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南康劉叔和秀才
俊才落落如君少,
養之九年應大妙。
滿懷騷雅輒見投,
圭璧琮璜予所要。
勸君且學充其科,
殿前筆陳揮長戈。
錦標奪取獻天子,
寵祿及親榮耀多。
俊才落落如君少,
養之九年應大妙。
滿懷騷雅輒見投,
圭璧琮璜予所要。
勸君且學充其科,
殿前筆陳揮長戈。
錦標奪取獻天子,
寵祿及親榮耀多。
才華卓越如你這般的人實在少有,長期修養九年后定能更加出色。你滿懷高雅的才學常常贈予我,這正是我所珍視的美好才德。勸你暫且先充實才學應對科舉,在殿上揮筆如持長戈般氣勢非凡。奪取科舉錦標獻給天子,恩寵俸祿惠及親人該是多么榮耀。
落落:卓越不群的樣子。
騷雅:《離騷》與《詩經》中的雅詩,代指高雅的詩文才學。
圭璧琮璜(guī bì cóng huáng):均為古代玉制禮器,此處比喻優秀的才德。
充其科:充實才學以應對科舉考試。
筆陳:即筆陣,指寫作時的氣勢如同軍陣。
錦標:原指比賽中的獎品,此處喻指科舉考試的優異成績。
此詩為贈南康秀才劉叔和而作。宋代科舉制度興盛,士人多通過科舉入仕。詩人見劉叔和才學出眾,故以詩相贈,既贊賞其才華,又鼓勵他通過科舉施展抱負,反映了當時士人對科舉入仕的重視及對后學的提攜之心。
全詩主旨在于贊賞劉叔和的卓越才學,并勉勵其通過科舉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詩風質樸親切,情感真摯,既體現了對才俊的珍視,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通過科舉實現個人價值與家族榮耀的社會現實。
一國之師亦強名,
南陽獨許振嘉聲。
大唐扶得真天子,
曾踏毗盧頂上行。
雪苑才人,相門遺笏,海內大宋爭傳。猶憶當年宿衛,衣馬翩翩。壯歲詩書頻折節,英游把臂滿詞壇。揮毫處,擊缽高吟,題殘十樣蠻箋。
長安。投縞苧,爭簟扇,一時驅駕群賢。善病圍寬沈約,渴類文園。晴窗填就花間句,綠樽鑒定米家船。楓香好,讀罷輕風祛暑,小閣泠然。
搖落紛紛不自持,
幾回惆悵晚芳時。
虛檐不見閒蜂蝶,
細看秋蟲牽網絲。
中波碧浪暗回潮,望眺酣時有客邀。
風晚泊舟漁捕遠,樹高遮靄暮天遙。
東生月色秋磨鏡,影倒虹光波落橋。
紅日映霞晴片片,崇山繞水綠迢迢。
莫向江頭,問他漁父,誰醉誰醒。
一葉輕船,數聲橫玉,云樹冥冥。
狂奴故態堪驚。垂釣處、寒鴉亂鳴。
花落鷗灘,蘋香蟹籪,潮白山青。
前除置酒談竟日,秋色滿眼何清佳。一聲初雁忽相感,霜信直逼長安街。
羈孤客子正無賴,百事卒卒煎情懷。三春刷羽到秋半,棲息未定行藏乖。
萬重云里接哀響,此境倍覺歸吾儕。金風紫塞浩呼洶,雪花早被千山崖。
雨城池邊冷透骨,挈群南徒依江淮。寒河蘆葉頓銜盡,橫絕蒼靄如檣排。
毛衣皎潔性高介,叫空嘹喨非淫哇。慈恩塔級眾翔集,亦或飏去天之涯。
山頭落融不成字,猶剩半折黃金釵。雖謀稻粱有氣骨,肯向沮洳尋蝦螷。
江南八月煙水闊,回汀枉渚流喈喈。雕胡接呷易充腹,勿慕爽塏嫌卑洼。
朔方健兒好彈汝,肉登鼎俎翎盛靫。冥飛尚恐矰繳及,斜戛莫與鷹鹯偕。
生平飲啄乃定分,何地獨少云霄階。衡陽奇峰暫卻轉,永嘉有宕堪藏埋。
來賓終假上林宿,鴛行鳳侶鳴和諧。撫弦目送碧天遠,窗外素月窺蕭齋。
韨除屬上巳,嘉會時未央。
列坐遵枉渚,俯流唼飛觴。
微酣發清嘯,天籟無短長。
真宰契溟涬,陳跡歸荒唐。
應龍行天衢,游魚樂濠梁。
鉅細各有適,高深非所量。
達人垂大觀,萬殊歸一觴。
一觴復能幾,激水流湯湯。
直為高光死,英雄獨使君。
山川猶涕淚,城郭自風云。
雉堞臨江出,鵑聲隔岸聞。
巴人真梗絕,容易話三分。
薦書囊劍踏山河,白面書生絕塞過。
黑海伐冰通鐵勒,黃云橫地望沙陀。
東西遼水征塵急,左右賢王侯騎多。
為問北平豪太守,近來射虎意如何。
好竹平生志頗堅,誰知島上有淇園。
溪邊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賢楊巨源。
空翠有時穿犖確,圓機終日轉潺湲。
從來到處安心地,肯認家山作本源。
蔥籠佳氣郁隆中,遇合當年魚水同。
博望荒營埋野火,茆廬衰草戰秋風。
西瞻故國三分盡,北指殘星五丈空。
千古傷心前后表,至今零涕感英雄。
對客鳴琴罷,孤燈照寂寥。
眼窮千里月,腸斷一聲蕭。
鏡里人應瘦,秋邊客更焦。
未除煩惱障,何處不魂銷。
稻熟田間笑老農,
鼕鼕村鼓樂時豐。
新篘自酌花瓷椀,
醉倒扶攜夕照中。
屋偏藏老樹,衣濕散歸云。水氣乘閑出,山身向晚分。
年豐農事足,客到犬聲聞。便借茅堂宿,無因識隱君。
鐙暗雞傳唱,涼生月入扉。破空人語細,行遠寺鐘微。
地僻消塵慮,心清集道機。明朝出山去,幽思定多違。
檜侂當權十五年,始終只被一私纏。人心失盡天心怒,燎火炎炎故不然。
金繒私許北方盟,君父前頭卻隱情。今日禍胎從此始,罪浮孽檜與權京。
先帝方歸盛德園,龍輴半夜浙江邊。孤臣泣血無他請,愿把奸臣訴九天。
軍功閣束萬人多,兵部門前雀可羅。悍將武夫心失盡,可知棄甲與投戈。
國家元氣是人材,稍露光芒盡力摧。今日舉朝皆婦女,邦衡此語亦誠哉。
掃除學法啖諸生,精銳銷磨直可坑。乞斬三奸亦人爾,汝曹何忍負齋黌。
無罪無辜竄逐人,幾經大霈不沾恩。更將改正張羅網,結盡千千萬萬冤。
彊買民田自噬膚,大家破盡為催租。幾多怨氣沖霄漢,天欲無誅可得乎。
督帳行趨建業東,壯哉迎敵氣如虹。勸君猛舍一腔血,莫學檀公誤乃翁。
乘桴頤浩元無策,進蹕豐公妙達權。寧死老身終不去,太皇此語可回天。
覆按山陵挈累行,金多季子橐赍輕。殿中御史尤堪戮,盡室逃歸駭一城。
囊封癸酉罄愚惷,第一親征次守江。啼得血流無用處,自憐弱步要豐扛。
阜錄新書幸已成,名山藏去復傳人。毋令十載編摩苦,竟與家書共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