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首 其三
平生南北與東西,豈是揚波與汩泥。
晚入金門諸彥接,來同綺席賜尊攜。
時逢寵渥欣陪預,老遇風光懶詠題。
共戴君恩何以報,惟將圣壽祝天齊。
平生南北與東西,豈是揚波與汩泥。
晚入金門諸彥接,來同綺席賜尊攜。
時逢寵渥欣陪預,老遇風光懶詠題。
共戴君恩何以報,惟將圣壽祝天齊。
一生走遍南北與東西,怎會是隨波逐流、同流合污之人。晚年進入朝廷與眾多才俊交往,前來參加華美的宴席,帶著賞賜的美酒。時常遇到恩寵眷顧,欣然能參與其中,年老時面對美好風光,懶得去吟詩題詠。大家共同蒙受君王的恩澤,拿什么來報答呢?唯有祝愿圣上長壽與天齊。
揚波與汩泥:出自《楚辭·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這里指隨波逐流、同流合污。
金門:漢代宮門名,這里代指朝廷。
諸彥:眾多才俊。
綺席:華麗的宴席。
尊:同“樽”,酒杯。
寵渥:恩寵眷顧。
陪預:參與。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晚年在朝廷任職期間。當時詩人歷經一生漂泊,晚年進入朝廷,受到君王的恩寵,參與宮廷宴會等活動,在與眾人唱和時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君王的感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君王恩寵的感激和報答之情。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用典恰當,體現出宮廷唱和詩的風格。在文學史上,這類唱和詩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文人與朝廷的互動。
雙袖都教紅酒涴。故意纏綿,挨著羅裙坐。紅粉回頭休笑我。明朝此會重來么。
醉唱金衣君且和。便到沉迷,肯放誰先臥。金井鴉啼寒月墮。霜風吹滅殘燈火。
迷悟本同光,信時無隱藏。
幻空如夢體,三昧覺華王。
圓光應現無心物,大地山河恰似無。
驪珠一顆非非相,信者權將作畫圖。
直指人心親見佛,何勞打瓦作龜爻。
一片白云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曩者過洛陽,宮闕侵云起。
今者過洛陽,蕭然但荒壘。
銅駝臥深棘,使我惻愴多。
可憐陌上人,亦復笑且歌。
世事茫茫幾成壞,萬人看花身獨在。
北邙秋風吹野蒿,古冢漸平新冢高。
計較拙于鳩,軒昂老而虎。
聞必意消,見者難睹,到頭不識賓中主。
黑漆竹篦劈面揮,師資誰謂無裨補。
釵光鬢影映高樓,一醉從教萬事休。
交好無分新舊雨,花嬌能散古今愁。
江山北府空形勝,鴻雁西風感素秋。
俱是新亭南度客,可憐無淚哭神州。
咄汝青衫叟。閱浮生、繁華蕭索,白衣蒼狗。六代風流歸扺掌,舌下濤飛山走。似易水、歌聲聽久。試問于今真姓字,但回頭笑指蕪城柳。休暫住,譚天口。
當年處仲東來后。斷江流、樓船鐵鎖,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塵土夢,才向青門沽酒。更誰是、嘉榮舊友。天寶琵琶宮監在,訴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稻花秋晚蟹洗手,
薺菜春初餳膠牙。
筑底空山誰辦此,
留君只有石邊茶。
過水穿山前去也,吟詩約句千馀。淮波寒重雨疏疏。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古寺幽房權且住,夜深宿在僧居。夢魂驚起轉嗟吁。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六朝銷廢盡,剩此一株松。
石劈蒼根冷,脂乾白蘚封。
團煙巢鸛鶴,老干逼虬龍。
薄暮婆娑下,清颼動遠鐘。
青山無數夕陽多,
溪上行人發棹歌。
翻憶舊游江畔路,
幾回清夢落鷗波。
上陵何美,美道路,阻且修。
解鞍喚胡姬,脫我千金裘。
胡姬美清揚,問客來何方。
大兒趙平原,小兒齊孟嘗。
朝辭市駿臺,暮宿斗雞坊。
登公堂,為公壽。
四坐且莫諠,聽我歌垂手。
愿公一萬八千歲,脯為山,酒為海。
天地之間猶有礙,
江山酌酒尚無馀。
長裘短褐經行處,
惟見龍蛇壁上書。
五岳泰華衡恒蒿,出云降雨參神功。此外靈區表絕勝,菩提娑樹侔天宮。
普陀獨鎮巨澥中,峨眉雞足西南雄。妙吉祥居道場啟,若非天眼焉能窮。
縈青繚白千萬疊,須彌鷲嶺遙相通。風沙萬里截紫塞,冰雪三伏浮蒼穹。
十方三界來聽法,龍王鬼伯相隨從。煙霄朝現應真像,刀仗夜伏修羅兇。
鯨鐘鼉鼓互震吼,獅林鹿苑殷虛空。窣堵波高飏鈴鐸,睺羅那廠開荒叢。
望海峰巒更奇偉,歸墟赴壑連鴻濛。洹沙凈眾得未有,梵唄響答千巖松。
憶自摩騰入中夏,曇鸞靈辨追前蹤。長者雨花撰合論,導師海墨分禪宗。
彌天并盡未來際,一切攝授歸圓融。生平夢游安得至,何幸萬騎隨飛龍。
登山入寺首瞻仰,已覺壯麗非人工。獰獅狂象愁調御,華嚴樓閣森重重。
嚴寒漸退春意足,慈云慧日交曈昽。南臺中臺次第到,水田萬指咸趨風。
黃衣紅帽亦密教,大寶所授薰修同。山鐙夜炬聞可見,愿乞加被昭顓蒙。
秋草祠荒話舊游,
詞場百輩盡風流。
小樓彈指斜陽入,
渾被蘆花笑白頭。
鐘鼎山林出處明,
中間不合枉高情。
有錢須買王官谷,
流水聲中過一生。