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遠堂
月墮山城小,沙寒水國秋。
云根拔地起,冰柱蹴天浮。
紫翠分鼇嶺,青紅雜蜃樓。
舟航通萬里,城郭數三州。
刺史馮熊貴,仙翁控鯉游。
八龍追后駿,五馬駐前騶。
露舄迎門鵲,風簾壓海牛。
地偏余勝跡,山好對冥收。
雨為催詩至,云應度曲留。
歡呼領百罰,跌宕散千憂。
顛倒青霞帔,淋漓紫綺裘。
誰镵峴山石,千載記風流。
月墮山城小,沙寒水國秋。
云根拔地起,冰柱蹴天浮。
紫翠分鼇嶺,青紅雜蜃樓。
舟航通萬里,城郭數三州。
刺史馮熊貴,仙翁控鯉游。
八龍追后駿,五馬駐前騶。
露舄迎門鵲,風簾壓海牛。
地偏余勝跡,山好對冥收。
雨為催詩至,云應度曲留。
歡呼領百罰,跌宕散千憂。
顛倒青霞帔,淋漓紫綺裘。
誰镵峴山石,千載記風流。
月亮落入山城,山城顯得愈發渺小,沙灘寒冷,水國已到了秋天。云氣如根拔地而起,冰柱般的山峰直插天際。紫翠之色區分出鼇嶺,青紅之色夾雜著蜃樓。舟船可通往萬里之外,城郭能涵蓋數州之地。刺史如馮熊般高貴,仙翁似控鯉而游。八龍般的駿馬在后追隨,五馬之車在前停留。穿著露水打濕鞋子迎接門鵲,風簾壓著海牛。此地偏僻卻留有諸多勝跡,山景美好可盡情賞玩。雨像是為催詩而來,云仿佛因度曲而留。眾人歡呼領受百罰,放縱不羈驅散千憂。披的青霞帔顛倒,穿的紫綺裘淋漓。誰能在峴山石上刻字,讓這風流事跡流傳千載。
云根:云起之處,這里指山峰。
蹴天:觸天。
鼇嶺:傳說中海上仙山。
蜃樓:即海市蜃樓。
刺史:官名。
馮熊:人名,此處借指刺史高貴。
控鯉游:傳說仙人可騎鯉魚遨游。
八龍:指駿馬。
五馬:太守的代稱。
前騶: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前導騎兵。
露舄:沾了露水的鞋子。
海牛:傳說中的一種海獸,這里可能指風簾上的裝飾。
镵:刻。
峴山:在今湖北襄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浮遠堂時,被當地的壯麗景色和宴飲的歡快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有閑情逸致欣賞美景、聚會宴飲。
這首詩描繪了浮遠堂周邊的壯麗景色和宴飲的熱鬧場景。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奇幻、語言華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當時的宴游文化,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別郎春盡似經年,
暗擲金釵當卜錢。
分明說在吳江上,
知有江頭若個船。
雪擁云封山海關,宵來夜去不教看。
文章信口雌黃易,思想錐心坦白難。
一夕尊前婪尾酒,千年局外爛柯山。
偶拋詩句凌風舞,夜半車窗旅夢寒。
去郭不三里,將家踰十年。
轉添身散誕,況乃足蹁躚。
九疊春宜老,群芳晚更妍。
得閒無一事,倚杖看鞦韆。
丙戌同年三百五,
泥涂甲子是君先。
黃鸝莫說瀛洲夢,
山下春花正可憐。
曳杖經過數歲年,升平擾亂送華顛。
種桑莫問山河改,得句還連鼓角傳。
濡沫馀生留我共,控摶奇景倚公先。
謝墩靈谷堪籠袖,待散青蒼落綺筵。
薌江寒泊孝廉船,望斷湘衡岳麓煙。
絕世美人多薄命,倚門慈母況高年!
掉頭謝病孔巢父,瘦骨耽吟賈浪仙。
幸有知音鐘子在,不妨流水再揮弦。
瑟瑟霜枝瘦可憐,
家家籬落冷炊煙。
荒江雪意風聲里,
人與鸕鶿凍一船。
北去南來客兩都,幾多愁苦共塵途。
金陵景物追瓊島,璧水春風詠舞雩。
霄漢懸心紅日近,楚天回首白云孤。
同來未得同歸去,忍寫離歌入畫圖。
云凈天光遠,江空別意長。
驪歌聞柳外,祖席醉花旁。
夜雨他年夢,巔崖此日韁。
欲歸歸便得,洛渭正滄滄。
衛多賢者仕伶官,
擊磬如襄理一般。
不審乃于聲上取,
疑其此意太無端。
雨患先淫后必慳,春來數月為眉攢。如今早稻黃幾遍,卻怕收時雨未乾。
春雨傷多眾慮深,那知六月似梅霖。天公事事俱難準,掃盡閒愁信意吟。
蒼狗白衣瞬息中,況聞五嶺滿刀弓。
親朋敢望今誰在,城郭應知到處空。
蘇子堤邊尸藉草,越王臺上鳥呼風。
縱令萬里馀殘魄,那得音書到海東。
一自逃虛遠世塵,
影形相問更無鄰。
道人未是耽枯寂,
夜夜翻經禮列真。
露重風香,韶華淺、玉林無葉。誰剪碎,遍地瓊瑤,滿園蝴蝶。嬌淚一枝春帶雨,粉英千片光凝雪。伴秋千、影里月明中。傷離別。
花在手,腸如結。人對酒,情難說。憶故園游賞,清明時節。今日相逢滇海上,驚看爛熳開正月。更收燈、庭院峭寒天,啼鵑歇。
萬里寒光闖入懷,九邊門戶應時開。
峰頭瀉玉冰川動,天際橫枝雁陣來。
不悔移家居嶺表,也曾為國戍輪臺。
黃沙盡處胡楊綠,知是先人幾輩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