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子功學士留題二賢堂
屹然榱桷傍云煙,榜揭堂名以二賢。
翰苑巨公存往躅,集仙膚使出新篇。
寒光共杳山椒月,幽韻相投隴下泉。
一等聲輝驚海內,后先蹤跡似忘年。
屹然榱桷傍云煙,榜揭堂名以二賢。
翰苑巨公存往躅,集仙膚使出新篇。
寒光共杳山椒月,幽韻相投隴下泉。
一等聲輝驚海內,后先蹤跡似忘年。
堂屋的椽子高聳,仿佛挨著云煙,堂前匾額上題著二賢堂之名。翰林院里的大文人留下往昔的足跡,集賢院的美使出了新的詩篇。清冷的月光與遠處的山巔融為一體,清幽的韻致和隴下的泉水相互投合。他們同樣聲名遠揚震驚海內,先后的蹤跡相交,好似忘卻了年齡的差距。
榱桷(cuī jué):椽子,這里指堂屋的建筑結構。
榜揭:匾額題寫。
翰苑巨公:指翰林院里的大文人。
往躅(zhú):往昔的足跡。
集仙膚使:集賢院的使者,膚使指美使。
山椒:山頂。
忘年:指不拘年齡、行輩而結為好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當時二賢堂建成或有相關紀念活動,范子功學士留下題詩,詩人和詩以表達對二賢的敬意。當時社會可能重視文化傳承和文人交流,二賢的事跡和精神受到人們的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二賢的聲名和情誼。其特點是通過對二賢堂環境的描寫和對二賢事跡的提及,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換衣裳,勻粉黛。兩槳畫船載。眾里關心,芳草渡頭待。珠宮片刻同行,彀儂魂斷,況對佛、并肩齊拜。
石欄外。掩卻方曲回身,不分見伊再。替折花枝,流盼未曾怪。只愁津鼓催歸,綵絲須結,網住這、西施長在。
依依裊裊復青青,
句引清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
綠絲條弱不勝鶯。
百年開口笑應難,
靜里頻驚歲月殘。
老去不妨蓬鬢改,
病來長惜酒杯乾。
故園松菊留遲暮,
并蒂芙蓉及早寒。
莫道秋容零落盡,
春風曾照碧桃看。
寒山香火已蕭蕭,卿子芝槃亦寂寥。醉撚疏枝成獨笑,內人生日是今朝。
疏影詞成去范村,小紅低唱不堪聞。明朝驛路相思處,回首梅花是白云。
十年濁酒望清塵,安得同君聚好春。
嵇阮自成名下士,荊高豈是酒中人。
吹簫仗劍非無事,辟谷封留總此身。
珍重鹿門遺老在,須將出世答君親。
老翁何事苦垂竿,霜落吳江水已寒。徒有鱸魚堪作膾,明時誰肯便休官。
借問滄浪老釣徒,終朝垂釣得魚無。連鰲須入任公手,莫謂虛名負壯圖。
蠶月桑津,輕浪魚鱗。好風光最易愁人。相逢休便,閑卻殘春。待播船回,游驄去,又因循。
歌罷梁塵,舞散花茵。下樓梯簾外逡巡。有綠并坐,不在橫陳。話夜闌時,人如月,月如銀。
海天昏黑海雷吼,破浪鯨鯢秋夜走。
羅岳石摧百尺巔,瀛壖驚睹落星斗。
曩時清誨幾過從,略分言情忘年友。
投我木李投我桃,至今尚未報瑤玖。
忽騎箕尾比列星,可是星宮懸已久。
不然德者福之基,應享三萬六千壽。
如何人瑞地行仙,僅稱六十有六叟。
人語傳來半信疑,十分遙望傷八九。
二百里外來訃音,歲辰月戌時在酉。
其日乘鸞上碧霄,何時化鶴歸黃耇。
任呼返魄與招魂,一意星回帝左右。
霜寒露冷又風酸,天問無辭空搔首。
楚些哀遍思舊銘,白馬素車我敢后。
啼鵑濺血淚星星,獻以冥鏹祭以酒。
大夢長眠杳九泉,人琴感嘆知耶否。
石之火矣電之光,古往今來誰不朽。
生順死安兩無慚,如此羽化何所負。
芙蓉城里是故家,莫說其鄉無何有。
湖海頻年歷四遷,治聲往往遂無前。長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風追昔傳。要識平治端有道,不知論奏孰為先。豈惟人士想風采,聞說天心正渴賢。
名世公今第一流,百年端見幾人不。臨民不作子桑簡,好善咸推樂正優。侍從近臣方妙選,林園勝事未宜休。曾聞王貢彈冠事,無奈相如故倦游。
兔馬有角,牛羊無角。
不知不會,事同一家。
多見多聞,千差萬別,畢竟天無第二月。
村花未放溪柳含,春田霏霏曉氣酣。
側身一望浩無涘,不見田塍見湖水。
遠樹疑搖雪浦中,輕煙恍拂銀塘里。
湖水明,鏡面平,縠紋才沒靴紋生。
一行雁影掠,一片螺峰橫。
似水似非水,迷離澹沱移我情。
村氓戴箬荷鋤立,直訝漁師看風色。
可有津邊問渡人,鴨頭濃綠翻江國。
水亦不可畫,湖亦不可航。
春水駘蕩日漸長,四月麥花吹浪香。
五峰抱巖扉,千柱奠云壑。荒原蕞爾縣,有此寶樓閣。
維昔經營初,衣錫化雙鶴。杖頭具只眼,矯矯云中落。尊者一笑許,璇題照林薄。
庭柏有祖意,石泉韻天樂。清簧轉碧雞,飛梭擲蒼鵲。號風饑虎怒,失木啼猿愕。
英游偶然同,吏檄乃不惡。題名記吾曾,醉墨疥丹堊。
道力高深便是師,
豈唯漸水一蓮池。
偶來魔障神能定,
慣戲風塵狀類癡。
苦海溺人人不悟,
空王度世世無知。
生生滅滅如衣狗,
祗有名山似舊時。
下馬呼人問直廬,
歸墻因讀舊時書。
黃花綠葉庭槐影,
噪雀鳴蟬宛自初。
天意重新霽,
人情愛順風。
似償三宿滯,
直下曉煙空。
水市雞豚散,
高堤榆柳通。
最憐霜信早,
衰草已叢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