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門竇寺丞見寄
風情不獨少人同,滿腹書寧愧郝隆。
職務恰如波正急,輜囊長似獄長空。
柳藏衙樹侵堤綠,旗插樓船照岸紅。
見說公余無一事,題詩多在禹祠中。
風情不獨少人同,滿腹書寧愧郝隆。
職務恰如波正急,輜囊長似獄長空。
柳藏衙樹侵堤綠,旗插樓船照岸紅。
見說公余無一事,題詩多在禹祠中。
我的情趣志向本就少有人相同,滿肚子學問怎會愧于郝隆。工作事務恰如湍急的波浪,行囊卻像空空的牢獄。柳樹藏在官衙的樹木間,蔓延到堤岸一片翠綠,旗幟插在樓船上映照著岸邊一片火紅。聽說您公務之余無事可做,大多在禹祠中題詩。
風情:指人的情趣、志向。
郝隆:東晉名士,以博學著稱。這里作者以郝隆自比,表明自己有學問。
職務:工作事務。
輜囊:行囊。
獄長空:形容行囊空空,沒有財物。
衙樹:官衙中的樹木。
樓船:有樓的大船。
公余:公務之余。
禹祠:祭祀大禹的祠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與竇寺丞相互寄詩交流,當時詩人工作事務繁忙,而友人可能相對閑適。創作時詩人或許在忙碌工作中感慨自身境遇,同時對友人的生活有所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自身工作與生活狀態,以及對友人的關注。其特點是將工作與生活場景結合,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生活寫照。
經年東北望陽臺,
阻奉從容一笑開。
良會俱從江上得,
清風潛向坐中來。
詩成不倦乘閑寫,
酒好何妨盡醉陪。
百老篇章今少見,
滿懷歸去重瓊瑰。
與君六年別,愁見云開露明月。樽中有酒雖獨傾,萬古情懷共誰說。思君彈瑤琴,琴聲為君咽。孤鴻高飛不可攀,北風一送何時還。欲問鯉魚更難得,江頭白浪高于山。
天書彼此絕,令人腸百結。昨日聞君來,我心如鑿龍門開。拂拭囊中白玉璞,請君辨之為磨琢。感君酬價過南山,即見名聲搖海岳。
烹羊買酒邀吳姬,今朝會合明朝離。莫嗟兩鬢白雪滿,請看舞袖紅云飛。
云飛酒闌君遂起,篙子催行趁潮水。君行汲汲過西山,手植松篁春正美。
我亦歸青山,白云相伴閑。若駕鸞凰赴瑤闕,先到臨川與君別。
君家有亭何壯哉,參差碧瓦鴛鴦排。重窻靜深門不闖,地布瑩甓光如揩。斑斑簾竹輕風簁,日影射午疑瓊階。疊山墮勢危相挨,木人圍棋或負柴。虎臥洞壑猿攀崖,好鳥上下鳴聲喈。真假造物微毫差,玉葩照水絕纖埃。
絲篁調音眾伎俳,水沈焚煙凝晝霾。夜晦爛蠟非燃?,唱酬交錯并詼諧,逢逢曉鼓傳官街。
兩入場屋隨計偕,未得藍綬持簡槐。吾寧汲汲同井蛙,棄去不顧如敝鞋。沈潛自適江與淮,滔滔動靜終無涯。圓天方地安形骸,雖然此樂非吾懷。
嚴慈鬢發霜華皆,嗟今仕祿猶暌乖。行聞投印早歸來,亭上致宴羅吳娃。吳娃醉唱敲玉釵,彩衣自舞心寧?。心寧?,奉親酒,壽樂之榮世希有。
永安宮前瀼西磧,
萬流峽口爭奔激。
秋濤卷地裂山谷,
水落依然陣圖出。
陣形聚拳六十四,
傳是武侯親手跡。
斯人管蕭豈足道,
身在巴東心漢室。
從容所遇皆法制,
浩蕩胸中萬分一。
陰機暗與天地合,
壯氣曾將鬼神役。
至今千載矻不動,
渺莽幾深難致詰。
豈徒豪杰重嗟賞,
應有神靈長護惜。
廟偏裸裎七壯士,
酒炙紛紛走巫覡。
萬事顛倒皆偶然,
臥龍無處沾余瀝。
巨舟發長溪,簫鼓奏云漢。史君領賓從,險絕窮壯觀。逶迤轉滄洲,稍泊大江岸。
前登千丈峰,萬里瞰彌漫。峨嵋聳雙碧,斬斬天塹斷。誰驅六龍轡,事逐孤煙散。如聞限南北,謬彼曹公嘆。寧知真人興,遐徼服輝煥。僭王茍余息,窘束若鼠竄。虹蜺渡戈甲,雷雨洗屯難。石根有遺跡,俯首想神算。
承平逾百年,針砭決癰??。幸茲國老賢,州事無留斷。披榛構危亭,突兀出天半。樂成須吾曹,嘯詠爭璀璨。
天空纖靄沒,川動日華亂。群鷗或飛舞,縞練遺片段。歸艎鯨鬣擺,漁火星點燦。靈犀安用毀,神理幽可贊。翻思袁謝輩,道貴一以貫。遇古名空傳,逢今歲非晏。
我公神采瑩,皎皎白玉瓘。言詞珠內擲,肝腎錦繡爛。平生存至誠,許與比象彖。況當仙府間,長謠愈華奐。原原無根涯,天馬脫羈絆。顧予亦何人,勇和不知偄。譬彼禽之雛,斂翼自投彈。
飲闌記名姓,會稽妙揮翰。滑磨青瑤碑,八法素常按。點畫猶生成,霜池聚鴻雁。千載期弗訛,鑒賞永傳玩。盛事難再并,月上歸興逭。
道屈文章價不低,誤傳新句落天西。
忽聞命駕趨云棧,猶憶同舟上井溪。
爭嘆科名淹舊發,誰憐簿領困沉迷。
相逢且約嘉陵酒,為洗關中數尺泥。
氣氛氛兮隘如,
魂飏飏兮寧居。
慧言在耳兮疇能舍諸,
異質沈壤兮委夫頑虛。
鴻雁零飛兮若獨何趨,
蘭茞早悴兮天孰與辜。
雄嗥雌啼兮巢失佳雛,
天地黯黯兮風雨呼呼。
旐翩翩兮導衢,
夜冥冥兮永殊。
樽有醑兮鼎有魚,
享弗享兮日月云徂。
邑城東南百余里,穿盡荒山渡重水。林傾路轉大壑開,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無勾連下無根,鐫镵難成畫難比。回環巖竇碧玲瓏,月華吞吐湖光洗。
石鼓晝鳴云雨垂,金雞夜鬭龍蛇起。成公說法已千年,事載龜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學,空洞忘機造玄理。暫來福地神愈清,況接高禪揮麈尾。
晉颙悟道天下師,云璉聲名自予始。精藍際會付三人,凈眾如歸聞法喜。
今朝更結名山游,寶閣珠樓同踐履。達了無生無不生,一聲猿嘯清風里。
潼川侈風俗,一春事嬉游。太守與民樂,高會邀良儔。年豐廷無訟,日夕為歡謀。賓從相追隨,景物多訪求。
名園布芳郊,寶剎依重丘。紅旗肅冠蓋,畫鼓翻倡優。人情殊未央,春意亦少留。
最后司馬至,為羅東山羞。觀棋緩帶閑,試茗澄心幽。猖狂但醒醉,感慨還唱酬。清尊未放手,急景如轉頭。
分司飽余味,經世忘遠憂。來時蠶始眠,歸看場中麰。人生茍適性,不羨萬戶侯。
丈夫負壯氣,安知餓填溝。得志位卿相,失時歸田疇。紛紛素所輕,大半登瀛洲。
肯為五斗米,折腰趨道周。區區事筆硯,頂踵稱恩庥。酒酣且勿去,為我新聲謳。
西江赴海穿雙峽,十里寒青半天插。晴空倒影連明河,滔滔不礙鯨魚呷。
絞綃高覆紫微冠,翠簟平鋪玉皇榻。中藏石室與嵩臺,巨壁棱層老鱗甲。
欲飛未去鳳逶迤,將蟄還伸龍匼匝。浪搖蓬島何其危,桂塞廣寒無乃狹。
大匠不由基構成,洞門大啟無人扃。六月來游乃挾纊,酌酒向口疑冰生。
三溪詰曲愈難涉,舉燭但愛煙溟溟。返似霜縑見山水,畫手只許吳生是。
有誰文采如昌黎,物物為我從頭記。自慚才短空冥搜,俚語未足蒼崖留。
元戎聞之索大筆,默坐遠想書勝游。憑凌風力若捕虎,窘束景象如?仇。
那知子厚號雅健,不識謝守為風流。桓桓斯人富學海,少陵重生謫仙在。
琮琤擊玉敲黃金,倚馬千言未嘗改。高下豈必世俗知,浩氣已充天壤內。
又如淮陰善將略,不戰能令敵先敗。暫辭侍從來東南,羊城異日為傅巖。
不唯巴牋吟詠足,即看玉牒功名镵。滁陽吳公昔曾賦,落落文華精注措。
毛侯亦許送和章,馬上橫戈寫長句。孰云高要陋且遐,三篇入石神鬼嗟。
愿揮硬畫奪劍戟,下視鳥跡初遺沙。此心雖大慮轉小,刻就頗憂龍作蛇。
譬之博奕仲尼與,群兒惡用相識嘩。端溪石工古稱妙,年年琢硯供正衙。
剛刀截碑易于硯,龜螭相射生彤霞。岐山石鼓久缺矣,苦縣光和真瘦耶。
流傳萬本入中國,誰憐此樂瘴水涯。共探泉石造淡漠,豈憶冠蓋追榮華。
公思歸乎欲致主,四方飄泊予為家。予意無留亦無去,等將幻質隨楊花。
田田時雨足,
鞭牛務深耕。
選種隨土宜,
播擲糯與秔。
條桑去蠧枝,
柔柔待春榮。
春事不可緩,
春鳥亦已鳴。
平生端素履,
四紀仕清朝。
移守將前邁,
修齡忽后雕。
琴書遺淡泊,
幾杖舍逍遙。
有子光承績,
幽堂慰寂寥。
云公說法時,諸天雨名花。此事古老傳,豈為虛語夸。至今數畝地,長松肖龍蛇。下不生蔓草,上不存棲鴉。夜或散瑞光,爛若赤城霞。沿崖僅可到,狹徑寧容車。
嚴嚴渤海公,好古心無涯。攜筇徐步至,極眺頻吁嗟。不唯古佛跡,絕景來幽遐。城郭如鉤環,井廬雜禾麻。青山斷綠野,白水連平沙。翔帆出天鏡,疊鼓傳摻撾。又復聽歸櫓,大澤鳴雁駕。云煙失浦溆,霜雪摧蒹葭。顧瞻指掌間,千里無毫差。
中天二龍飛,此邦恃犬牙。納士業已緩,何殊井中蛙。神兵半夜集,城裂如剖瓜。唯仁乃無敵,四海同一家。
我公乘閑來,式宴賓亦嘉。作亭當舊址,海月浮窗紗。舉杯莫辭酒,越女彈琵琶。為我謝云公,亦有三春葩。真法忌揀擇,豈校靜與嘩。酩酊上馬歸,鬢髪從紗紗。
跨空起高閣,北望敬亭山。
白云無根蔕,舒卷隨風還。
或墮溪水上,卻縈松石間。
就之既明滅,了然不可攀。
謝公賽雨詩,千秋瀉潺潺。
李白弄月處,寒光湛清灣。
神交自冥合,仿佛眉睫間。
使我戀此境,每來終日閑。
如何一揮手,失勢落塵寰。
功業復未就,但驚須鬢斑。
滄浪不可濯,執熱長汗顏。
緬懷大道師,焚香坐玄關。
悲心度群苦,振錫鳴金镮。
行當稟慈誨,惠照開昏頑。
金城東,百尺高臺臨遠空。
長江浩蕩劍門險,欲平吳蜀難為功。
誰傾黃金建佛廟,擊鼓撞鐘夜還曉。
香廚供辦老僧閑,玉欄花謝游人少。
我來獨立想英雄,戰艦連云氣概中。
猶有斯臺存舊址,可憐銅雀起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