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百姓歌
黃曇英。
揚州大佛來上明。
黃曇英。
揚州大佛來上明。
黃曇英啊,揚州的大佛來到了上明。
黃曇英: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人名或某種代稱。
揚州大佛:這里可能是對某人的一種形象化稱呼,具體指代何人需結合當時背景推測。
上明:古地名。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資料較少。推測可能是當時荊州地區(qū)百姓對某一重要人物從揚州來到上明這一事件的傳唱。可能該人物在當?shù)赜幸欢ㄓ绊懥Γ涞絹硪鸢傩贞P注,于是有了這樣的歌謠流傳。
這首詩主旨可能是記錄揚州大佛來到上明這一事件。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直白。由于資料有限,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較難明確,但反映了當時百姓的生活關注點和信息傳播方式。
一尊蕭寺鬢毛新,醉后那論主與賓。我夢未醒君夢覺,可能還喚夢中人。
挾得秋陽上此橋,波光夢影兩迢迢。一回頭處三生逝,衰柳寒蟬恨未銷。
二月垂絲拂翠樓,畫眉如妒逞風流。成花又惹分離恨,去作浮萍送客舟。
擒云馬,縱云驂。行歌蹈舞放婪耽。任傍人,笑我憨。明六六,悟三三。三三六六味香甘。廣收拾,不屬貪。
平沙漠漠兩岸,流水彎彎幾村。興至便呼葉渡,歸來不掩柴門。
何鄉(xiāng)能遁跡,天地有漁翁。沽酒時曾醉,探囊歲屢空。衰年雙鬢白,長日一絲風。談笑兵戈外,興亡俛仰中。
君家住近三茅西,書屋下筑臨黃陂。黃陂岸上多佳木,疏陰密密涵清漪。地偏自喜景殊絕,來往渾無車馬客。先生樂此非逃名,窮年兀兀探遺經(jīng)。紅塵天點飛不到,白鷗數(shù)個恒為盟。興來浪跡事登眺,不跨蹇驢不乘轎。獨攜白鶴杖藜筇,行傍孤松發(fā)長嘯。長嘯一聲山谷空,琪花瑤草生香風。仙家琳館白云外,棋枰茶灶丹霞中。有時攜筐采芝術,煉藥燒丹療人疾。已聞醫(yī)國稱妙手,更說針龍試神術。昔來薊北成壯游,于今華發(fā)不勝秋。九重優(yōu)詔許歸老,一葉扁舟返故丘。披圖題詩送君去,思入華陽隔仙路。紅亭綠酒對斜陽,從此相思緲云樹。
刺水秧針出已齊,雨馀膏澤未全犁。道傍牛喘無情問,慚愧林間布谷啼。
荒墳不見。化作梯田埔一片。片片梯田。遍植番薯綠滿園。舉頭蒼闕。含笑云端娘語切。墓變田埔。擴種糧蔬成畫圖。
真是房星夜降精,雙瞳下照水波明。浴回有翼應飛去,萬里風云是一程。
山容偏向秋深瘦,轎行十里日將晝。斜斜雁字雜真行,節(jié)節(jié)芙蓉攢錦繡。向來頗恨日月遲,而今翻道光陰驟。是中有策君豈知,心要清閒手長袖。片言輕發(fā)潛禍機,駟馬難追焉用救。州家因旱授民詞,差官下縣拯民饑。嗟予竊粟慚一飽,破裘短袂肩相隨。君不見流行坎止言所寓,初程且到十里鋪。
臘甕香濃未遣開,琴書先自撲塵埃。偶然俗事都忘卻,似有微涼拂面來。
交阯方通使,賓州忽被圍。還聞山路塞,徑就水程歸。上府空金椀,前軍老鐵衣。誰能平政化,不事總戎機。
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熳是吾師。歸來東海煙霞里,時復高歌攀桂枝。
人生難得古稀齡,況乃重看九度蓂。慶衍芝蘭盈謝砌,義沾恩寵出堯庭。卷舒任我心何累,飲啖兼人體自寧。遐算定同師尚父,榆川山色共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