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鏡園社集賞桃花
邀得青皇出郭東,
幽溪錦浪小橋通。
載來一石春郊酒,
已過兩番花信風。
入座客星增野興,
占晴人日慶年豐。
征歌不用招桃葉,
看取紅妝水鏡中。
邀得青皇出郭東,
幽溪錦浪小橋通。
載來一石春郊酒,
已過兩番花信風。
入座客星增野興,
占晴人日慶年豐。
征歌不用招桃葉,
看取紅妝水鏡中。
邀請春神來到城東郊野,幽靜的溪水泛起如錦的波浪,小橋連通兩岸。運來一石春日郊外的美酒,已經吹過兩次應花期而來的風。入坐的賓客如星辰增添了郊野興致,人日占得晴好天氣,慶賀豐收年景。要唱歡歌不用召喚歌女,看那桃花映水如美人紅妝。
青皇:春神,主宰春天的神。
郭東:城的東郊。郭,外城。
錦浪:如錦緞般起伏的波浪。
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風。
客星:本指天空中忽現的星,此處比喻參與雅集的尊貴賓客。
人日:農歷正月初七,傳統節日,古人認為此日天氣晴好則主一年豐收。
桃葉:東晉王獻之妾名,此處代指歌女。
紅妝:指桃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女子的艷麗妝容。
此詩或作于農歷正月初七(人日),詩人與友人于鏡園雅集賞桃。此時春神初至,花信風過,天氣晴好,眾人攜酒相聚,共慶豐年,詩中記錄了這一春日雅集的熱鬧場景。
全詩以“賞桃花”為核心,通過社集活動的描寫,展現春日郊野的明麗與文人雅趣,語言輕快自然,情景交融,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豐年的期盼,是一首典型的春日雅集抒情之作。
獨向雙峰老,松門閉兩崖。
翻經上蕉葉,掛衲落藤花。
甃石新開井,穿林自種茶。
時逢海南客,蠻語問誰家。
學得餐霞法,逢人與小還。
身輕曾試鶴,力弱未離山。
無食犬猶在,不耕牛自閑。
朝朝空漱水,叩齒草堂間。
別家行萬里,自說過扶余。
學得中州語,能為外國書。
與醫收海藻,持咒取龍魚。
更問同來伴,天臺幾處居。
古寺臨壇久,松間別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讀經香。
愛養無家客,多傳得效方。
過齋長不出,坐臥一繩床。
紫閣氣沉沉,先生住處深。
有人時得見,無路可相尋。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唯應采靈藥,更不別營心。
幽室獨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開登竹閣,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譜,封題舊藥方。
逍遙無別事,不似在班行。
過嶺萬余里,旅游經此稀。
相逢去家遠,共說幾時歸。
海上見花發,瘴中唯鳥飛。
炎州望鄉伴,自識北人衣。
蠻藤剪為杖,楚筍結成鞋。
稱與詩人用,堪隨禮寺齋。
尋花入幽徑,步日下寒階。
以此持相贈,君應愜素懷。
又見帝城里,東風天氣和。
官閑人事少,年長道情多。
紫掖發章句,青闈更詠歌。
誰知余寂寞,終日斷經過。
貧官多寂寞,不異野人居。
作酒和山藥,教兒寫道書。
五湖歸去遠,百事病來疏。
況憶同懷者,寒庭月上初。
舊寵昭陽里,尋仙此最稀。
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已別歌舞貴,長隨鸞鶴飛。
中官看入洞,空駕玉輪歸。
南原相送處,秋水草還生。
同作憶鄉客,如今分路行。
因誰寄歸信,漸遠問前程。
明日重陽節,無人上古城。
孤客到空館,夜寒愁臥遲。
雖沽主人酒,不似在家時。
幾宿得歡笑,如今成別離。
明朝行更遠,回望隔山陂。
江亭寒日晚,弦管有離聲。
從此一筵別,獨為千里行。
遲遲戀恩德,役役限公程。
回首吟新句,霜云滿楚城。
田里有微徑,賢人不復行。
孰知求捷步,又恐異端成。
從易眾所欲,安邪患亦生。
誰能達天道,共此競前程。
子羽有遺跡,孔門傳舊聲。
今逢大君子,士節自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