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雪吟
貧富喜雪晴,出門意皆饒。
鏡海見纖悉,冰天步飄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塵聲銷。
小兒擊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氣流不盡,瑞仙何夐寥。
始知望幸色,終疑異禮招。
市井亦清潔,閭閻聳岧峣。
蒼生愿東顧,翠華仍西遙。
天念豈薄厚,宸衷多憂焦。
憂焦致太平,以茲時比堯。
古耳有未通,新詞有潛韶。
甘為酒伶擯,坐恥歌女嬌。
選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今朝前古文,律異同一調。
愿于堯管中,奏盡郁抑謠。
貧富喜雪晴,出門意皆饒。
鏡海見纖悉,冰天步飄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塵聲銷。
小兒擊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氣流不盡,瑞仙何夐寥。
始知望幸色,終疑異禮招。
市井亦清潔,閭閻聳岧峣。
蒼生愿東顧,翠華仍西遙。
天念豈薄厚,宸衷多憂焦。
憂焦致太平,以茲時比堯。
古耳有未通,新詞有潛韶。
甘為酒伶擯,坐恥歌女嬌。
選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今朝前古文,律異同一調。
愿于堯管中,奏盡郁抑謠。
貧富之人都喜愛雪后初晴,出門時都興致盎然。平靜如鏡的湖面能看清細微之物,在冰天雪地中腳步輕盈。仿佛是仙子在行走,家家戶戶都安靜無聲。小孩敲擊著如玉般的手指玩耍,老人歌頌著圣明的朝代。帝王的恩澤源源不斷,祥瑞之仙是那樣高遠。才明白百姓盼皇帝臨幸的神色,最終懷疑是特殊的禮儀招致。市井也變得潔凈,街巷顯得高聳。百姓希望皇帝向東巡視,可皇帝的車駕仍在西邊遙遠之處。上天的眷顧不會有厚薄之分,皇帝心中多有憂慮和焦急。憂慮焦急能帶來太平,這個時代可與堯時相比。古老的道理有未通達之處,新的詩詞蘊含著深意。甘愿被酒伶排斥,恥于與歌女的嬌態為伴。挑選合適的音韻難以言說,如今正好進行裁正。古往今來的詩文,格律不同但情感基調一致。希望能在宮廷的管樂聲中,奏盡心中郁抑的歌謠。
饒:多,豐富,這里指興致高。
鏡海:平靜如鏡的湖面。
纖悉:細微詳盡。
飄飖:同“飄搖”,形容腳步輕盈。
耋:年老,指七八十歲的老人。
睿氣:指帝王的氣息、恩澤。
夐寥:高遠的樣子。
望幸:臣民盼望皇帝臨幸。
閭閻:原指里巷的門,后泛指街巷。
岧峣:高聳的樣子。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這里代指皇帝的車駕。
宸衷:帝王的心意。
伶:古代樂人。
韶:美好的聲音,這里指詩詞中蘊含的深意。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有太平景象。詩人可能生活在宮廷或與宮廷有一定關聯,看到雪后百姓的生活場景,有感于百姓對皇帝的期盼以及自身的境遇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雪后太平景象,表達百姓對皇帝的期盼和詩人自身的郁抑。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百姓生活與自身情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心態。
老成凋謝我才來,后有千秋亦足哀。
盛雨斷樽陳發酵,覆茅中霤壞生苔。
不奇天下殫殘盡,獨對林花寂寞開。
孤抱向人無可說,晚祠香火自縈回。
白家蠻柳絲絲軟,織不盡,鶯和燕。釀雪輕陰,填詞狎宴。況遇曲中高選。
泥金襻、蘸雨逾鮮,墨花襦、無風猶顫。誰耐鈿箏袞遍,小立在、紅橋窄板。
文鴦薄倖,青娥憔悴,鵲信沈吟都變。偏今夜、不肯留儂,聽門前、暮鴉啼斷。
黃曇英。
揚州大佛來上明。
日暖遷喬鶯亂啼,惡懷無賴欠新題。
梨花笑客壺觴寂,燕子嫌人戶牖低。
遠道光陰空自惜,上林消息且休提。
階前暫卸尋芳勒,怪得驊騮也漫嘶。
當道紛豺虎,逢人說象龍。
一時馀砥柱,何處見霜鐘。
諸子方嗤點,吾行未缺供。
大方同一笑,鵬鴳各舂容。
梅花東閣賦,仙侶武陵招。
索笑情何劇,尋源興不遙。
歌喉清并倚,酒戶醉相驕。
未覺年芳晚,風流事事饒。
人日題詩雪滿篁,
寫向伊人念舊鄉。
惆悵百年前故事,
高曾筆硯接南窗。
宗國既飄搖,家門遂顛覆;感此多難心,欲泣不成哭。
我生實數奇,乾坤方百六;猰貐滿中原,赤靈社已屋。
逋臣骨可糜,豈敢惜孥戮!所悲諸父行,班白攖三木。
女兄與所天,株連遭拲梏;幸或作流人,否恐登鬼箓。
徲子竟何辜?十載尚淹獄。仳離有寡妻,墨幪兼緇幗。
國亡家亦亡,我固甘湛族;邇聞告密風,舊游復被錄。
白虹慘欲垂,黃金貧莫贖!天地豈不寬,誰念忠之屬!
唯應千秋名,芬芳追王蠋;灑涕慰親朋,安知此非福!
城中有客占林園,
應據枯桐入夢魂。
秋日肯忘東里趙,
年時曾醉永嘉潘。
兼程通夕雨還風,
卻望行宮信未通。
文武先行遵詔旨,
好浮新霽鏡光中。
重羅黎。
重羅黎。
使君南上無還時。
看門前寶馬,柳外紅亭,匆匆心事難說。袖染馀香,巾藏暗淚,愁聽一聲離別。萬里羊城,五湖鯨浪,夢魂飛越。憶昨宵、絮語丁寧,曾約歸期春月。
惆悵山長水疊。捧鸞書一紙,早辭雙闕。正露冷蒹葭,依舊河流凄咽。孤影里,對驛燈明滅。夜角麗譙吹徹。一般樣、綠醑黃花,辜負重陽時節。
悵雨來非舊,老去傷離,曲江朋侶凋謝。滄海生塵,故人無恙,每共耆英邀社。三泖煙橫,九峰霞起,人娛清夏。更烏衣、子弟翩翩,不讓機云聲價。
早見名高洛下,執中原鞭弭,爭衡董賈。愧少不如人,頭鬢雪霜驚乍。何日結伴,聽漁樵話。遙憶山中多暇,把酒向、唳鶴灘前,幾度樽空燈灺。
夜半溪閣響,
不知風雨歇。
起視晻靄間,
悠然見微月。
倦云小息五公山,來往扁舟勝據鞍。
強飯未能追馬革,寄餐端恐識豬肝。
山泉周匝流清泚,古木森羅照屈蟠。
獨臥北窗懷太古,元無一物到門闌。
隱跡僧居無所為,蒲團曲幾面清池。
一身有累須三徑,萬物無私各四時。
心與溪山相宛轉,事隨塵世漫紛披。
山中不用詩招隱,已約施巖采紫芝。
石橋西去接煙霞,
方廣山頭佛子家。
今日我來生善念,
分明盞上見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