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韻和酬
繡衣不間薜蘿衣,春暮嘉川入詠思。
憶我茅廬欹枕處,當君驄馬著鞭時。
展眉喜近龍頭境,回首傷遙鶴發(fā)期。
從此親題山館里,多情頓掩浪仙詩。
繡衣不間薜蘿衣,春暮嘉川入詠思。
憶我茅廬欹枕處,當君驄馬著鞭時。
展眉喜近龍頭境,回首傷遙鶴發(fā)期。
從此親題山館里,多情頓掩浪仙詩。
您身為御史不嫌棄我這隱居之人,暮春時節(jié)在嘉川吟詩寄情。回憶我正斜靠在茅廬的枕上,而您正揚鞭策馬前行。看到龍頭境我喜笑顏開,回首卻感傷那遙不可及的老年時光。從此您親自題詩在山館里,您的深情一下子就蓋過了賈島的詩。
繡衣:指御史,漢代御史著繡衣,后以繡衣稱御史。
薜蘿衣:薜荔和女蘿,常比喻隱士的服裝,這里指代隱士。
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后常指御史所乘之馬。
龍頭境: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嘉川道中的一處地名。
浪仙詩:浪仙是唐代詩人賈島的字,這里借指好詩。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知,薛端公(御史)在嘉川道中作詩寄給作者,作者次韻酬和。當時可能作者處于隱居狀態(tài),而薛端公正在仕途奔波,作者通過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自身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酬和友人詩作,表達情誼與感慨。詩中對比了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情感豐富。在文學上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的文化現(xiàn)象。
危構跨大淵,
淪清滌世紛。
飛湍逢石轉,
漱玉隔山聞。
影亂林花落,
叢幽澗草薰。
茲為禊飲地,
何羨右將軍。
溫柔之教,政治之源。
瞽能誦兮可以諫,士不學兮無以言。
蓋盛衰之所系,故諷諭之攸存。
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寶箓標嘉節(jié),
需云錫惠筵。
烈暉騰愛景,
瑞彩擬非煙。
焜燿璿霄外,
輪囷絳闕前。
居歆方屢告,
偉兆溢祥編。
末后句,為君說,明暗雙雙底時節(jié)。
同條生也共相知,不同條死還殊絕。
還殊絕,黃頭碧眼須甄別。
南北東西歸去來,夜深同看千巖雪。
清風何處來,先此高高臺。蘭叢國香起,桂枝天籟迥。
飄飄度清漢,浮云安在哉。萬古郁結心,一旦為君開。
有客慰所思,臨風久徘徊。神若游華胥,身疑立天臺。
極渇飲沆瀣,大暑執(zhí)瓊瓌。曠如攜松丘,騰上煙霞游。
熙如揖莊老,語人逍遙道。朱弦鼓其薫,可以解吾民。
滄浪比其清,可以濯吾纓。愿此陽春時,勿使飄暴生。
千靈無結慍,萬卉不摧榮。庶幾宋玉賦,聊廣楚王情。
黃菌誕邱園,靈貺賁醴泉。
至和非我召,美化自公宣。
秀色鄰三逕,幽光被一廛。
時髦秉筆者,為我列群編。
卑棲曾未托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
蒙叟自當齊黒白,子牟何必怨江湖。
秋天響亮頻聞鶴,夜海朣朧每見珠。
一醉一吟疏嬾甚,溪人能信解嘲無。
世德踐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鄉(xiāng)特榮輝,高門復樹立。
余姚二山下,東南最名邑。
煙水萬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賢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風為君來,綠波滿平湖。
乘興訪隱淪,今逢賀老無。
文藻凌云處,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離樽少留駐。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隨去。
淵智弘慈大辨才,
端居波上絕纖埃。
祥光射散千門病,
甘露傾消萬國災。
翠柳變成金世界,
白蓮涌出玉樓臺。
我今稽首焚香禮,
愿向人間應念來。
一間茅屋,尚自修治。
信任風吹,連簷破碎。
斗栱邪欹,看看倒也。
墻壁作散土一堆,主人永不來歸。
金烏急,玉兔速,善應何曾有輕觸。
展事投機見洞山,跛鼇盲龜入空谷。
花簇簇,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
因思長慶陸大夫,解道合笑不合哭。
咦。
老被詩名系此身,
思山深去避人群。
寶臺千尺隔江見,
清磬一聲歸路聞。
巖上開扉燈照月,
庵前掃地雪和云。
終焉此是清涼處,
凈住無慚相國文。
紫皇宴服出瑤臺,仗下涼宵水殿開。
初月上弦光泛灔,橫河案戶勢徘徊。
扇分蘭露侵衣滴,簾卷天香拂帳來。
閣道森沉飛絳節(jié),龍璈鳯吹凌霄發(fā)。
琥車縹緲際煙潯,扣砌迢遙望云闕。
百子池深列宿分,九微燈淡纖塵絕。
云屏輕箑貫雙針,彩縷縈風勢不任。
露挹瓊蘇敷碧席,明霞照地光無極。
西漢元封五葉時,猗蘭云輦會真期。
何如法坐嘉蕃熟,高振薰弦播緝熙。
鳯鳥來為瑞,
達人垂羽翰。
語因希圣古,
詩為惜名難。
泰華僊標峻,
江湖酒量寛。
孤琴有舜曲,
留我月中彈。
池上有雛鶴
來從淮水壖
舊巢離海樹
清唳入?yún)翘?
骨峭翹霜月
翎疏刷野泉
使君宜得伴
仙格本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