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李氏園池二首 其一
從人問喬木,系馬得名園。
柳帶晴先綠,禽聲暖更喧。
臨池照清水,拂石置芳樽。
不畏歸侵夜,嚴城未掩門。
從人問喬木,系馬得名園。
柳帶晴先綠,禽聲暖更喧。
臨池照清水,拂石置芳樽。
不畏歸侵夜,嚴城未掩門。
跟著旁人打聽高大樹木的所在,把馬拴好來到這有名的園林。柳絲在晴天里早早變綠,禽鳥在暖風中叫聲更喧鬧。來到池邊映照清澈的池水,拂去石上灰塵放置美酒。不擔心回去時天色已晚,因為城門還未關閉。
從人:跟隨的人,這里指問路人。喬木:高大的樹木。
系馬:把馬拴住。
柳帶:柳絲。
芳樽:美酒。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內容可知,詩人在一個天氣晴暖的日子游覽李氏園池,被園中的景色所吸引,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游李氏園池的所見所感,突出了園林景色的宜人。其特點是描寫細膩,意境優(yōu)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捕捉和記錄。
清溪便種稻,
秋晚連云熟。
不待見新舂,
西風薌自足。
德星天遣出淮濆,玉節(jié)光華委十分??傻I邊專饋餉,直須曠土盡耕耘。
向來我已慚無效,此去君當勉策勛。尚有龜山風浪惡,得無遺恨雁離群。
淮邊陳跡試重論,走遍西途落木村。依舊江山連北固,承平池館羨東園。
中原入望堪垂涕,古汴無情尚有痕。歲漕東南六百萬,云何異域得游魂。
世事如云變幻頻,一樽誰料此相親。
別來歲月俱成夢,老去心知能幾人。
前日西山仍有雨,而今寒谷盡生春。
行行不盡相思意,五嶺梅花歲又新。
芳草未歇猶余春,羈人無聊最愁夜。
晚年少夢嫌漏中,老眼看書怯鐙下。
闇云初起墨屏張,驟雨忽來瓶水瀉。
蟻影剛停鼓翼飛,花枝已作垂頭亞。
塊壘填胸尚可澆,酒杯自有何須借。
世情雖薄不吾欺,官事正繁喜先謝。
諸公正好博鼎鐘,此翁久已同田舍。
華膴都如過眼花,安閑即是老頭蔗。
文欲欺人老忘丑,詩貪斗韻險不怕。
所欣衰老入和平,祇有嬉笑無怒罵。
兒家舊宅頻遷徙,也要良工畫幾方。
只是不堪追憶了,門庭冷落故園荒。
破衲雖破破復補,身中自有長生寶。拄杖奚用巖頭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或端立,或仰臥。時人但道我風顛,我本不顛誰識我。
熱時只飲華池雪,寒時獨向丹中火。饑時愛吃黑龍肝,渴時貪吸青龍腦。
絳宮新發(fā)牡丹花,靈臺初生薏苡草。卻笑顏回不為夭,又道彭鏗未是老。
一盞中黃酒更甜,千篇內景詩尤好。沒弦琴兒不用彈,無腔曲子無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癡,且無一點閑煩惱。尸解飛升總是閑,死生生死無不可。
隨緣且吃人間飯,不用繅蠶不種稻。寒霜凍雪未為寒,朝饑暮餒禁得餓。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間不愛真人號。跨虎金翁是鉛兄,乘龍姹女為汞嫂。
泥丸宮里有黃婆,解把嬰兒自懷抱。神關氣關與心關,三關一簇都穿過。
六賊心如火正焚,三尸膽似天來大。不動干戈只霎時,破除金剛自搜邏。
一齊縛向火爐邊,碎為微塵誰斬挫。而今且喜一粒紅,已覺丁公婚老媼。
當初不信翠虛翁,豈到如今脫關鎖。葉苗正嫩采歸來,猛火煉之成紫磨。
思量從前早是早,翠虛翁已難尋討。我今不見張平叔,便把悟真篇罵倒。
從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兒孫禍。世人若要煉金丹,只去身中求藥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無人道。但知進退與抽添,七返九還都性燥。
溪山魚鳥恁逍遙,風月林泉供笑傲。蓬頭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滿歸逢島。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時呵呵自絕倒。云滿千山何處尋,我在市廛誰識我。
漁陽上谷護神京,統(tǒng)制京軍大將營。
櫜鞬豈但三千士,甲盾今稱百萬兵。
身作長城惟一劍,氣雄強虜請長纓。
寧論六郡良家子,不數(shù)三河俠少名。
閟閣風霜二百年,清芬名德尚流傳。
松濤搖巷荒江靜,石鼎煎茶丑石妍。
往事黎黃談笑在,相知嵇阮夢魂牽。
披圖獨對衡們感,水剩山殘有漏天。
西天胡子沒髭須,
南北禪和苦覓渠。
合眼相逢開眼笑,
君山點破洞庭湖。
懶性優(yōu)游鹿豕群,閒將杯酒對南薰。醉來高臥北窗下,松竹蕭蕭鎖白云。
課仆晨耕負郭田,坐憐喬木午參天。也知冠蓋京華客,輸我林間一醉眠。
日入炎暑消,松際月初起。
清露滴蘭芽,幽香散筵幾。
浮云淡所之,天容凈如洗。
披襟臨涼飆,對之灑然喜。
群動漸無聲,草蟲鳴不已。
豈必出郊坰,已覺忘塵市。
榮華世所希,貧賤亦應爾。
役役空勞生,盈虛有定理。
即此明月光,陰晴亦難恃。
況在天之涯,相對我與子。
與子且徜徉,勿為境所累。
霜子落秋筇卓破,
雨釵堆地屐拖平。
不知呵止長安客,
肯愛深穿冷翠行。
薛君昔在日,才可齒諸任。
繼世能傳業(yè),為文有嗣音。
千秋當卻老,六籍更鉤深。
何以壽吾子,高才無陸沈。
問西風、甚時吹緊,催將鴻雁聲悄。菊花拌坼重陽蕊,涼夜月圓天小。爐篆裊。暈一縷仙云,不礙飛瓊笑。鶯煩燕惱。道辜卻韶光,傳來冷信,逐漸嶺梅早。
誰家院。簫韻凄眠度曉。聲聲心事纏攪。丹凝禪悟尋常耳,還是文園幽妙。閑自料。煙云幻繁華,轉眼成秋草。朱顏未老。正力避吳霜,冬馀強飯,竹素浣塵抱。
定有瓊樓特地涼,
銀河爛熳起紅墻。
黃姑曝慣黃綿襖,
不領天孫云錦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