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題: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群山依舊,環繞著廢棄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著寂寞的空城。秦淮河東邊升起的那輪明月啊,夜半時分還從城垛后面升起。
故國:即舊都,這里指石頭城。周遭:環繞。
淮水:指秦淮河。
女墻:指城上的矮墻。
此詩約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由和州返回洛陽,途經金陵時所作。當時唐朝國運衰微,詩人觸景生情,感慨歷史興亡。
這首詩主旨是借石頭城的今昔變化,抒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以景寓情,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它是劉禹錫詠史詩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詠史詩創作有一定影響。
回首凄然。松陵城郭,一路寒蟬。藕葉圍涼,萍花搖暝,人在秋邊。
相思昨夜樽前。酒醒后、疏楊暮煙。對月心情,阻風滋味,又過今年。
奉命移舊壘,
車徒發皋蘭。
四顧莽肅肅,
野氣蹙天寒。
萬灶駐桃林,
男女雜旌竿。
紅粉隘大路,
馬上明綃紈。
昔日隨都尉,
令嚴不遑餐。
一鼓斬女子,
勛名永不刊。
蛟干虬枝巧作蟠,
鱗鱗鬣鬣自生寒。
臥間不致為妖去,
只就濤聲起處看。
相期林壑結柴扉,咫尺溪山見面稀。
赍志未酬當日淚,失時空作百年歸。
敢言見鹿心生獵,誰共聞雞恨已違。
三問英靈渾不答,蒼蒼冥寞復何依。
沙岸炎風起夕陰,武侯遺跡未消沈。偏安肯竟三分業,兩表誰憐六出心。野老來耕梁父地,江濤猶作臥龍吟。經行莫灑英雄淚,魚水君臣自古今。
抱膝長吟意自如,何期龍臥掛吹噓。半犁煙雨三分鼎,八陣風云一草廬。漢上軍屯心自苦,轅門星隕運全徂。君看五丈原前月,猶照綸巾下碧虛。
雨霽山色佳,
延眺孤興發。
招提倚云根,
境寂悟禪悅。
不逢巖居僧,
惟見鐵鑄佛。
空翠撲衣衿,
靈異秘石窟。
乳竇極深黝,
仄徑盤曲折。
苔滑不留趾,
蹙蹜屢防蹶。
一線漏天光,
峭壁忽中裂。
竦身出峰脊,
下視何斗絕。
恍疑魂夢醒,
頓覺心目豁。
摩挲蒼石棱,
中有唐宋碣。
曾經幾劫火,
古字半磨滅。
暝色蒼然來,
去鳥望中沒。
佇立更夷猶,
長歌懷往哲。
小蓮寸碧,伴粲幾青圓,喜仍春俎。繡羅閑戶。有嬙妝半面,似窺幽素。釀熟村壚,最好斜陽對宇。起來舞。任月上興移,堪便攜取。
游事知幾許。看畫槳家家,暗藏煙浦。鬧紅旦暮。料鴛鴦未憶,故人今度。按曲當筵,早是歌鶯意苦。要新句。約池波、管他春去。
香傳萬里到蠶叢,
依舊江南林下風。
憶著小山招隱句,
不堪流落更相逢。
衲僧無作為,亦不坐無作。紅塵本自寂,誰解釋塵紛。一機雖妙常,要如千鈞弩。弩滿發機全,破的惟等閑。
持此入紅塵,是謂塵中眼。應變猶如如,善導無所事。貧富自誰何,知音即所遇。得意早歸來,資吾無盡藏。
甘露無底缽,禪人要拈撥。浩浩塵土中,一佛二菩薩。撞著老維摩,輕輕共伊說。施者非福田,是誰納敗闕。咦。
本覺本來明,乘緣須體妙。壁立何匹儔,漚和生談笑。萬化了全機,千機全一照。波昏月豈亡,水清光自曜。
林下既了空,塵中須達事。隨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寶器。寶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客自竹林至,春歸楊柳時。
臺當金嵂崒,溪繞玉逶迤。
月下栽桃葉,花前譜柘枝。
君名雖第五,何必減驃騎。
辭章取舍亦何常,
為探驪珠入海忙。
立意欲高求白纻,
與時俱進驗紅桑。
未窮詩道中西理,
更苦騷壇上下床。
厚古薄今吾豈敢,
不知時輩幾登堂。
石乳沾馀潤,
云根石髓流。
玉甌浮動處,
神入洞天游。
積雪明南窗,獨坐憶遠道。
大河凍行舟,何處賦春草。
忽傳一紙書,開緘豁懷抱。
為言卸裝初,樂事田園好。
上堂拜世母,慈顏幸未老。
家事咨長兄,連床度昏曉。
朅來犀角兒,去日猶襁褓。
咿唔共鐙火,兄孫已聰了。
流光十五年,忽忽同過鳥。
暫辭京洛塵,且食江鄉稻。
自從荊識訂心知,
幾度西窗剪燭時。
每趁雨風尋舊話,
忽裝琴劍促歸期。
今朝勸盡留君酒,
他日吟馀別我詩。
咫尺天涯疏會晤,
伊人宛在水之湄。
隨意疏花插戴成
花枝顫顫若風傾
玉搔頭上雙蝴蝶
翻教人看作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