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致平西興見寄二首 其二
天為元宵卷暮云,團團放出月精神。
隨時行樂與民共,若處觀燈徹席頻。
玉斝坐邀同醉客,瓊枝懷想未歸人。
更抽鄙句招回棹,早復官居壯德鄰。
天為元宵卷暮云,團團放出月精神。
隨時行樂與民共,若處觀燈徹席頻。
玉斝坐邀同醉客,瓊枝懷想未歸人。
更抽鄙句招回棹,早復官居壯德鄰。
上天為了元宵佳節卷走了傍晚的云彩,一輪圓月皎潔明亮盡顯神韻。應隨時行樂與百姓一同歡慶,無論在哪賞燈都頻繁地擺席。我坐在那里手持玉杯邀請一同醉酒的客人,心中卻懷念著還未歸來的友人。我再寫下這些拙詩招你回來,希望你早日回到官署,讓品德高尚的你為鄰里增光。
卷暮云:指傍晚的云彩被卷走,天空晴朗。
月精神:月亮的神韻、光彩。
隨時行樂:順應時機,享受歡樂。
徹席頻:頻繁地擺席。
玉斝(jiǎ):玉制的酒器。
瓊枝:比喻優秀的人才,這里指未歸的友人。
抽鄙句:寫下拙劣的詩句。
回棹:劃船返回。
官居:官府、官署。
德鄰:品德高尚的鄰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看,應是在元宵佳節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人們有慶祝節日的氛圍。詩人可能在官署任職,與百姓一同歡慶元宵,同時友人未歸,從而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在元宵佳節與民同樂并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將歡樂與思念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的節日生活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自笑浮生碧海邊,前生可是一頑仙。
幾曾買骨從隗始,大抵揚眉必斶前。
學劍到窮誰贈鋏,讀書不解任呼顛。
敢希人面如吾面,冰炭由來總判然。
草草流光駐,勞勞遠道難。
問人知短至,掩涕話長安。
江暝漁鐙亂,城荒戍角殘。
誰憐賜辛節,旅食共溪蠻。
白門凋柳寒猶淺,黃花開遍鴛甃。竹間小閣也須登,望蔣陵煙岫。
正苦憶、分糕漉酒。楮園人共梨莊友。看亂峰霜葉,綠齒踏珊瑚,一雙詞筆應斗。
因甚片幅云藍,新聲未寫,翻問羈客吟袖。垂裙風硯燒馀半,奈賦情非舊。
但只愛、紅螺在手。明朝擬訪清溪口。更醉小重陽,破帽簪萸,去尋牛首。
青裙汲水過前溪,白發應門兒戲啼。試問主人何所在,為言南畝正扶犁。
郎罷肩犁稚子前,牛行熟路不須牽。歸來飯倒羹初糝,洗腳還將草履穿。
我生飽識田家趣,只坐無田歸計遲。縱是無田慵可得,莫將畫餅欲充饑。
馬首見西山,乘興陶嘉月。
振策峰已紆,捫蘿巘逾絕。
蘭榭耀玉岑,菌閣陵天闕。
琪樹寒始花,紅藥蕊初結。
披拂散心顏,榮落皆愉悅。
暮鳥歸巖扉,陰云如積雪。
松林息萬籟,清響中夜發。
樵隱易為歡,市朝性所拙。
眷言采芝人,毋使春芳歇。
鳳蓋高團午蔭連,岧峣蒼翠上青天。交枝樹底云長濕,拂霧巖前鶴正翩。客誤引車掀綠幘,僧閒卓錫聽冰弦。清時不植東巡怨,風節依稀挺萬年。
古寺長林懷葛鄉,白云關上睆晴光。繞欄朝映陽臺紫,出岫秋鄰粟里芳。信節便成游物外,停驂猶自縶名韁。愿鞭黃囷攜仙逸,共和卿歌補舜裳。
團峰如鑄奠云端,大器何為用世難。封植已聞崇肉案,清齋還取尚經壇。華夷青玉花同馥,霄漢金莖露自寒。擬借四輪輸上國,君王豐積壽民丹。
崒玉抽靈森遠嶠,清苞簇陣銳先鋒。不須枝附皆成竹,才出陂來便是龍。雨過蒼玕凌上漢,雪殘紫籜挺嚴冬。江城慈母山搖落,誰為移歸孝子峰。
地踞虓靈境自豪,威嚴隱隱震平皋。霧迷東海赤刀榮,寒滿南山白雪毛。颯颯霜風如助嘯,凄凄煙樹若愁號。金陵肯紀安邦績,請檄邊城鎮靜勞。
玄渚渟渟泛瑞蓮,三神山果駕澄淵。相傳盡道顏如玉,欲到祇愁風引船。解佩凈依清漢藻,褰裳輕漾紫蒲漣。何當洧水多春意,觸忤詩人作衛篇。
寶臺神器聳蘼蕪,彷佛廬山秋雨馀。勢入紫微承玉座,影連黃道拂祥車。清芬靜想蒸槐火,紺氣晴看薄桂虛。欲炷心齋效華祝,帝閽玄默正愁予。
白日芬芻度法乘,蛻形西望紫空凌。平生會解三真術,投老終傳四遠燈。香革履孤憐達祖,青蓮花巧憶圖澄。相看慧景無虛過,留取蕭齋紀舊曾。
仰沿文祖揖山神,愛爾聰聞獨引伸。但把羲圖占世道,肯隨周鼎夢王人。半捲玉醴天心露,一噴香云佛面春。在處不妨韜大美,可防終老勿焚身。
層軒高枕太陰愁,顥影漫漫兩象浮。通白與心成氣合,空明隨處共神謀。云濤魚兔多時幻,晝夜乾坤萬里秋。便擬焚香來晏坐,一江寒練浸銀鉤。
平川不作河東吼,神岳如從西土還。已見錦衣雄虎帳,共賢彤陛犯龍顏。銅顱獨舉寒威重,金斗高懸正氣殷。猛獸盡潛清兔夜,妖貍無跳白狼山。
銀河一派瀉松風,飛瀑傾瀧日激舂。寒潔細噓和露屑,輕圓難定落盤蹤。甘分裊竹饒春席,澤凈平疇慰旱農。淺淺磻溪寧滀得,終歸滄海媚驪龍。
普濟慈宗廣利門,芝崖彤穴尚陰尊。波心水藻媞青鯉,云背珠翚駐玉鹓。靈曜金宮流日月,寶陀香篆自朝昏。興亡一慨齊梁事,夜雨寒山愁唳猿。
短草崇蘭挹霧扉,東風隨處綠依依。一灣凈繞天光發,八疊芳圍曇影晞。涓凈深偏宜鷺浴,平連高不礙鴻飛。坐疑遠外無春色,青帝相攜上翠微。
絕塵獨有公荷性,尚潔無如大覺仁。石井素培千葉種,金沙香繞四全身。信門慧植皆成果,化國靈根不待春。聞說濂溪花更好,得知愛馬是誰貞。
數分天地懸常體,清到瑯玕有異儀。知是古人遺絜矩,非因時物厭循規。虛心自信義長植,危行終為節所奇。歲晚他山寧得此,直須栽向鳳凰池。
葶藶須彌無是宗,業緣明覺性靈沖。幻煙未滅苦群障,心月當懸色盡空。四梵賓從捐赤火,七華玄闔挹光風。長羅到此還何事,恨不形骸都自融。
石室陰深草木鮮,更栽涼質養玄煙。新心捲露抽鸞軸,舊葉摧風舞鳳翩。一瓣擬供無量佛,千章堪寫白云篇。何年選勝耽諸翠,就此移居了太玄。
半畝溶光綠映盈,柳堤蘅岸藹芳晴。窗臨石鏡天長曉,影湛銀蟾氣倍清。萬象虛涵呈太素,一圈無極自天精。江湖景色多如此,惟是游人不用情。
野岸迂回紫陌通,石橋流水一絲風。靜看名利驅馳外,早定浮沉物理中。熊夢協占師已載,羊裘雖著漢無功。夕陽瀲滟江光動,清對垂楊綰玉虹。
何老長身李白須,傳聞死尚握州符。
戰場便合營雙廟,太學今方出二儒。
史館何人徵逸事,羽林無日訪遺孤。
病夫疇昔曾同幕,西望關山涕自濡。
陟東門,望望白云。
安期一去,今幾千春。
白云長在,視安期之跡若飛塵。
猗碩人之壽兮,壽若白云。
午夜光浮玉兔胎,
行空無跡鏡奩開。
老僧不在明白里,
向未生前相見來。
不辭蛾化麥穗,
叵忍秧浮浪花。
兒孫汩汰護岸,
翁媼扶攜上車。
風月宵來醉欲醒,
云山長護日閑清。
無情都作有情客,
卻覺有情無著情。
月照殘崖鳥亂鳴,鄉州井里尚榛荊。
寒流猶繞吳王壘,暮雨空催白帝城。
古木有陰堪避暑,荒山無地可謀耕。
逢人若道英雄事,惟有江流不斷聲。
香篆留煙不捲簾,嚶嚶山鳥喚晴檐。跫然客屨云深處,知是何人訪宋纖。
杖藜孤往隔重嵐,暖日晴云土意酣。叱犢沖煙人語處,不知山北與山南。
律轉東皇煥物華,鶯花富貴屬誰家。山中宰相無多事,管得池塘兩部蛙。
消得風光未了春,多情花鳥最相親。無端添入深閨恨,甘作人間薄命人。
向晚山云去欲留,何人吹笛寫清愁。試聽哀怨如相語,豈是騎牛牧豎流。
從容花事去安排,不斷生香與物皆。惟有孤山林處士,卻于妻子見高懷。
不盡蔥青樹色深,幽居恰比小禪林。青山若許榆錢買,肯讓祇園布地金。
春草生如晤舊知,春風來似慰相思。杏花開處桃花發,正是勞人小住時。
撇衣秉火捫石入,
路硬磽確黑如漆。
窮深不見瞿硎生,
洞中依舊石藏室。
草綠池塘夢已殘,
西堂無復共盤桓。
空馀懷袖三年字,
零落銀鉤忍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