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二首 其一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時。
事會乃適然,隱見無預期。
鷹揚若有意,何異熊與羆。
羊裘若無心,客星光亦微。
營丘與釣臺,千載高嵬嵬。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時。
事會乃適然,隱見無預期。
鷹揚若有意,何異熊與羆。
羊裘若無心,客星光亦微。
營丘與釣臺,千載高嵬嵬。
嚴子陵在富春山不刻意避世,姜子牙在渭水邊也未急于匡扶時世。事情的機遇只是偶然,隱居或出仕都難以預先料到。如果像姜子牙那樣有大展宏圖之意,和傳說中的熊羆又有何不同。如果像嚴子陵那樣無心于仕途,那客星的光芒也會微弱。姜太公的營丘和嚴子陵的釣臺,千百年來都高高聳立。
富春:指嚴子陵隱居的富春山。避世:逃避塵世。
渭水:姜子牙曾在渭水邊垂釣,后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成就大業。匡時:匡扶時世。
事會:事情的機遇。適然:偶然。
隱見:隱居和出仕。
鷹揚:像鷹一樣飛揚,比喻大展宏圖。熊與羆:傳說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姜子牙。
羊裘:嚴子陵身披羊裘垂釣。客星:指嚴子陵,傳說他與光武帝同臥,其星象犯帝座。
營丘:姜子牙受封齊國,建都營丘。釣臺:嚴子陵垂釣的地方。嵬嵬:高聳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詩人可能是在思考人生的選擇和機遇問題,對歷史上不同人物的處世態度進行了反思。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人生的隱與仕,認為二者皆由機遇決定。其特點是借古喻今,以歷史人物故事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思考。
翰墨諸君久擅場。胸中書傳許多香。苦無絲竹銜杯樂,卻看龍蛇落筆忙。
閑意思,老風光。酒徒今有幾高陽。黃花不怯秋風冷,只怕詩人兩鬢霜。
青峭摩空勢不平,好山無數總難名。
路從流水聲中轉,人向長松頂上行。
疊石崎嶇嵌虎跡,仙云縹緲落雞聲。
此身便擬淩風去,手把芙蓉朝玉京。
金雞振曉聲,奮翮千仞上。華堂春滿時,佳景孰來訪。
開明耀永晝,返照岡之麓。羨君桑榆功,芳名入奏牘。
鱗鱗滿江頭,往來輕一葉。不用杞人憂,壯懷方擊楫。
谷口路應賒,前山已夕照。樵夫詠而歸,風吹入別調。
雨過山色增,有如濯青泚。仙心足比潔,俗塵為我洗。
壺觴難賞不貲春,
縲紲猶留未死身。
孤負清明連上巳,
本來無著是天親。
無燈暗坐星窺客,
引被酣眠夢趁人。
卻笑南冠珍重閣,
強持宮體遣芳辰。
十載關河云水蹤,
忽驚春雨偃巖松。
傳來西竺千年法,
歸聽南峰五夜鐘。
錫響吳山驚虎豹,
杯浮閩海護魚龍。
題詩我憶曾游處,
落日曇花意萬重。
只消雨不惱黃昏,明發招邀出郭門。
十八里中花更好,兩三人約酒先溫。
水樓禪話交蘆偈,野寺詩尋宿蘚痕。
試與軟紅塵土客,清名持較果誰尊。
星斗煥天章,熙朝制作光。
文昭靈寶瑞,書啟酉山藏。
玉檢涵蓬觀,金題擁墨莊。
沿洄宗圣海,條理總皇綱。
考義詳于度,垂謀典以常。
是尊天一閣,能益智千囊。
工軼碑摹篆,勞嗤石作倉。
薪傳尋墜緒,逸事極窮荒。
勒鼎功同禹,銘盤志比湯。
留都思溯始,方策示無忘。
煙凝寒碧楚山秋。夕陽斂盡山頭。長江無語向東流。目斷歸舟。紅葉題殘舊恨,翠眉蹙破新愁。月明雁字影悠悠。人依西樓。
井梧翻葉響秋聲。玉階風露凄清。陰蟲無數草間鳴。泣盡殘更。紅淚暗流寶蠟,碧峰冷浸銀屏。夢回簾外月華明。無限傷情。
二月春猶淺。去年櫻桃開遍。今年春色怪遲遲,紅梅常早,未露胭脂臉。
東君故遣春來緩。似會人深愿。蟠桃新鏤,雙盞相期,似此春長遠。
青綠繽紛巧畫工,
鳴禽對對繞芳叢。
黃鶯能語吟高樹,
白燕低飛喜惠風。
騷人紙上貪春晝,
客旅村中知氣融。
無意篷窗真偽辨,
枝頭猶帶艷林紅。
青溪拂石處,紅藥試花時。
愛客歡方劇,開樽醉不辭。
謝郎華省真,白傅禮曹詩。
誰似閑如我,從君倒接?。
嫩涼天氣新晴后。
彎彎月上疏堤柳。
久病未開簾。
新秋一雁邊。
海棠花自好。
人怨西風早。
偎枕數寒更。
薄幃燈半明。
未得相攜約尚空
小箋一見一忡忡
妾意原非淥江水
無端只向畫橋東
春光杳。
春懷悄。
一場春事闌珊了。
絮飛盡。
花飛盡。
咒罵東風,這般薄幸。
忍。
啼鵑老。
啼鶯少。
綠陰滿地馀芳草。
恨相引。
愁相引。
日暮憑欄,香銷酒醒。
怎。
直材不易得,于國實長城。造父還能御,驊騮豈憚行。
買田鄰少室,為計老馀生。居士來何晚,江淮遣候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