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怪石石斛與魯元翰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淺灘。
清池上幾案,碎月落杯盤。
老去懷三友,平生困一簞。
堅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
好去髯卿舍,憑將道眼看。
東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淺灘。
清池上幾案,碎月落杯盤。
老去懷三友,平生困一簞。
堅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
好去髯卿舍,憑將道眼看。
東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把奇形的山石雕琢成方形斛狀,從淺灘拾取珍貴的石斛。將它們放置在清池旁的幾案上,月光灑下如碎銀落入杯盤。年老了懷念松竹梅三友,一生被一簞食的貧困所困。以怪石石斛的堅姿自我警醒,它們的秀色也值得欣賞。好好地送到魯元翰您家,希望您用悟道的眼光看待。這是我東坡最后的供奉,它們如霜雪般照人清寒。
山骨:指怪石。裁方斛:把石頭雕琢成方形斛的樣子。
江珍:指石斛,石斛生長在江邊石上,所以稱江珍。
三友:松、竹、梅,象征高潔品質。
一簞:出自“一簞食,一瓢飲”,指生活貧困。
儆:警醒。
髯卿:指魯元翰,“髯”形容胡須多,是對人的一種昵稱。
道眼:悟道的眼光。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軾一生多次被貶,歷經坎坷。此詩可能是他在某一時期,將自己視為高潔象征的怪石和石斛寄給好友魯元翰,以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自身堅守品格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寄怪石石斛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自身的品格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精妙,營造出獨特意境。在蘇軾眾多詩作中,體現了他在困境中仍堅守高潔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寒食今年客汝南,馀樽傾瀉亦醺酣。道人久厭世間濁,僧舍猶存肉食慚。花折園夫時送客,餳留孫女尚分甘。欲游紫極誰為伴,長揖孤松對不談。
寄住汝南懷嶺南,五年一醉久猶酣。身逃爭地差云靜,名落塵寰終自慚。耳畔飛蠅看尚在,鼻中醇酢近能甘。今朝寒食唯當飲,買酒先防客欲談。
老棄泮宮籍,
日與學子疏。
英英佳公子,
乃肯過我廬。
觸熱生積疴,
子意何勤渠。
逐臭海夫癖,
不幸今子如。
惜無一尊酒,
冰瓜配園蔬。
持家今十年,
但有數冊書。
斯文等圭璧,
后生多璠玙。
我田失耕耘,
政欲賴子鋤。
晚雨濕不借,
新涼到蘧蒢。
勿嗔折柬邀,
衰年出無輿。
邀得青皇出郭東,
幽溪錦浪小橋通。
載來一石春郊酒,
已過兩番花信風。
入座客星增野興,
占晴人日慶年豐。
征歌不用招桃葉,
看取紅妝水鏡中。
日望黃尖杪,
今登白際巔。
千山皆委地,
一臂獨擎天。
蘭蕙依依并吐芳,
風來庭砌散幽香。
君家兄弟端堪比,
祚胤應期百世昌。
花日淺明牖,竹風低度墻。
舉頭空弱絮,轉盼墮危芳。
興遣憑毛穎,愁消賴羽觴。
陰陰繁夏木,故里耿難忘。
歡相憐。
題心共飲血。
流頭入黃泉。
分作兩死計。
檐鴉恁地喧聲緊,
道是東風第一。
任君不信問昭陽,
鏡里綠蛾迎曉日。
塞上烽煙萬馬屯,云開日麗忽如春。
群驚倏爾功能就,誰識藹然德可親。
士庶攀留遮道切,田園歸隱樂天真。
掛冠辟世脫塵俗,白發古風烏角巾。
不見何明府,曾聞遺跡經。
流泉枕磐石,荒草漫山亭。
魚鳥兼秋遠,風云起晝冥。
誰將入詩卷,眼底有馀青。
鄭谷詩臺曠賞音,遠公臺上復追尋。
當年假館花同醉,此日敲門竹共吟。
風細爐煙浮下界,月明經梵出叢林。
虎溪別后登臨少,云水懷人隔古今。
主中之主天中天,
家勢金輪萬代傳。
退步不居尊貴位,
借功卻作誕生緣。
廓虛印上無瑕垢,
明白機頭有轉旋。
劫數不能知壽量,
湛存象外自綿綿。
孤帆一片沒浮云,
可惜舟中只有君。
相送夷光五湖去,
風流誰似白鷗群。
銀燭高懸玉樹寒
素花流影冕朱闌
驚看月出層柯里
惡說風吹一片殘
弦管橫催春爛漫
房櫳斜見雪檀欒
明朝此樂知難續
莫惜殷勤醉后看
豫章城頭山色青,
深煙疏雨晝冥冥。
謾懷把酒當飛閣,
誰與題詩上翠屏。
云外仙人無舊宅,
湖邊高士有新亭。
故交相見應相問,
為說漂流愧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