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英閣早直
綠樹蔭修廊,云深別殿涼。
星文開帝座,玉色泛天光。
大典尊周孔,名家盛漢唐。
自憐攜釣手,持筆翠旒旁。
綠樹蔭修廊,云深別殿涼。
星文開帝座,玉色泛天光。
大典尊周孔,名家盛漢唐。
自憐攜釣手,持筆翠旒旁。
綠樹成蔭遮蔽著長長的走廊,云霧繚繞中別殿里十分涼爽。星辰般的文辭映照在帝王座前,君王的容顏泛著天光。國家大典尊崇周公和孔子的思想,名家輩出如同漢朝和唐朝那般興盛。我自憐曾是持釣竿之人,如今卻手持筆站在皇帝身旁。
邇英閣:宮殿名,是皇帝講讀經史的地方。
早直:早上值班。
修廊:長長的走廊。
星文:指帝王座前的文辭光彩如星辰。
玉色:指皇帝的容顏。
大典:國家重要的典禮。
周孔: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思想。
翠旒:皇帝冠冕上的玉串,代指皇帝。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邇英閣早上值班時。當時朝廷重視文化,尊崇儒家思想,詩人身處宮廷,見證了皇帝講讀經史等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宮廷環境和文化氛圍,展現國家對文化的重視。其特點是風格典雅莊重,體現了宮廷詩特色。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生活和文人心態。
相攜上鬰峩,舟似葉隨波。
寺壓秋痕瘦,云沉古跡多。
遠舒高處望,清遞隔船歌。
盡寫吳中勝,新吟細濯磨。
髯高江漢歸,化作木石妖。
槁樹怪槎枿,俱趁毫端朝。
蒼蘚并砌泣,老棘傷秋雕。
筿簜霜不蕃,蘭茝春方饒。
抵死蘭茝傍,不肯著艾蕭。
坡陁數片石,仙袂拂不消。
定知何處見,五老前山椒。
昭臺一鏁無開扉,君恩易隨朝露晞。
桃笙葵扇果何物,不長相保終奚為。
人言昭臺失其所,殆不知其得其死。
當時嫁作將相妻,赤族之頃寧獨遺。
父兮久持震主威,兄也景升豚犬兒。
負芒之背潛生疑,禍萌驂乘渠莫知。
君王持心亦太薄,滋蔓不圖惟稔惡。
立無嗣續勸功臣,只書官氏標麟閣。
將軍惜子如惜金,不為長計誠何心。
丈夫事業當驚世,區區烏足私家計。
江遠天低月透沙,嚴城佳處艤仙槎。
明分象緯占群玉,巍峙岑樓仰九華。
棋局旋收歸靜勝,吟疆寬拓戰淫哇。
春回水驛分新句,更寄南枝一兩花。
太玄譏太白,淡掃卻清新。
紙上忽垂實,鏡中如寫真。
荔丹晴態度,桃暈雨精神。
說與鉛黃手,緇云不受塵。
凜姿行復偉衣冠,螭亦何曾恥暫蟠。
入夢少曾忘博約,得書多是報平安。
雪零短發新尤甚,盟近黃花舊不寒。
肯入亂山相勞苦,密云香鬰破團團。
吾聞先進之野人,耕養之外三年通一經。
區區三六一十有八載,六經未必皆知津。
獵獵牙簽三萬軸,當時想見從頭讀。
若將有限趁無窮,偃鼠飲河徒滿腹。
何如一笑俱忘言,文字洗空如露蟬。
等閑一嗅盡其要,蕭郎余習三生前。
萬卷堂中浩如海,一點胸中無芥蒂。
蘢蔥初日上闌干,坦腹便便日中曬。
寧圖豕負涂,毋寫乞墦圖。枉著迂奇思,徒將媿賤夫。
矯情工諂媚,失計墮闚閾。逐鹿身忘反,亡羊口謾糊。
飽雖令己王,饑解把人驅。毫發無新計,朝晡只故吾。
有如扳佞幸,寧復顧揶揄。竭澤先崇貨,傾城后進姝。
匿瑕彰外潔,飾詐護中洿。豕燎難逃虱,城崩孰縱狐。
知幾屬明哲,先物在斯須。寵數占忘醴,歸心憶膾鱸。
東籬懷醉令,故態舍狂奴。鴻聽云沈跡,龜寧尾曳涂。
盍觀薇蕨瘦,弗與割烹殊。不智方能諂,非愚肯受諛。
欲邀天爵貴,廉恥乃菑畬。
曾泛東湖載月船,不將人物等閑看。
二靈千古獨鐘秀,五岳三光空自寒。
跨灶極知從古少,為兄端恐自君難。
故家別有單于調,付與鸰原次第彈。
岷峩豁塵昏,舊賜出播云。不知落人間,蝦蟆幾虧盈。
晦顯固靡常,數豈逃冥冥。想當風雨時,破壁應有聲。
懷璧戒匹夫,呵護煩百神。一朝得所托,倏若屈蠖伸。
人以器圖舊,器以人懷新。玉軫黃金徽,爛爛奎畫明。
魏公藹名氏,千載如丹青。歌風調舜弦,感物懷堯仁。
扶日昌中興,四海同一云。載維艱難初,事與得失并。
萬灶嘉陵江,飲此一掬清。悠然一再彈,萬里懷長城。
云絮初無根,勇變嘲哳鳴。捕蟬冩真意,弦外無人聽。
空嗟易水寒,遺恨崆峒平。
叔季振華裾,晶晶照上都。
對床風送雨,隔岸越分吳。
池草冰澌煖,庭萱玉色腴。
彩帆飛曉鏡,拂拭賀家湖。
欲看芬陁利,攙涼曉入山。
毳宜松露馥,屨惜蘚文斑。
蟄破淵靈去,腥隨澗雨還。
歌禽破幽寂,深樹隠綿蠻。
用恕存存坐照奸,奸如挾纊弗知寒。
天雖有二無偏覆,網既開三亦甚寬。
疑欲惟輕刑自省,死終弗怨枕方安。
雪中小試陽和力,天地生成卻不難。
伊誰量太湖,三萬六千頃。天圍幾何寬,滿湖不畦畛。
或疑湖底天可田,箋天亟問縣官請。況復周家有成法,盡底均作八家井。
鯨鵬蛟鱷俱幽屏,藻荇糵為禾黍穎,公田利與私田準。
坐令虞芮俗,化作西伯境。野田無哭聲,夜厖亦不驚。
晏眠早作日以寧,已輸再輸毋婁征。
循良在上如西京,媚長牙爪俱逡逡。
百丈古規繩,蹉訛尺到尋。
可曾知稼穡,多是少叢林。
有跡從人議,無心與俗沉。
太湖吞弗盡,哆口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