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何立可李茂欽訃二首 其二
何老長身李白須,傳聞死尚握州符。
戰場便合營雙廟,太學今方出二儒。
史館何人徵逸事,羽林無日訪遺孤。
病夫疇昔曾同幕,西望關山涕自濡。
何老長身李白須,傳聞死尚握州符。
戰場便合營雙廟,太學今方出二儒。
史館何人徵逸事,羽林無日訪遺孤。
病夫疇昔曾同幕,西望關山涕自濡。
何立可身材高大,李茂欽有著雪白胡須,傳聞他們離世時還手握州官的符印。在戰場上就該為他們合建雙廟,如今太學才走出這樣兩位大儒。史館里有誰會去征集他們的逸事,羽林軍也不會有時間去探訪他們的遺孤。我這個病人從前曾和他們同在幕府,向西望著那關山,淚水不禁沾濕了自己。
長身:身材高大。
白須:白色的胡須。
州符:州官的符印,借指州官之職。
雙廟:為兩位有功德者合立的廟。
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
史館:官修史書的官署。
徵:征集。
羽林:皇帝衛軍。
疇昔:從前。
濡:沾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與何立可、李茂欽曾同在幕府任職,有深厚情誼。當聽聞二人離世的消息后,有感于他們的才學和功績,以及社會對他們的態度,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突出了何立可和李茂欽的才學與功績。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表達深沉哀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推衾朝起疊繡文。懶妝梳、鴛鏡霧昏。洛神好、臨初罷,憑書床、檀麝細熏。寸心常似金爐暖,展詞箋、猶印指痕。憶家近、橫塘路,望長空、飛過片云。
霜發孤舟客,風帆七里灘。漁家江樹晚,雁影水云寒。鄉近人情好,年豐老慮寬。歸舟真誤矣,何事著儒冠。
枌朋載酒子云居,何必孤山遠訪逋。癯影參差濃復淡,古香傳送有還無。朋龜剩喜如云集,汎蟻何妨過日晡。索笑卻嫌來較晚,一林芳意太紛敷。
海水有時終見底,人生到死不知心。秀才若會翻身句,管取白衣入翰林。
別時梅萼正含春。騎馬踏香塵。年光換了,重來南浦,愁望西津。縱饒別有紅窗伴,熨貼可無人。傳言信否,裙腰寬褪,眉黛長顰。隨身雙佩刻鴛鴦。分貯鏤金箱。三生愿結,敲殘清磬,爇盡沈香。不成天意終相扼,欲斷已無腸。年年最苦,春心寥落,春物繁昌。
竊祿知踰分,論才昧所長。幸同操犢鼻,幾不試漁陽。醉客或遭詬,少年來索嘗。此吾稽古力,咄咄未須忙。
風味酸寒冰齒牙,誰知煙雨送詩家。刪前不是無題品,未有文章說到花。
黃花如故人,別久喜復面。澆泥一杯酒,安用較深淺。清霜開浮云,黃落信風捲。巖巖幽素姿,秋來不多見。
始焉來此學分弓,定計初筵畫諾中。擊楫少能思祖逖,同舟多賴有婁公。老懷不奈周南滯,佳客今成冀北空。天上故人如見問,為言憔悴已成翁。
映簾疏月。弄幾枝瘦影,梅梢清絕。正苦憶君,入手光明眼花纈。如見逃禪醉里,巡檐索、幽香潛發。悵極盛、能幾何時,青子暗藏葉。應為才豐遇蹇,酒醒恨未了,都付吟筆。百轉流鶯,一曲哀笳,可許調羹功業。高情不共繁華謝。又恰倩、鹿床相接。忍剡溪、蓑笠回舟,灑作滿篷飛雪。
薄宦長為客,虛名不救貧。又看新過雁,仍是未歸人。茅屋寒誰補,柴車晚自巾。清云有知己,潦倒若為親。
泰伯玄風遠,延州德讓行。闔棺追大節,樹羽冊鴻名。地戶迎天仗,皇階失帝兄。還聞漢明主,遺劍泣東平。朝天馳馬絕,冊帝□宮祖。恍惚陵廟新,蕭條池館古。萬化一朝空,哀樂此路同。西園有明月,修竹韻悲風。
豐城寶劍沉埋久,一道寒光射斗牛。不是張華辨端的,只應千古枉淹留。
落花千片紅似織。血染沙磧。撥驚弦,傷促柱。美人離緒。漢江飛雨濕旌旂。燕南移。柳垂煙縷如舊樣。婀娜相向。燕銜書,鯨跋浪。征夫無恙。碧云含恨傍高臺。不歸來。
問訊晁夫子,成州去幾時。衣冠空攘攘,鬢發獨絲絲。器業終難合,行藏只自知。嵩山讀書處,還許寄晨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