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過嶺學祠
老成凋謝我才來,后有千秋亦足哀。
盛雨斷樽陳發酵,覆茅中霤壞生苔。
不奇天下殫殘盡,獨對林花寂寞開。
孤抱向人無可說,晚祠香火自縈回。
老成凋謝我才來,后有千秋亦足哀。
盛雨斷樽陳發酵,覆茅中霤壞生苔。
不奇天下殫殘盡,獨對林花寂寞開。
孤抱向人無可說,晚祠香火自縈回。
德高望重之人都已離世,我才來到這里,想到未來漫長歲月,不禁感到哀傷。大雨中斷了祭祀的酒樽,祭品已發酵,覆蓋的茅草下,屋檐滴水處已長滿青苔。天下衰敗到如此不堪,不足為奇,只有林花獨自寂寞地開放。我滿懷的心事無人可說,傍晚祠中的香火獨自繚繞。
老成:指德高望重、年高而有經驗的人。
斷樽:中斷祭祀的酒樽,這里指祭祀活動受到影響。
中霤:屋檐下承接雨水的地方。
殫殘:衰敗、殘敗。
孤抱:指個人的情懷、抱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衰敗的狀態,賢德之人離世,學祠也破敗不堪。詩人來到此地,目睹這一切,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或許也包含著自己懷才不遇、抱負無法施展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賢才凋零、天下衰敗,表達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哀傷。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能反映當時社會的一些狀況和詩人的情感世界。
客樓臨水際,轉覺夜寒生。
欹枕天將曉,搜詩睡不成。
雪多添月色,風近遠鐘聲。
卻喜心無事,梅花紙帳清。
塔光圓照室,香炷讀經晨。
林下有清福,塵中無悟人。
巖陰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標題界碣新。
少年振臂入場屋,寸晷謾書夸拙速。
中年收斂歸法度,不能為顏僅為谷。
晚歲頗為憂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
要之作字非所長,空腔僅存十年讀。
有客來從析津頭,翰墨多藏玉韞匵。
從我乞書戲我耳,為君小試知君蹙。
長箋浄練雪不如,墻角鼠芒嗟已禿。
此邦椽筆廣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鶩。
自入孤山詠,梅花最識詩。
喜逢吟苦友,共此歲寒期。
曙色雪初霽,暗香春未知。
前村風景別,祇是愛茅茨。
屋角東邊十仞臺,龍蟠虎踞亦奇哉。
四時長是幾案物,九日仍煩杖屨來。
樂事無窮誰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
夢隨鴻鵠南飛去,岑下長號酹一杯。
山臺慣與吟僧接,新剖澄江太守符。
前日相逢曾有約,今番一見必如初。
固知海里難為水,須認衣中自蘊珠。
握手只譚風與月,莫因名利復躊躇。
破屋依蕭寺,僅能容此身。
無心長自笑,一語不言貧。
議論思諸老,交游擇好人。
名門誰解識,帽破與衣鶉。
柴門長日關,不礙溪水流。
桃花樹難尋,悵望回輕舟。
雖無武陵源,事與昔人侔。
已矣勿復言,白首安吾丘。
有誰憐我老,賢弟獨知心。
月夜空相憶,梅花都未吟。
愁因失鶴致,貧為買山深。
連日勤過記,新??得共斟。
淳祐更弦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
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
千載龍云符氣運,一堂魚水會精神。
地寒燕谷須鈞播,揮手東風造化仁。
曹娥廟前路,平日幾經行。
浦淺舟難入,月斜潮始生。
牛隨堰索轉,犬吠燎盆明。
上得官河去,心安睡可成。
登高先一日,扶病強相辭。
幾度懷君處,孤燈獨坐時。
爐溫余篆在,雞唱和聲隨。
安得相同醉,狂歌別后詩。
涼尋小徑坐,心與大江閑。
素月鏡秋水,碧云巾暮山。
殘蟬移別樹,吠犬出幽關。
近對焦仙洞,飛霞不可攀。
黃金成一片,雨過唼方池。
想爾浮沉樂,如吾愛傲時。
水聲頻撥剌,人影不驚疑。
中有成龍者,騰空未可知。
古路行終日,僧房出翠微。
瀑為煎茗水,云是坐禪衣。
尊者難相遇,游人又獨歸。
一猿橋外急,卻是不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