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淳用長老歸邛州
曾扣禪扉喜接陪,師將境物諭輪回。
燈籠不滅心中火,香印空殘死后灰。
綿邑難留真錫駐,臨邛還慶法堂開。
臨邛綿邑何分別,無去無來無去來。
曾扣禪扉喜接陪,師將境物諭輪回。
燈籠不滅心中火,香印空殘死后灰。
綿邑難留真錫駐,臨邛還慶法堂開。
臨邛綿邑何分別,無去無來無去來。
曾經叩開禪門有幸與您相伴,您用世間景象來闡釋輪回之理。心中的信念如燈籠之火永不熄滅,人死后就像燃盡的香印只剩殘灰。綿邑難以留住您這高僧的腳步,臨邛的人們還在歡慶法堂開啟。臨邛和綿邑有什么分別呢?其實并無來去之分。
禪扉:指禪門。
諭:說明、闡釋。
香?。河孟隳┲瞥傻挠∽?,燃之以計時。
真錫:指高僧。
法堂:佛教講經說法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詩人與淳用長老在綿邑交往一段時間后,長老要返回邛州時所作。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詩人與長老交流佛法,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佛法的輪回、無常觀念,突出特點是禪理與意象結合緊密。在文學史上,它是禪詩的一種體現,展現了當時禪詩以詩說理、表達宗教感悟的風格。
杖策期我侶,極目煙嵐飛。披徑躡層岡,緣源面修埼??账疅o姿,淡綠生已微。蹉跎一老僧,隔澗開山扉。延客坐松寮,梵響生清機。谷幽光易暝,江遠聲逾稀。眾籟窅然合,心清無是非。憩久神彌愜,徙倚怛忘歸。舉手謝前嶺,逶迤窮林霏。山光引游子,窈窕乘險絕。路歧情屢眩,徑錯興逾發。修竹翳層陰,危松綴殘雪。眾鳥寂無聲,騷屑林響徹。石氣入昏冥,川光互漂撇。岸轉失來蹤,溪明得前陌。白日下江皋,余霞蕩晴碧。夕嵐落千尋,空色遞相激。握手尋舊蹊,一一想所歷。忽看江上月,遙遙掛蘿壁。
人生寧問草堂資,
乞得閑身且徑歸。
慚愧舅甥俱就隱,
澹然相對兩忘機。
今歲何遷次,
乾坤失巨人。
老生啼壞木,
后學嘆迷津。
四海人才譜,
三朝禮樂臣。
并將文獻去,
誰與覺斯民。
來時楊柳東橋路,曲中暗有相期處。明月好因緣,欲圓還未圓。
卻尋芳草去,畫扇遮微雨。飛絮莫無情,閑花應笑人。
壁網蛛絲鏡網塵,花鈿委地不知春。傷心怕見呢喃燕,猶在雕梁覓主人。
少年工制獨稱奇,絕似靈蕓夜繡時。笑語樓前爭乞巧,傷心無復見穿絲。
曉妝曾整傅鉛華,玉匣新開斗雪花。今日可憐俱委落,馀香猶自鎖窗紗。
柳絮風沉恨渺茫,斷腸絲縷在空箱。孤幃老我愁如織,誰記初陽報日長。
淡煙輕霧鎖長河,
寒水流澌不起波。
曉色離離鄉夢醒,
風吹殘月渡滹沱。
筠溪四十三歲夭,
師弟與兄傳夜衣。
國手棋高更有著,
百年政恐疾于飛。
燕市悲歌酒易消,雙聲流響入云霄。送君更唱江南曲,草綠吳洲第幾橋。
西第留歡更此宵,清詩題贈董嬌嬈。錦袍明月江船上,誰共揚州聽玉簫。
倥傯時勢苦相催,
轉眼慈云即夜臺。
一拜豈知難再見,
九原何日得重回。
光陰八秩等閒過,
閫范平生遠近推。
病極彌留慳一面,
可憐衾枕未量裁。
袖凜摧奸劍拂霜,
奈何不報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
西漢諸王百沸湯。
便覓赤松為伴去,
何求青史把名揚。
想疑九轉丹成后,
憤吐精衷訴玉皇。
放翁閣子賀家湖,
攜侶重尋興不孤。
到處雪泥鴻爪在,
新詩好續臥游圖。
老來老去元無事,江月江風他自吟。邂逅千里云水外,相看一笑暮煙深。
虛度舜日與堯年,慚愧東歸木榻穿。白日繡衣來駐槳,荒蹊今始破苔錢。
四圍蒼翠合,錦屏敞,列層岑。忽馬耳高騫,撐天尺咫,拔地千尋。晴陰。一開一闔,鎖連環、中有暮朝云。往返諸仙玉馭,不勞風伯清塵。
妝臨。鏡俯湖明。鬟競綠,黛爭青。聽高壑松濤,牙連海上,相向鳴琴。飛楹。行春橋側,峙碑亭、南北路平分。游客疊攜阮屐,清宵分聽緱笙。
飛步回流頂,青窗徹上空。
煙花亭榭外,海樹酒卮中。
徙倚群芳異,回環四望同。
悠然心賞處,天路更何窮。
但使心如水在槃,
坐令四體自然胖。
有人來問安心法,
將汝心來與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