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昌叔詠塵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
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
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塵土輕輕飛揚不能自主,紛紛揚揚的塵粒相互吹拂。它們翻卷形成地上的高煙霧,飄散在人間的要道上。世人競相追逐名利甘愿被蒙蔽雙眼,有幾家人能清凈安坐舒展眉頭。只有在那江湖之上能超然物外,可看到波濤也會讓我心生恐懼。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自持:自我控制,自主。
更相:互相。
要路岐:重要的道路、岔路,比喻顯要的地位。
睬目:被蒙蔽眼睛。
軒眉:舒展眉毛,形容心情舒暢。
祇:同“只”。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時期,政治斗爭激烈,社會風氣追求功名利祿。此詩可能是他在看到社會上人們為名利奔波的現象后所作,反映了他對這種現象的思考和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世俗的追名逐利之風,突出特點是借物喻人、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安石詩歌關注社會現實、富有哲理的風格。
家近太行居,西歸壓一馿。
同儕多及第,高論獨知書。
名跡收藏遍,公卿扣謁疏。
離愁不可寫,蟬噪夕陽初。
仙翁道未成,棲神在巖石。
酌彼山下泉,窮年煉金液。
洞陰春始綠,苔甃秋涵碧。
緬慕不可期,憑欄望鳧舄。
掉臂何妨入隠淪,高賢應總貴全真。
次山有以稱聱叟,魯望兼之傳散人。
拂水遠天孤榜晚,夾村微雨一犂春。
不知圖畫誰名手,狀取江湖太古民。
碧樹陰濃扣砌平,華亭歸夢曉頻驚。
仙經若未標奇相,琴操何因寄恨聲。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身卻許雁能鳴。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軒是所榮。
舊草閑看即自卑,圣朝空道苦于詩。
高才眩望如明逸,新句無因似謂之。
淮甸月華欹枕靜,秣陵春色按鞭遲。
邯鄲獨步西施笑,落得星星兩鬢絲。
暫寄長安寺,時聞寶偈傳。
南歸宗派盛,外護帝臣賢。
桂色陵庵雪,芝腴助茗泉。
離懷杳何許,鳳剎際霞天。
古寺清江上,維舟夕照前。
山根盤到海,塔影直侵天。
蘿月空禪石,霜鐘落客船。
秋風懶回首,送目入云煙。
大滌山相向,華陽路暗通。
風霜唐碣久,草木漢祠空。
劍石苔花碧,丹池水氣紅。
幽人天柱側,茅屋灑松風。
出必彰明盛,來當表慶隆。
野心知楚子,疐尾見周公。
仲德牽衣惠,烏孫飼乳功。
金行鐘粹白,冬獻莫雷同。
冷話復長吟,俱非俗者心。
空齋留并宿,幾度夢相尋。
鳥亂槐枝折,煙微雪氣侵。
如何急前去,羸馬萬山深。
寅奉昌圖紹慶基,選掄多士葉前規。
鄉閭薦拔期無濫,草澤搜羅詎有遺。
德舉況逢全盛日,計偕咸造廣場時。
春官任職當求善,宗伯掄材務得宜。
侍從名儒當委任,藝文公道辯妍媸。
佇伸衡鑒裁深念,允協菁莪樂育詩。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舌生諸惡刺,身如機關主。六賊游戲中,心想如猿猴。無有暫停時。
如此等六法,名為六情根。一切業因緣,皆從妄想起。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覺知,為諸惑業縛。
永墮三途界,沒在眾苦中。不聞正法音,何曾知懺悔。
惟愿十方佛,菩薩眾大師。慈力與冥加,令其知發露。
無始一切惡,今日悉消除。畢故不造新,常當修梵行。
未脫傍生難,余命愿安樂。筌網及虞羅,愿不相值遇。飲啄隨時足,饑渴永不逢。相見起慈心,愿不相吞噉。
當承三寶力,誓脫眾塵勞。畢此苦類身,愿生諸佛國。
彌陀廣慈愿,不舍一切生。觀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輪回。儻若命終時,愿垂親接引。
救我厄難者,菩薩大檀那。憫我臨湯火,舍財贖我命。
須彌與大海,徒自謂高深。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現生增福壽,眷屬悉團圓。來世受身時,愿同生佛國,和南賢圣眾。
倏來倏去本無心,舊國王家念正深。
猶喜大緣逢景運,不辭千里答嘉音。
人間話道經三伏,島外棲禪指二林。
留別皇都有新偈,苦將泡幻喻升沈。
獨出諸峰表,周圍一丈圓。
千尋雄鎮地,萬仞上擎天。
湖浪動星際,荷花生日邊。
終當駕云鶴,絕頂會神仙。
天上人間重此宵,新情舊恨兩迢迢。
漢宮露密罘罳冷,秦殿燈深羯鼓焦。
香粉溟蒙篩綺席,蛛絲千萬絡煙霄。
牽牛何事勞烏鵲,不使虹蜺駕作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