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一百則 其五二
末后句,為君說,明暗雙雙底時節。
同條生也共相知,不同條死還殊絕。
還殊絕,黃頭碧眼須甄別。
南北東西歸去來,夜深同看千巖雪。
末后句,為君說,明暗雙雙底時節。
同條生也共相知,不同條死還殊絕。
還殊絕,黃頭碧眼須甄別。
南北東西歸去來,夜深同看千巖雪。
最后的關鍵語句,為你細細言說,正是明與暗交相顯現的時節。同根而生方能彼此相知,不同根而死便會截然不同。截然不同啊,不同膚色的修者須仔細分辨。無論南北東西歸來歸去,深夜里共賞千巖上的白雪。
末后句:禪宗術語,指最終的開示或關鍵機鋒。
明暗雙雙:指顯與隱、真與妄的狀態并存。
同條生:比喻同修、同根的修行者。
不同條死:指背離根本、失去聯系的修行者。
黃頭碧眼:代指不同膚色的修行者,或借指外來的禪僧。
千巖雪:喻指清凈無染的佛性或修行境界。
此詩為宋代臨濟宗高僧汾陽善昭《頌一百則》之一,屬禪宗'頌古'體,旨在通過詩歌闡釋前代禪宗公案的禪理。創作于其傳法期間,以點化學人悟入禪機為目的。
詩以禪門機鋒言說,強調修行需明辨根本、超越分別,最終歸向清凈佛性。語言質樸而深意藏焉,是禪宗頌古的典型之作,對后世禪文學影響深遠。
布發人來絕,銜花鹿去多。
鈹縱交胸膽不寒,恩酬公子死何難。可憐鋒甚魚腸劍,不斬佞臣太宰官。
金鰲玉龍蟠作堆,老樹屈鐵泉鳴雷。舟輕水急云蕩漾,彷佛使槎天上來。
璧由識者顯,龍因慶云翔。茨棘非所憩,翰飛游高岡。余音非九韶,何以儀鳳凰。新城非芝圃,曷由殖蘭芳。
奮羽凌仙臺,芙蓉最高級。招手期眾仙,二姑闖來集。悠然脫蒼弁,豈為長纓縶。道旁遇果老,遙下青騾揖。瓊株映雙洞,云氣互噓吸。羅浮有佳址,宛宛故相及。
西風不成雨,吹入小單于。棄地常千里,神功有后圖。水低斜岸出,天遠片云無。碧眼誰家子,新開百道渠。
村徑蕭蕭二里長,尋幽翻訝與僧忙。竹廊舊憶題詩處,蓮社新開選佛場。落日疏鐘遙渡水,晚風黃葉暗驚霜。忽從伏馬橋邊過,往事今因盡可傷。
片月中秋近,輝光一歲無。天清驚塞雁,夜冷落楓烏。不寐知宵永,無言對影孤。更深何處沒,萬里墮江湖。
江邊小市舊經過,歲月真如東逝波。茶灶酒壚多識面,少留賣藥買漁蓑。溪橋偶與僧游話,草市來尋逆旅炊。自笑一生為客慣,捉驢小豎訴朝饑。祓除情累煙波上,放蕩胸懷詩酒中。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
瓊樓玉宇塵都洗。自墮地、及今逢幾。不煩更問到前身,把吳質、看成夫已。如蛇赴壑匆匆耳。但愿得、嫦娥含睇。今年此夜悵將離,祝明歲、元宵似此。
海棕根干出栟櫚,雙勢凌空劍外無。長鎖荊榛嗟廟柏,不禁風雨笑庭梧。胡僧過識已千歲,蜀守來觀只兩株。離立峨峨同壯士,側身東望拱皇都。
教來歌舞,接成桃李。盡是使君指似。如今裝就滿城春,忍便擁、雙旌歸去。鶯心巧囀,花心爭吐。無計可留君住。兩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樓望處。
世間無物可羅籠,獨立嵯峨萬仞峰。忽若有人猛推落,騰身云外不留縱。
不用人前羨美除,長楊無賦老相如。三千客路青山外,五十光陰白發馀。度嶺崄巇慚倦鳥,臨池閑散愛游魚。時行時止皆由命,羞向侯門覓薦書。
燈火沿塘映寺樓,小金山下又扁舟。別離亦是尋常事,無奈年華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