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
主中之主天中天,
家勢金輪萬代傳。
退步不居尊貴位,
借功卻作誕生緣。
廓虛印上無瑕垢,
明白機頭有轉旋。
劫數不能知壽量,
湛存象外自綿綿。
主中之主天中天,
家勢金輪萬代傳。
退步不居尊貴位,
借功卻作誕生緣。
廓虛印上無瑕垢,
明白機頭有轉旋。
劫數不能知壽量,
湛存象外自綿綿。
至高無上的尊者,是天中的至尊;家族的勢力如金輪王的寶輪,傳承萬代。退離高位不居尊貴之位,借助功德作為誕生的因緣。廣大虛空的印契上沒有瑕疵污垢,明了機鋒的關鍵處自有運轉回旋。即使經歷無數劫數也無法測知其壽命之量,澄清地存在于現象之外,永恒延續。
天中天:佛教術語,指佛,為一切天中的最尊者。
金輪:佛教轉輪圣王所擁有的七寶之一,金輪王統御四天下,此處象征傳承久長。
廓虛印:指虛空的印相,佛教中喻指空性的境界,無有垢染。
機頭:機鋒的關鍵處,禪宗指啟發開悟的機用。
劫數:佛教時間單位,一劫為極長周期,通常指世界成住壞空的過程。
象外:超越現象之外,指脫離具體形相的本體。
此詩為禪宗偈頌,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或為宋代僧人所作)。偈頌是禪宗傳播佛法的重要載體,此詩通過簡潔語言闡釋超越世俗、體悟空性的禪理,反映了當時禪宗對本體論的探討與修行實踐。
此偈頌以佛教意象為載體,闡述超越世俗尊貴、明了機鋒運轉、體悟永恒本體的禪理,體現了禪宗對空性與永恒的深刻思考,語言凝練而哲理深邃,是禪宗偈頌的典型之作。
十二街頭散冶游,滿街紅紫亂春愁。知時去去留難得,誤色空空念罷休。朝掃尚嫌奴作賤,晚歸還有馬堪憂。何人早起酬憐惜,孤負新妝倚翠樓。
一角虛亭四面風。我來閑倚曲闌東。云籠樹色山排翠,日落波光水漾紅。對美景,觸憂衷。不堪北望滿塵烽。倩誰直搗黃龍飲,南宋山河未許同。
墨梅之作盛衡湘,始作俑者惟華光。此僧平生十萬紙,筆力所到花為香。是誰好事憐清苦,三二百年存絹素。和靖多情縱有詩,廣平得意還能賦。東坡先生昔倅杭,萬松嶺見一枝長。我今見畫如昨夢,都在君家白玉堂。
老到形骸病日侵,追思往事倍傷心。故人別我如云散,濁酒同誰對月斟。佳節每從愁里過,舊游多向夢中尋。當年半醉題詩處,猶在瑤臺第一岑。
使節飄飖出建章,宮袍綽約動輝光。天臨二室金函固,日吐三花玉葉長。北極風云驅入洛,中原詞賦盛游梁。須知圣主勞供奉,莫遣軺車滯故鄉。
映竹借幽色,浮華流妙香。春游多熱惱,暮飲得清涼。
十載讀書松竹林,壺觴歌詠有知音。君今別我市朝去,誰伴寒窗擁鼻吟。
蒼狼猳子厭柘衣,白駒亭戶建牙旗。高郵城中困狐兔,簡書忽下縱鯨鯢。鯨鯢南徙三江水,汨日滔天亂天紀。黃蔡葉搖風雨聲,不知淮泗真帝起。真帝起,鯨鯢死,高郵城中花爾爾。
錦瑟華年彈指去,無計留春,鵜鴂聲聲誤。身世因風全似絮,他鄉況又聞秋雨。幾日花溪聊小住,行遍花溪,認遍花溪樹。誰解秋人心獨苦,江關檢點蘭成賦。
玉川爐畔影沈沈,淡碧縈空杳隔林。蚓竅聲微松火暗,鳳團香暖竹窗陰。詩成禪榻風初起,夢破僧房雪未深。老鶴歸遲無俗侶,白云一縷在遙岑。
新刊后藁又千首,近日江湖誰有之。妙似豫章前集語,老于夔府后來詩。梅深歲月枝逾古,菊飽風霜色轉奇。要洗晚唐還大雅,愿揚宗旨破群癡。
宴處云華不夜庭,為餐瓊蕊更談經。聽隨瑞葉風來處,看散天花酒半醒。白鳳羽毛寒蕩漾,玉龍鱗甲戰凋零。倘非太素司光化,誰壓驚塵與效靈。
月光如練宇庭清,十二良宵今最明。花間早備一壺茗,與子同銷萬古情。
自擲雙魚后,難將五馬留。祇應金許宅,一榻為南州。
州帶福星明,君今指去程。亂山秋雨后,一路野蟬鳴。時靜軍書少,人閒官況清。歸來話風土,盡識荔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