨露,瑤圖有算比乾坤。
愿為善頌賡天保,如日如山萬子孫。
門掩世喧外,幽棲向此堂。
一心能自盡,萬事即都忘。
塵冷孤蟾白,庭空異草香。
何須隠林壑,處處可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